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内容有大量劇透
在《将夜》複雜又龐大的世界裡,埋藏着一條暗線。
這條線并不是存在于故事之間的緊密關聯,但是,若你站在整本小說的高度俯視,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是如何用手中的筆墨,緩緩畫下它的發展軌迹。
從帝國的清晨開始,随着劇情推動向前延伸,一路蔓延,直到結尾修行者們随着天際的一條條白線,飛向星辰大海。
它是作者藏在文字之間,從未說出口的價值觀。
它在文中幾乎所有的重要劇情中出現,貫穿了将夜世界中三場實力懸殊的驚世之戰。
它不是一個陰謀,也不是隐藏的結局,而是一種“意”和“氣”。
人間意,煙火氣。
《将夜》原著中,最關鍵的三場戰鬥,背後都有着“人間之力”的影子。
這三場戰鬥,也都是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以弱勝強、以人勝天的“不可能”之戰。
01 夫子戰天的武器第一戰,是夫子戰天。
昊天夫子上天一戰,夫子化月登天前,用“人間之力”灌入桑桑體内,使她被迫留在人間。
夫子雖是人間的第一人,但是在天道面前,也是萬分兇險。
昊天世界的修行之路道阻且長,從不惑到知命,能越過五境的隻有寥寥數人。
即便是強悍的神符師顔瑟和偉大的光明神座,也隻是在同歸于盡之時,一起從知命巅峰到達了天啟。
五境之上的境界,不同的勢力和信仰有不一樣的叫法,各有妙像,也不分強弱優劣。
但是,無論是魔宗之不朽、佛門之涅槃,還是道門的羽化。
數萬年裡,那些修煉到了盡頭的人們,最終都會走向昊天。
有人順從的歸了昊天的懷抱。
有人拔劍四顧無敵手,便要起身昂頭戰一戰天。
這是大修行者的必然選擇,即便這種選擇帶來的往往是死亡。
一柄青鋼劍殺盡世間強者,單人滅魔宗的小師叔柯浩然,戰天失敗而死。
南晉劍閣,身前一尺就是絕境的柳白,進入光明神殿,拼盡修為化為飛灰,不過是心滿意足的輕點了昊天的眉心。
昊天和人類的差距,就像雄鷹和螞蟻,高山和山丘。
因為昊天,是這個世界頂層的規則集合,是這個世界的最強存在。
人間一切盡在天算中,人類如同昊天圈養的牲畜。
冥王和昊天一體兩面,昊天操縱永夜到來,對人間猶如殺豬宰羊一般。
但是,最後真正無聲無息徹底“瓦解”昊天的,卻是夫子的“人間之力”。
在登天一戰之前,夫子帶着還是桑桑的昊天和甯缺走遍人間。
給她吃草原上鮮美的涮羊肉,帶她去宋國的飯館吃考究的十八碟,寒潭牡丹魚、草原烤羊腿,
買陳錦記的大盒脂粉,從苔原到鏡湖,和甯缺在熱海的溫泉邊成親洞房。
網劇沒拍到這裡...用夫子吃東西的圖來替一下
這些在昊天眼裡如同蝼蟻塵土一般的人和事,卻成為了她無法斬斷的塵緣。
夫子用凡人的情感和人間的樂趣,在她身上灌注了一道名為“人間之力”的氣息,為後來實力懸殊的天人之戰中埋下了轉機。
這是“人間意”的第一次勝利。
02 甯缺寫下的神符第二戰,夫子登天後,舉世伐唐,知守觀陳某進入長安城,直面驚神陣。
就在甯缺被困,書院衆人各自陷入苦戰,長安城即将陣破城破的關頭。
是兩把柴刀、一塊青磚、菜刀、黑鍋、晾衣服的竹竿和帶着滾燙茶水的茶壺,一起砸向了觀主。
是長安城的潑皮、頑童、茶博士、背影彪悍的皓首老人、顫抖的鄉下少年和抱着香爐表情兇狠的瘦道士,這些紅了眼拼了命,罵着污言穢語相繼赴死的唐人,組成了那日不屈的長安。
唐人之所以強,強在不降,強在敢死。
他們又并非尋死,隻是在城破之際想給甯缺一點喘息的時間,為這座城出一份力。
“觀主就算真的是神仙,隻需要看一眼,我們這些凡人就會死去,但隻要能夠讓讓他在人群裡多看一眼。誰又能說這完全沒有意義?”
在長安城最絕望憤怒的時刻,甯缺感受到了長安百姓的心意,終于成功的寫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大符。
名為“人字符”。
這場戰鬥裡,貓膩用很場長的篇幅,給讀者展現了那一場唐人百姓面對實力碾壓自己的大修行者,為了保全長安城相繼慷慨赴死的悲壯畫面。
每個赴死的人,從職業、武器、死法、哪怕出場隻有一瞬便死了,貓膩都極盡細緻的描寫。
到達“清靜境”的觀主,實力近似“神”一樣的存在。
若他是天空,那麼他面前的唐人就是卑微弱小的螞蟻。
飛螞蟻可以浴光而起,飛到力竭,便從半空中掉落。
螞蟻更擅長攀爬,它們不懼犧牲,願意為同伴做基礎。
若是足夠多的螞蟻壘起來,一定能堆成一個足以觸碰到天穹的螞蟻堆。
若有足夠多的螞蟻飛上天空,就可以把整片天空都遮住。
這是“人間意”的第二次勝利。
03 佛祖千年的棋盤第三戰,也是最漫長的一戰。
被留在人間的昊天,想方設法的要斬斷塵緣,去除人間之力的侵染。
為此,恨不得将“永生”當成大白菜送給所有給予過自己恩惠的人。
然而,沾染了紅塵意隻是開始,她下了桃山和甯缺在人間行走,才是“人間”和“神格”對抗的漫長過程。
從桃山上的光明神殿,到攜手行走人間,再到佛祖棋盤裡的如夢似幻的相守。
這場“戰鬥”在棋盤内綿延了千年,在棋盤外也極盡兇險。
一路追妻的甯缺,在“千刀萬剮”的相愛相殺之後,在用了幾十年将佛祖石像修成桑桑之後,終于讓昊天的彼岸,從神國變成了岷山。
(甯缺還一度付出了命根子的代價......)
接着便是千裡殺人、荒原尋妻,最終,她還是在人間逐漸虛弱,也擁有了人類的情感。
曾經的昊天,情緒微動眼眸裡便有星辰生滅。
終于,她不再是那個毫無人類感情的客觀規則集合,而是變成了那個抱着青毛狗走街串巷的豐腴女子。
這是“人間意”的第三次勝利。
04 網劇《将夜》對“人間煙火”的還原盡管劇版《将夜》隻有60集,隻拍完了小說中的兩卷,也有諸多讓人不大滿意的改編,但是,對于原著中的“人間意和煙火氣”,卻是還原的極其到位。。
不知道多少人因為“衛光明×桑桑”和“顔瑟×甯缺”這兩對師徒之間溫暖真摯的感情而心中一暖,眼裡發酸。
《将夜》的特色之一,就是無論是王朝興衰、家國天下,都磨滅不了這一絲兒煙火氣。
越是重要的相遇,越是嵌在一食一飲的生活裡。
在原著中,朝小樹在春風亭之戰前邀請甯缺時,他正唉聲歎氣的蹲在地上吃面。
四顆花椒、三十粒蔥花,還有一個煎蛋。
一起同生共死後,回到老筆齋,也是坐下來一起吃碗面。
衛光明和桑桑的相遇,是因為一碗酸辣面片湯。
後來光明大神官在桑桑家當上了夥計,為了小徒弟,不得不沉迷于做家務。
想來兩任光明大神官都在老筆齋洗過碗、刷過鍋、摘過韭菜、大抹布抹桌子,不知道西陵神殿作何感想。
皇宮的宴席,甯缺和桑桑都吃不慣吃不飽。
桑桑想留下兩位即将決鬥的老人,用的是“給你們炖雞湯”這種法子。
表現桑桑和甯缺終于“有錢了”,倆人的夥食從面片湯變成了雞絲面。
青峽一戰慷慨悲壯,書院弟子白天殺完敵人,晚上照樣開開心心的聚在一起吃着七師姐煮的飯,和桑桑腌的鹹菜。
敵對陣營的劍聖柳白,在下風口抽抽鼻子聞到味兒,還能準确的判斷出鹹菜不錯,米飯煮糊了......
從貓膩對小說中不同人物的描寫手法,也可以看到他對一個角色的偏愛程度。
越喜愛一個角色,他身上的“人味兒”就越重。
越是強大的修行者,越有特别親切可愛的一面。
比如在劇中出場時間有一半都在吃吃吃的夫子。
比如明明修的童子功,還愛去紅袖招找水珠兒姐姐的顔瑟大師。
比如收徒不成,還要氣呼呼摘韭菜的偉大的光明大神官。
那些失敗的對手,無論是西陵掌教“熊出(初)沒(墨)”還是佛宗、隆慶,都少有一絲身為人的有趣之處和煙火氣息。
如果要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總結這部小說的“魂”,我并不想用“少年複仇”亦或是“逆天改命”。
而是“人間值得啊”。
貓膩為讀者們創造了一個帶着煙火味兒和喧鬧聲的玄幻世界。
而劇版《将夜》将劇中的山川河流帶到了我們眼前。
故事總會講完,但是在故事中打發的時光,傾注的悲喜笑罵,是我們的獨家記憶。
還有兩篇讀者反響很好的深度解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鍊接閱讀。
三篇書粉向的解析,一萬多字近百張圖。
算是對自己喜歡《将夜》的這份心意,做一個交代。︿( ̄︶ ̄)︿
幹貨|8分鐘盤點《将夜》網劇對原著的“神還原”與改編(書粉向)
将夜|被削弱的甯桑感情線,被改成傻白甜的桑桑(書粉向) 将夜|“把桑桑削弱城這樣,是為了扶持“甯山”CP嗎?(書粉向)
你是《将夜》書粉嘛?
還是通過劇版才了解小說的呢?
你能用一句話證明自己看過《将夜》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