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那些被冷漠、被忽視的老人們。
但,我堅信,愛如陽光,能溫暖一切。
盡管退休了,卻仍有許多年邁的老讀者信任這個他們眼中正直善良的記者。
前幾天,有一位87歲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老讀者,用順豐給我寄來一封求助信,字字血淚,難掩無助,看得我淚眼朦胧,卻很無奈。也側面找了幾家媒體朋友,大家都表示這樣的事不好寫,涉及疫情防控,誰也不敢觸碰這條“高壓線”。作為一位曾經的媒體人,我也深感此事過于敏感,可是面對老人的信任和無助,我決定在這裡發出來,讓更多人看到疫情下,個别養老院中老人的實際生存狀态。
網絡圖片
"全國的農民工拿着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可以乘火車,坐飛機走遍全國,公寓裡的老年人就不能拿着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出老年公寓的大門嗎?"
“一張封條”把門窗封閉起來,禁止出入,這種“官僚主義的工作作風還不值得有關領導部門引進重視嗎?”
在疫情防控階段,領導部門應該執行有效的管理辦法,不可以使用簡單粗暴的管理手段,以傷民心。
這是一位88歲老人的心聲,他目前在這家養老院住了兩年,在另外幾家養老院共住了八年,總計入住養老院十年之久。當我問及他怎麼洗澡理發時,他說,自己包了一個單間,當地的八九家老年公寓都沒有洗澡設施,隻能每天晚上用溫水擦拭,不能正常理發,要想理發就隻能剃光……
其實不僅是這位老人,在我退休之前,還有一位九旬老人給我打電話訴苦,被封閉在養老院裡不能理發,許多男老人要麼成“和尚”,要私紮小辮。
當然,這兩位老人反映的情況因疫情封閉管理,我未到現場見到本人,隻能将老人的心聲實錄下來。但我了解的一些大型中高端養老院,有視頻和圖片為證,那裡的老人還都是很幸福的正常生活着,洗澡、理發這些生活小事沒能影響老人的心情,甚至他們逢年過節比未封閉之前更熱鬧,也會定期幫老人與子女視頻語音連線,緩解他們的思念之情,因為養老院的負責人也怕老人焦慮抑郁,極盡所能地給他們創造快樂。
其實,做了這麼多年老年媒體記者,深深體諒經營養老機構的辛苦,我也不想做一個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人。但老人的基本需求還是應該盡量滿足的,至少基本個人衛生能保證,無論是封閉與否。而不能因疫情防控原因,出不來,進不去,關起門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忽略老人的正常需求。其實,老人在養老院裡過得開心些,少生病,多活幾年,那麼養老院的經營和收入都會随之提高,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試想,一家養老院有多位百歲老人,經營者還愁不賺錢嗎?口碑會不好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