2019年12月22日中午時分,暖陽照在觀瀾河機荷高速段,水清岸綠、沙鷗翔集,市民三三兩兩遊玩休憩。
來自湖南的李先生,與老婆一起帶着小孩在觀瀾河人工濕地玩耍,他2010年來深圳,之前居住在福田,近幾年搬來龍華,“觀瀾河我還是第一次來,聽說以前就是一條臭水溝,現在感覺變化很大,非常漂亮,環境優美,人工濕地與河水相映成趣,風景獨好。”
這成為龍華全區治水提質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生動縮影。
該區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态文明理念,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奮鬥姿态開展治水攻堅,“巴掌大的黑臭也不放過”,堅決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
觀瀾河蝶變:從灘塗荒地變身“網紅”公園
元旦前夕,觀瀾河清湖人工濕地遊人如織,這個治水提質工程因為環境善變、風景優美成為“網紅”打卡點。兩位穿着時尚的年輕女孩穿行在濕地花叢中,不停擺出各種造型。不遠處一名攝影師則不停按着快門。
據了解,觀瀾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于2007年開工,于2009年投入使用,建成前是河道灘塗荒地及部分苗圃地。“一期建成初期,觀瀾還屬于寶安區,該區域還比較荒涼。”深圳市水務局河道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清湖濕地一期自2009年建成運行至今,在改善水環境的同時,濕地的景觀效果、美化環境,提高區域人居環境質量等方面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明顯;在生态環境建設及水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宣傳、教育和示範作用。
“觀瀾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人工濕地是對龍華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尾水(一級 A 标準) 進行深度處理,使得排放至觀瀾河的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Ⅲ類标準,同時兼顧生态保護和生态修複、生态景觀遊憩休閑功能。”龍華區河道管理部部長龔躍軍介紹。
“觀瀾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人工濕地面積共 43358平米,其中人工濕地占地面積 31048平米,人工濕地日處理量為 2 萬 m3/d。主要采用強化型前處理和垂直流人工濕地處理工藝。”
随着清湖濕地二期的建成運行,濕地功能效益将更加顯著。
湖濕地二期于2016年2月開工建設,2018年11月建成。工程總占地面積為5.47萬m2,其中濕地處理區面積3.68萬m2,處理規模為2.5萬m3/d。
該工程采用了“生态氧化池+高效垂直流人工濕地 表流人工濕地”工藝。垂直流人工濕地所配種的植物主要為花葉蘆竹、大葉再力花、風車草、香蒲、荷花、美人蕉、金魚藻等,表流人工濕地選擇金魚草、眼子菜、睡蓮及荷花等植物。
污水進入濕地後,通過濕地的物理、化學及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将水中的COD、氨氮和總磷進行較徹底的淨化,濕地出水達到Ⅲ類水标準,作為河道補充水,排放至觀瀾河。
為實現濕地具有親水體驗的功能,本工程設計一個親水體驗區。出水經二氧化氯消毒處理後,再作為親水體驗區的用水。
高峰水:從不敢在河邊聊天到休閑好去處
在高峰水,省市媒體沿河行走,仔細查看水質,發現淙淙清水從山腳流下,河底絲絲水草随波律動,别有一番風景。“高峰水是龍華河二級支流,由于兩邊是高密度建成區,人口密集,導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近年經過精心治理,發揮源頭山泉水的優勢,使得黑臭水溝蝶變為美麗小河。”龍華區水污染治理中心河道部副部長鄧佑鋒告訴記者。
譚先生來自重慶,在高峰水旁的赤嶺頭村居住了30年,他親眼見證了高峰水由黑臭到清澈的變化。“原來水是渾濁的,散發臭味,顔色發黑,我們站在河邊都不能聊天,一聊天就被一股臭味熏到。2018年開始高峰水開始變清,2019年達到最好狀态,成了附近居民茶餘飯後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今年可實現所有河道清水長流
值得注意的是,龍華水體1大流域水系24條河流都屬雨源性河流,大都河道短小,生态基流不足,進入雨量不充發的季節,大部分斷流幹涸。
為了進一步提高龍華轄區内河道水環境,龍華區生态補水一期正在建設,補水二期也已全面啟動。按照規劃目标,到2020年,龍華區将實現轄區所有河道生态補水全覆蓋,屆時可實現所有河道清水長流。
清水長流,碧道蜿蜒,龍華将持續書寫人與自然、城市與環境、産業與生态相融相諧的新篇章。
鍊接
數說龍華治水
近年來,龍華區水污染治理累計完成投資151.08億元,其中2016年完成投資9.88億元,2017年完成投資23.6億元,2018年完成投資46.6億元,2019年計劃投資71億元。
2016年至2018年,龍華區累計完成正本清源小區改造852個;2019年計劃完成1155個,超過曆年總和。
【記者】 陶清清
【攝影】朱洪波
【作者】 陶清清;朱洪波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