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字多義?不少成語,之所以令人難以理解甚至誤解其意思,關鍵就在于其中的一個字隻要掌握了這個字的正确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也就一清二楚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成語一字多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不少成語,之所以令人難以理解甚至誤解其意思,關鍵就在于其中的一個字。隻要掌握了這個字的正确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也就一清二楚了。
1.“不名一錢”中的“名”義為“占有”;成語義為“一個錢也沒有”。
2.“文不加點”中的“點”義為“删改文字”;成語義為“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3.“文過飾非”中的“文”義為“掩飾”;成語義為“掩飾過失、錯誤”。
4.“愛莫能助”中的“愛”義為“同情”;成語義為“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
5.“不刊之論”中的“刊”義為“修改”;成語義為“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6.“高屋建瓴”中的“建”義為“傾倒”;成語義為“在高屋脊上往下倒瓶中的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
7.“久假不歸”中的“假”義為“借”;成語義為“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8.“屢試不爽”中的“爽”義為“差錯”;成語義為“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9.“不可理喻”中的“喻”義為“使明白”;成語義為“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蠻橫,不講道理”。
10.“不足為訓”中的“訓”義為“準則、典範”;成語義為“不能當做典範或準則”。
11.“不速之客”中的“速”義為“邀請”;成語義為“沒有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
12.“尾大不掉”中的“掉”義為“擺動”;成語義為“形容屬下勢力強大,不服從指揮調度”。
13.“别無長物”中的“長”義為“多餘的”;成語義為“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多餘的物品”。
14.“分庭抗禮”中的“抗”義為“對等”;成語義為“客人與主人分立在庭院兩側,以平等的地位相對行禮”。
15.“細大不捐”中的“捐”義為“舍棄”;成語義為“小的大的都不舍棄,常指收羅的東西多,毫無遺漏”。
16.“無出其右”中的“右”義為“上”,古代以右為上位;成語義為“在某方面居領先地位,沒有能超過他的”。
17.“死有餘辜”中的“辜”義為“罪惡”;成語義為“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以死刑也不能抵償他的罪惡”。
18.“文恬武嬉”中的“恬”義為“安逸”;成語義為“文武官員都貪圖安逸享受,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
19.“微言大義”中的“微”義為“精微”;成語義為“精微的語言和深奧的道理”。
20.“一言以蔽之”中的“蔽”義為“概括”;成語義為“用一句話來概括”。
21.“伐功矜能”中的“伐”義為“炫耀”;成語義為“炫耀自己的功勞,誇耀自己的才能”。
22.“危言高論”中的“危”義為“正直”;成語義為“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言論”。
23.“毀家纾難”中的“纾”義為“解除”;成語義為“拿出全部家産以解救國難”。
24.“離群索居”中的“索”義為“孤單”;成語義為“離開同伴一個人孤獨生活”。
25.“心廣體胖”中的“胖”義為“安泰舒适”;成語義為“心胸開闊坦蕩,身體安泰舒适”。
26.“一傅衆咻”中的“傅”義為“教導”;成語義為“一個人教而衆人吵鬧幹擾,比喻由于不良環境影響,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27.“繁文缛節”中的“文”義為“儀式”;成語義為“繁瑣的儀式和禮節”。
28.“人浮于事”中的“浮”義為“多餘”;成語義為“人員的數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29.“學而不厭”中的“厭”義為“滿足”;成語義為“學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上進”。
來源:《語文報·高二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