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即主觀意識,有多種表現。
一,‘我’解《道德經》,例如,有一個網友把老子的‘道’解讀為‘組織力量’。這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因為這一解讀,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既不靠譜,也不着調,不知所雲。解讀老子的重要概念時,一定要有理有據,不可憑借主觀推測或猜想。
又如,王弼将老子的道,解讀為玄,說玄就是‘無’,無就是本,有就是末。說《道德經》的主題就是‘崇本息末’,這是古人以‘我’解《道德經》的典型例子。要想讀懂《道德經》第一章,必先讀懂第二十五章,因為這之間有邏輯關系,有前後呼應關系。
二,‘主觀聯想’,有不少人将老子《道德經》中有的字或詞,與宗教的含義聯系起來,如将無解讀為‘空’,将陰陽與道教聯系,這些都是主觀地解讀老子著作。
三,比如,老子是A思想,你把它解讀為B思想,這是常見的‘主觀’。
老子《道德經》中,有74個道,45個德,老子的主題思想就是:尊道貴德。即尊重自然規律,重視人類社會規律、規範。有很多人卻認為老子主題思想是:無為而治。還有人認為是清靜無為。王弼認為是‘崇本息末’。
四,比如,老子有五個思想主張,你說有七個主張,多出來的二個就是‘主觀’意識。
例如,有人解讀《道德經》時,提出‘援道入國,援道入企,援道入身’。我們在解讀《道德經》時,把它的本義闡述清楚,人們才能學以緻用。你要去‘援’,援着援着,就成援木求魚了。
如果說老子道德經,與企業經營有關,就是企業經營要尊重自然規律,重視人類社會規律、規範。與别無關。
老子不可能教你如何進行企業治理,如何打品牌,将老子與企業經營,企業治理挂鈎,想辦什麼總裁班,企業培訓班,都是對老子的誤解、誤讀。都是奔着錢去的。
你說對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