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武俠小說的朋友對“任督二脈”一定都不陌生。多少大俠被打通“任督二脈”之後,都練成了絕世武學。
其實,中醫裡确實有“任督二脈”的說法,它們屬于“奇經八脈”,在人體的經絡上有一些特殊的點區部位就是穴道。中醫可以通過針灸、點按、艾灸等刺激穴位,達到養生的目的。
任督二脈到底在哪裡?我們身上又藏着哪些“長壽穴”?一起來看今天的内容吧!
任督二脈到底是什麼?
說了這麼久的“任督二脈”,到底在人體什麼位置呢?《黃帝内經·素問·骨空論》中有記載:
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通俗來講,任脈和督脈,是位于人體前後正中的兩條經脈。根據中醫經絡學說,督脈主要負責調節陽經,又被稱為“陽脈之海”,而任脈調節全身陰經之氣血,又被稱為“陰脈之海”,在人體中起着重要作用。
任督二脈上分布着許多穴位,其中幾個可是“長壽穴”呢~
這些黃金長壽穴位你了解嗎?
其實,最著名的“長壽穴”是足三裡穴和湧泉穴。養生界素有“三裡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任督二脈上又分布着哪些“長壽穴”,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足三裡穴:位于小腿外側,犢鼻(穴)下3寸,犢鼻(穴)與解溪(穴)連線上。
足三裡穴屬于胃經,能夠調理消化系統,民間有“常灸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
湧泉穴:位于足底,在腳掌前部1/3處,和腳緣兩側連線處。
《黃帝内經》說:“腎出于湧泉,湧泉者,足心也。”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湧出灌溉周身。所以,湧泉穴在保健養生上具有重要作用。
百會穴:位于督脈之上,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在頭頂正中心。
頭部是諸陽之會,百脈之宗,百會穴恰是百脈交彙之處,是重要的長壽穴位。
神阙穴:位于任脈之上,就在肚臍中央。
變化莫測為神,阙指要處,如此重要的地方,又是胎兒與母體相連之處,也是重要的長壽穴位。
命門穴:位于督脈之上,與神阙穴相對,在第二、三腰椎棘突間。
中醫認為,命門穴位于兩腎之間,被認為是蘊藏先天之氣的地方,集中體現的腎的功能,保養好命門可強腎固本。
通過專業的技術刺激這些穴位,可以養生保健,但這些既是“長壽穴”,自然對我們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專業醫生指導,大家千萬不要私自揉按哦~
長壽養生是我們追求健康的一種方式,沒有專業指導,不建議大家進行居家艾灸、或者拔火罐。如果有條件居家進行,也要注意用火安全。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解讀<黃帝内經>長壽篇》
播出時間:3月20日-4月8日 12:00
監制 / 闫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于毅 王璐璐(實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