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綜合布線主要知識彙總

綜合布線主要知識彙總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3:45

綜合布線主要知識彙總?六類布線系統在傳輸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類線三倍左右的高速帶寬,在100MHz時高于超五類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裝方面,六類比超五類難度也要大很多六類布線系統的施工必須按照國際标準要求的規範去執行因為“越是高級的銅纜對外界的環境就越敏感随着傳輸速率的上升,安裝施工的正确與否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就越大”,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綜合布線主要知識彙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綜合布線主要知識彙總(綜合布線系統中六類線的施工工藝)1

綜合布線主要知識彙總

六類布線系統在傳輸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類線三倍左右的高速帶寬,在100MHz時高于超五類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裝方面,六類比超五類難度也要大很多。六類布線系統的施工必須按照國際标準要求的規範去執行。因為“越是高級的銅纜對外界的環境就越敏感。随着傳輸速率的上升,安裝施工的正确與否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就越大”。

不合理的管線敷設,不規範的安裝步驟,不到位的管理體制,都會對六類布線的測試結果(包括物理性能和電氣性能)帶來影響,而且有些會成為難以修複的故障,甚至隻能重新敷設一條鍊路來更替。

1、六類布線系統在施工時應注意的事項

  • 由于六類線纜的外徑要比一般的五類線粗,為了避免線纜的纏繞(特别是在彎頭處),在管線敷設時一定要注意管徑的填充度,一般内徑20mm的線管以放2根六類線為宜。
  • 嚴格遵守線槽的施工規範,保證合适的線纜彎曲半徑。上下左右繞過其他線槽時,轉彎坡度要平緩,重點注意兩端線纜下垂受力後是否還能在不壓損線纜的前提下蓋上蓋闆。
  • 放線過程中主要是注意對拉力的控制,對于帶卷軸包裝的線纜,應把卷軸套在自制的拉線杆上,放線端應從卷軸箱内預拉出一部分線纜,以供在管線另一端抽取,預拉出的線不能過多,避免多根線在場地上纏結環繞。
  • 拉線工序結束後,兩端留出的冗餘線纜要整理和保護好,盤線時要順着原來的旋轉方向,線圈直徑不要太小,用線卡固定在線槽、吊頂上或紙箱内,做好标注。在整理、綁紮、安置線纜時,冗餘線纜不要太長,不要讓線纜疊加受力,線圈順勢盤整,固定紮繩不要勒得過緊。
  • 在整個施工期間,嚴格按施工工藝流程組織施工,各工種要根據施工方案和施工網絡計劃組織施工,在其他後續工種開始前應完成本工種的施工任務。

2.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 在施工前,必須仔細查閱其他專業的施工圖紙,尤其是土建結構施工圖、水、電、通風施工圖。因為水平路由的長短将會對系統的等級有一定的影響,而土建結構施工圖、水、電、通風施工圖對水平布線子系統管線路由的走向影響最大。
  • 在審圖時,應用比例尺在圖紙上認真測量,為水平布線子系統找出最合理的路由走向,這樣既節省水平線纜的長度,又避免與其他專業管路發生沖突,由于電氣專業管線不可避免的要與其他各專業管路交叉重疊,水平布線子系統的水平管路在綜合布線系統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若與其它專業管路處理不當,就會給電氣施工帶來極大的不便,發生矛盾的現象,給土建專業帶來地面超高等問題。
  • 水平布線子系統的管路在預埋前,應認真作好圖紙會審工作,并向施工做好技術交底,盡量避免與其它專業管路交叉重疊,發生矛盾。可利用AutoCAD繪出三維大樣圖,在大樣圖上注明其它專業管路的走向、标高以及各種管路的規格型号,制定出最優敷設管路的施工方案,滿足管線路由最短,便于安裝的要求。
  • 目前水平布線有三種方法:鋼管暗敷設法、吊頂内走線槽,線槽至信息點之間采用鋼管連接方法、地面線槽暗敷設法,其中地面線槽暗敷設法适用于較高檔的智能大廈。大廈内布置的信息點密集、大開間需要打隔斷的辦公場所,它的特點是投資比較大,工藝要求高,施工比較困難。
  • 綜合布線一般由專業公司負責安裝調試,施工方僅做管路預埋、線纜敷設,如果我們在施工中敷衍了事,不遵循“管線路由最短”的原則,就會增加水平布線子系統管線的長度,不利于提高綜合布線系統的通信能力、不利于通信系統的穩定性、不利于通信傳輸速率的提高。
  • 在施工中應滿足設計裕量。因為在實際施工中,不可能使水平線纜一直保持直線路由,所以實際安裝中,需要的線纜總會比圖紙上統計的量大的多,這就需要考慮一定的裕量。裕量的計算方法是将一張平面圖紙上離配線架最遠的信息點的線纜圖紙長度(圖紙上用比例尺量出的長度),和最近的信息點的線纜圖紙長度相加,除以2,得出的數值為信息點的平均圖紙長度,取平均長度的20%作為裕量。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 在大多數設計中,水平布線子系統是被設計在吊頂、牆體或底闆内的,所以可以認為水平子系統是不可更改、永久的系統。在安裝中,應盡量使用性能優良、質量可靠的管路和線纜,保證用戶日後不破壞建築結構。 良好的安裝質量,可以使水平布線子系統在其工作周期内,始終保證良好工作狀态和穩定的工作性能,尤其對于高性能的通信線纜和光纖,安裝質量的好壞對系統的開通影響尤其顯着,因此筆者認為在安裝線纜中,要嚴格遵守EIA/TIA569規範标準。
  • 綜合布線系統所選用的線纜、信息插座、跳線、連接線等部件,必須與選擇的類型一緻,如選用5類标準,則線纜、信息插座、跳線、連接線等部件必須為5類;如系統采用屏蔽措施,則系統選用的所有部件均為屏蔽部件,隻有這樣才能保證系統屏蔽效果,達到整個系統的設計性能指标。

3.地面金屬線槽施工技術

  • 地面金屬線槽布線是為了适用智能大廈弱電系統日趨複雜,出線口位置變化不定,而推出的一種新型的布線方式。地面金屬線槽分為單槽、雙槽、三槽和四槽等。地面金屬線槽敷設時,電氣專業應與土建專業密切配合,結合施工圖出線口的位置,線槽的走向,确定分線盒的位置。線槽在交叉、轉彎或分支處應設置分線盒。
  • 設備間配線架、集線器、配電箱等設備引至線槽的線路,用終端變形連接器與線槽連接。線槽每隔2米處設置固定支架和調整支撐,并與鋼筋連接防止移位。線槽的保護層應達到35mm以上,線槽連接完後應進行整體調整,請采用測量工具進行複核,嚴禁地面線槽超高
  • 連接器、分線盒、線槽接口處應用密封條粘貼好,防止砂漿滲入腐蝕線槽内壁。在連接線槽過程中,出線口、分線盒應加防水保護蓋,待底闆的混凝土強度達到50%時,取下保護蓋換上标識蓋。施工中,應用鋼锉對金屬線槽的毛刺锉平,否則會劃傷雙絞線的外皮,使系統的抗幹擾性、數據保密性、數據傳輸速度降低,甚至導緻系統不能順利開通。

4.線纜的敷設

  • 水平布線子系統要求在90m的距離範圍内,這個距離範圍是指從樓層接線間的配線架到工作區的信息點的實際長度。與水平布線子系統有關的其它線纜,包括配線架上的跳線和工作區的連線總共不應超過90m。一般要求跳線長度小于6m,信息連線長度小于3m。
  • 由于地面内暗敷金屬線槽,所以它的散熱條件比明敷線槽效果好。控制、信号線路為非載流線纜,不存在因散熱效果不好而使線纜損壞的問題。因此雙絞線纜在線槽内的填充率可達到線槽截面的50%。同一回路的所有雙絞線纜可在同一線槽内敷設。強、弱電線纜應分槽敷設,兩種線路交叉處應設置有屏蔽分線闆的分線盒。線纜不得有接頭,接頭應在分線盒或線槽出線盒内處理。
  • 配線子系統電纜在地闆下安裝方式,應根據環境條件選用地闆下橋架布線法,蜂窩狀地闆布線法,高架(活動)地闆布線法,地闆下管道布線法等四種安裝方式。配線子系統電纜宜穿鋼管或沿金屬電纜橋架敷設,并應選擇最短捷的路徑。幹線子系統垂直通道有電纜孔、管道、電纜豎井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宜采用電纜孔方式。水平通道可選擇管道方式或電纜橋架方式。
  • 一根管子宜穿設一條綜合布線電纜。管内穿放大對數電纜時,直線管路的管徑利用率宜為 50%~ 60%,彎管路的管徑利用率宜為 40%~ 50%。管内穿放4對對絞電纜時,截面利用率宜為25%~ 30%。
  • 允許綜合布線電纜、電纜電視電纜,火災報警電纜,監控系統電纜合用金屬電纜橋架,但與電纜電視電纜宜用金屬隔闆分開。
  • 建築物内暗配線一般可采用金屬配線材料或塑料管。由于金屬的配線材料有屏蔽作用,與強電(220V以上)管線平行或交叉可以減少隔距要求,因此是首推方式。

5.綜合布線的防護接地系統

  • 接地技術
  • 綜合布線系統采用屏蔽措施時,應保證有良好的接地系統,可單獨設置接地體,接地電阻≤4Ω;采用聯合接地體時,接地電阻≤1Ω。綜合布線系統所用屏蔽層必須保持連續性,并保證線纜的相對位置不變,屏蔽層的配線設備端應接地。
  • 采用屏蔽綜合布線系統時,屏蔽層的配線設備(FD或BD)端必須采用屏蔽布線系統時,每一樓層的配線櫃都應采用适當截面的銅導線單獨布線至接地體,也可采用豎井内集中用銅排或粗銅線引到接地體,導線或銅導體的截面應符合标準。
  • 接地導線應接成樹狀結構的接地網,避免構成直流環路。 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電纜屏蔽層連至每層的配線櫃上。工作站的外殼接地應單獨布線連接至接地體,一個辦公室的幾個工作站可合用同一條接地導線,應選用截面不小于的絕緣銅導線。屏蔽線纜屏蔽層接地兩端測量鍊路屏蔽線、屏蔽層與兩端接地電流差≤5v。
  • 綜合布線的電纜采用金屬槽道或鋼管敷設時,槽道或鋼管應保持連續的電氣連接,并在兩端應有良好的接地。
  • 幹線電纜的位置應接近垂直的地導體(例如建築物的鋼結構)并盡可能位于建築物的網絡中心部分。
  • 各層配線架應單獨布線到接地體,信息插座的接地利用電纜屏蔽層與各樓層配線架相連接,工作站弱電設備的金屬外殼與專用接地體單獨連接。
  • 采用鋼管或金屬橋架敷設線纜時,鋼管之間、橋架之間、鋼管與橋架之間應做可靠連接,并做跨接地線。綜合布線系統有關的有源設備的正極或金屬外殼,幹線電纜屏蔽層均應接地。若同層内有均壓環(高于30米及其以上,每層都應設置)時,應與之連接,使整個建築物的接地系統組成一個籠式均壓網。良好的接地可以防止突變的電壓沖擊對弱電設備的破壞,減少電磁幹擾對通信傳輸速率的影響。
  • 防護技術
  • 當電纜從建築物外面進入建築物内部容易受到雷擊、電源碰地、電源感應電勢或地電勢上浮等外界影響時,必須采用保護器。在下述的任何一種情況下,線路均屬于處在危險環境之中,均應對其進行過壓過流保護。
  • 綜合布線系統有源設備的正極或外殼,電纜屏蔽層及連通接地線均應接地,宜采用聯合接地方式,如同層有避雷帶及均壓網(高于30m時每層都設置)時應與此相接,使整個大樓的接地系統組成一個籠式均壓體。
  • 在易燃的區域和大樓豎井内布放電纜或光纜,宜采用防火和防毒的電纜;相鄰的設備間應采用阻燃型配線設備。對于穿鋼管的電纜或光纜可采用普通外護套。利用綜合布線系統組成的網絡,應防止由射頻産生的電磁污染,影響周圍其它網絡的正常運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