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靈二帝在位期間是東漢衰亡的關鍵時期。據史料記載,公元157年,桓帝在位時期,全國人口約為五千多萬,但到了公元280年,西晉太康時期,人口約為一千六百多萬。一百多年來,人口銳減三分之二。那麼為何在此期間人口會出現驟降呢?
直觀感覺應該是戰争所緻。确實,自靈帝即位以來,各地都出現了動亂,動亂造成割據,割據發展成戰争,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漢桓帝畫像
東漢王朝的統治權力是豪族與皇帝共同享有的。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土地兼并的情況,朝廷認為土地兼并是必須加以制止和解決的問題;但是到了東漢,朝廷對土地的管理沒有任何明晰的概念,也不認為土地兼并是一個問題。豪族的利益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必然不願對現有土地進行再分配。因此,土地的兼并變得更加嚴重,财富也更加集中,從而對社會的流動産生了影響。
豪族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壟斷了所有的權力和财富,并且将其傳承給家族成員,外人根本無法參與。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所能掌握的權力和财富越來越少,而漢朝的人才選拔方式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
東漢時期全圖
“累世經學”的興起,表明地主、富人也開始對學術資源進行壟斷。東漢的經學,這是一門需要老師傳授,并經過多年的反複累積才能習得的學問。隻有富人家的孩子才能靠着精通經學而出人頭地。他們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培訓,在學術上的造詣自然要超過普通人,而他們也會自然而然地走進官場,從而進一步壟斷。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的社會資源都被一小部分人占有了,這就不可避免地阻礙了社會流動,甚至将大部分人推向下層。生活越來越糟糕,挫折感和恐慌感也在不斷增加。
朝廷在扭曲的體制下更加無法發揮作用。外戚和宦官之間的争權奪利,牽扯到了外朝,最終導緻了黨锢之禍。朝廷裡有資格有能力的官員突然減少了上千人,所以靈帝決定将官職賣掉,這樣既能賺錢,又能彌補職位空缺。但是,靠着賣官獲得職位的官員,素質可想而知。
十常侍作亂
朝廷内部的政治鬥争,也在宦官“養子襲爵”的新政策下,向外部擴散。宦官的養子不再被禁于宮中,而是在外朝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到了地方上就和大地主或者豪族發生了矛盾,兩個勢力之間的争鬥,從中央向地方延伸,又從地方向中央蔓延。
農民變成流寇經曆了上百年的兼并之後,土地所有者和實際生産者的關系必然會變得更加疏遠。生産者不能占有土地,也就不會産生對土地的強烈認同和依賴。随着自耕農人數的減少,大多數的生産者都變成了靠出賣勞動力維生的人,也就沒有必要在固定的土地上耕作。
張角畫像
因此,在社會動蕩的時候,下層生産者必然會開始流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躲避動亂,可一旦逃離,就會有兩個原因讓他們永遠都不會回來。
一是在新的地方找到了生存和生産的基礎。在新的地方,他們仍然不是地主,隻是佃農,但在原來的地方也一樣。既然生産和生活條件并沒有根本改變,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冒着風險再回去;二是很久沒有找到新的地方居住和生産。為了生存,他們成為“流寇”,靠着武裝和暴力,掠奪他人的勞動成果,以維持生計。
黃巾起義形勢
“流寇”四處騷擾、搶掠,迫使原來在這裡定居并從事生産的農民不得不撤離,尋找其他的出路,這就産生了連鎖效應,最典型的情況就是被搶劫的農民主動加入到“流寇”隊伍中,共同進攻下一個目标。
黃巾軍發展得如此之快,一方面是因為宗教吸引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社會結構的松動瓦解。黃巾軍、五鬥米道是在社會分崩離析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大量農民離開土地是最嚴重、最難處理的一種危機。在這種社會裡,大多數人都沒有上升的希望,這種社會必然是不健康的。
州牧的權力收不回來黃巾之亂,最重要的就是“各地蜂起”。這對于經曆了桓帝、靈帝時期大變革的東漢王朝而言,是非常棘手的。因為黨锢之禍,皇帝賣官,所以官員普遍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責任心。
如果隻是一個地方動亂,還可以集中幾個有能力的人來解決,說不定還有平定的可能。但突然間,全國各地風起雲湧,大批的農民從土地上脫離出來,成為“流民”,然後成為“流寇”,而“流寇”的騷擾,又讓“流民”越來越多。
黃巾起義
這樣的惡性循環使得朝廷難以應付。面對這樣的局面,隻能采取一個辦法,那就是任命州牧,将大權交給地方州牧,以應付各地的危機。
州牧必須與當地豪族交好,或者州牧本身就是當地豪族,才能承擔起維護穩定的重任。州牧要驅逐“流寇”,要阻止“流民”,就必須有自己的軍隊,還要有從上到下都能調動的官僚機構。朝廷必須給州牧權力,讓他們解決宦官養子、皇帝賣官等問題,也就是賦予州牧阻止中央政府幹涉地方的權力。
袁紹畫像
這一政策的實施,使豪族的自主性得到了極大提高,并以另外一種方式與朝廷共治。這次的共治,和東漢初期的大族共治不同,豪族并沒有直接進入中央,而是把地區直接讓當地豪族管理。
将權力下放到州牧,再想收回幾乎是不可能的。授權倉促,沒有足夠的時間建立一種新的地方政權和中央政權的關系。面對底層的混亂,朝廷無力應對,隻能把大權交給有能力有資源的豪族,讓他們來維持當地的穩定。
漢靈帝畫像
地方力量的上升,也使中央政權結構發生了變化。宦官“養子襲爵”的開放,讓宦官的力量從宮内向宮外擴散,地方州牧一旦掌握了大權,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宦官。漢靈帝末期,雖然宦官的數量依然很多,但力量卻急劇下降。
其次,就是宮裡的争權奪利。何皇後和董太後形成了兩大陣營,明争暗鬥。靈帝去世之後,何氏一黨似乎占據了優勢,将董太後從權利系統中剔除出去。何皇後與身為大将軍的何進,雖然明面上都是外戚,但他們與東漢時期的外戚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何家并非什麼大家族。何家之所以能坐上這個位置完全是因為何皇後,他們并沒有強大的家族支持。
何進畫像
何進以外戚的身份執掌大權後,就和外朝達成同盟,但現在的外朝已經變成了地方勢力聯盟,而不是以前的士族獨占。袁紹家族是地方勢力中最強大的,為了鞏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很自然地向何進提出了強烈的要求,以期将宦官的威脅徹底鏟除。
但何進卻碰到問題,他不是世家子弟,沒有武裝力量,隻能借兵。何進向董卓借了兵。董卓的兵權在并州,是何進最有把握掌控的一支力量,所以他命令董卓将兵馬調往洛陽,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實力。
董卓畫像
但是,何進接下來卻是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他之所以遲疑,一方面是因為何家勢力不大,忌憚宦官,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相信外朝。時間一長,宦官們抓住機會主動出擊,張讓率領一隊人馬在何進進宮的時候将他殺掉。
聽說何進被殺,袁紹為了保全自己的力量,立刻率兵進宮,與宦官硬碰硬。憑借強大的實力,幹掉了兩千多個宦官。袁紹出身大族,但洛陽的局勢已經到了他也無能為力的地步,因為在洛陽附近,董卓早已蠢蠢欲動。
洛陽大流亡董卓趁亂攻入洛陽,廢掉少帝,改立獻帝。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給了各大勢力一個借口聯合起來對付董卓。一個與董太後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并州牧,竟然敢擅闖國都,擅自廢帝,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董卓讨伐戰
很快,各大勢力就組成“關東軍”,聯合起來讨伐董卓。參加關東軍的首領,大都是各州的州牧。有一人例外,此人是朝廷的校尉,雖然實力不強,但也以維護少帝為借口加入了關東軍,這個人就是曹操。
曹操之父曹嵩,乃宦官曹騰養子,實質上是宦官勢力向外擴展的表現。曹嵩繼承了曹騰的爵位,曹操被舉為孝廉,成了議郎,之後又升為騎都尉,率領大軍與黃巾軍作戰。董卓占領洛陽後,他加入了讨伐董卓的聯軍。董卓之亂,曹操站在宦官的立場與董卓作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有着不同背景的人,才是最後的赢家。
曹操畫像
各大勢力想要聯合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僅憑這一點,董卓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不得不暫時遠離洛陽,還用武力将獻帝和整個朝廷都綁了過來,甚至将洛陽的大批百姓也帶到了長安。
史書記載被迫向西遷移的人口高達二百多萬,也許有些誇張,但很明顯,這是董卓逼迫下的一次大規模的流亡。自“黃巾之亂”以來,曾經發生過很多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一開始是鄉間的動亂,但董卓的暴行,讓國都洛陽也陷入了混亂。
東漢末年割據形勢
董卓之亂最可怕之處,就在于使洛陽解體,将大量洛陽人口變成流亡人口,進而引發未來幾十年也無法安定下來的大流亡,而與大流亡同時出現的,必然是大劫掠。
大批的流民,在所過之處大肆掠奪。以前,州牧和豪族的統治目的都是為了防止騷擾,讓生産和生活得到保障。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混亂地區,免得被戰亂波及。但随着流民的數量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州牧和豪族根本無法保住自己的地盤。
三國鼎立圖
州牧和豪族也隻能由被動轉為主動,一旦有了雄厚的财力和軍事基礎,就會首先擴大自己的力量,然後領着大軍去其他地區“就食”。原本保衛當地的軍隊,也都參與到了搶劫的行動中,這使得搶劫變得更加激烈,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最後發展成了軍隊之間的沖突,使人口急劇下降。
奉天子真的能令不臣?董卓把獻帝從洛陽遷到長安沒多久,就被王允和呂布聯手殺了。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統領大軍,王允也被二人所殺,長安大亂。在一片混亂之中,皇帝和一幫官員被迫逃亡。
郭汜畫像
上一次,他們從洛陽前往長安,是由董卓的親兵護送,但這一次卻沒有任何的侍衛,也沒有任何可以招待的地方,反而要時刻提心吊膽,皇帝的威嚴和地位都跌到了谷底。從洛陽遷到長安,再到皇帝帶着官員逃回洛陽,導緻了中央政府的崩潰。
董卓之亂後,袁紹占據了北方,曹操在袁紹以南,袁術在曹操以西,這三個人的勢力範圍都在洛陽附近。此外,荊州有劉表,東南有孫策,益州有劉璋,西北有馬騰和韓遂。主力都在中原周邊,中原殘破,無法再保持正規的軍力。此時劉備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力量,各區域的勢力顯然不隻有三個。
劉表畫像
由此可以看出,三國并非單純的曆史事實,而是一種被構建的曆史觀念。漢末群雄并起,各有各的勢力,把這種情況稱為三國,既容易理解,也能凸顯出三國之間的矛盾。于是,三國這個概念就形成了。
獻帝原本打算去投靠袁紹,卻被袁紹拒絕了。各方勢力都吸取了董卓的教訓,立獻帝沒帶來好處,反而成為衆矢之的。當時的情況是各大勢力各自占據一塊地盤,然後努力擴大自己的地盤,最多也就是和附近的勢力有一些摩擦。可是,如果迎來皇帝,豈不是将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其他勢力的頭号敵人。
馬騰畫像
獻帝無依無靠,隻能返回殘破的洛陽。後來曹操把他帶到了許都,後人分析曹操崛起的原因,認為“奉天子以令不臣”是重要的戰略。不過,從董卓的先例和袁紹的抉擇來看,對這種根深蒂固的認識還是持有保留意見的。
難道皇帝真有這麼大的價值?有他就能号令天下?這位皇帝在九歲的時候被董卓擁立為帝,後來又被董卓帶到了長安,三年之後董卓遇刺身亡,長安因為李傕與郭汜陷入了内戰,獻帝逃離,曆經千辛萬苦,曆時一年終于重返洛陽。沒有權利,沒有靠山,連基本的尊嚴都沒有,隻有一個頭銜,有了他又能如何?
孫策畫像
朝廷的根基已經徹底崩潰,官僚體系也被打亂了,皇帝還怎麼指揮?如果皇上能夠統領各地,也不至于花一年的時間才從長安回到洛陽。
獻帝的意志,從來都不是他自己的。上一次,董卓“挾天子”,先是廢了少帝,然後還把他殺了。董卓一死,李傕、郭汜就“挾天子”,他們有沒有嘗到甜頭?沒有,就在他們“挾天子”的那段時間,各大勢力都把董卓、李傕、郭汜這三個“挾天子”的人視為頭号敵人,所以才會聯手對付他們。
漢獻帝畫像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理論,是一種表現曹操奸詐個性的戲劇要素,說這個措施給曹操帶來了極大的好處,這是經不住推敲的。
皇帝的聲望已經跌到谷底,單憑迎獻帝去許都,就可以把許都變成政治中心,讓所有勢力都歸順,這根本不符合常理。既然沒有人願意接受獻帝,那麼曹操又怎麼會願意呢?袁紹不想幹的事情,曹操就幹了。更有可能的推斷是:曹操的影響力,并不是因為皇帝的出現才大漲,而是曹操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的前提下,才敢迎來皇帝。
屯田制才是關鍵因素曹操脫穎而出的原因是屯田制。他知道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漢末之亂,就必須解決人與土地的問題。沒有土地這個紐帶,流民的問題就永遠不會得到解決。曹操就是要重新構建人與土地之間的關系。
屯田制示意圖
屯田就是要改變軍隊的供給方式。軍隊很可能會成為有組織的掠奪者,通過戰争和掠奪來養活自己。曹操則是将這一模式轉變為以軍隊方式進行農業生産,把一部分未參與戰争的士兵轉變為農民,逐步形成兵、農結合的格局,為軍隊奠定了經濟基礎。
曹操還另外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召集周圍的地主,讓他們把自己的生産者都拉到這裡來。地主在當地經營了很久,有佃戶、下屬,在戰争中也有流離失所的危險,曹操就把他們招攬了過來。地主來了以後,還能保留原來的組織,在軍隊的勢力範圍之内取得大量的土地,地主重操舊業,恢複農業生産。土地會得到軍隊的保護,其中的一部分産出要上交,以此換取安全保障。
三國時期的青州、徐州
曹操統治的青州和徐州,原本是農業生産受到極大影響的地方,若不想辦法恢複農業,就會落後于其他地方,更别說與其它勢力抗衡了。曹操的高明之處,就是他看到了這一現實,利用屯田、保護地主,建立了一個安全的農業生産基地。
在這一進程中,新的關系出現了。漢末動亂使得原有的宗族制度支離破碎,部曲與佃客是一種新的穩定關系,取代了宗族制度。
三國時期全圖
部曲與佃客的區别隻在于是否有軍事身份。佃客參加農業生産,從事集體勞動以獲得安全和溫飽;而部曲還是軍人,平日裡參加勞作,一旦有了戰争,就會全副武裝跟随軍隊征戰。這兩種組織形式,既為生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又提供了穩定的生存條件。
開頭說到從漢到晉,中國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因為戰亂、饑荒和瘟疫而死,但也有一部分并沒有死,隻是沒有被朝廷統計。他們從國家的編戶,變成了豪族的私民,是豪族的部曲、佃客,不給朝廷繳稅,也不給朝廷做苦力。
曹操雕像
曹操奸雄的形象、狡詐的性格太過突出,人們常常會忽視他的獨到見解。他不是僅靠狡詐和權謀脫穎而出,更重要的是他對人和土地的關系進行了改革。正是因為這樣,曹操統治的區域生産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他才能具備足夠的實力将皇帝拉攏到自己的身邊,實現真正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為後來的三國鼎立打下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