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04:42:18

作者:王金中

在中國古代的各種玉器中,有一類最為特殊,它們不僅出現的曆史悠久、材質優良、做工精細、造型奇特,而且與我們祖先的生死觀念與終極信仰緊緊聯系在一起,這便是喪葬用玉。如果按照玉器使用的重要性排列,祭祀用玉排第一,喪葬用玉排第二。近年來發掘的西漢海昏侯劉賀父子的陵墓中,就出土了一些較為奇特的喪葬用玉,為人們深入研究漢代貴族的喪葬制度和各種玉器的使用,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

一、喪葬用玉的新啟示

這裡所說的喪葬用玉專指殓屍用的玉器,其他所用随葬玉器不在其列。古代典型的喪葬用玉包括:玉衣、玉面罩、玉枕、玉九竅塞(九竅即指人體的眼、耳、鼻、口、肛門和尿道)、玉琀、玉握以及玉棺等。因為古人相信,玉有驅除邪祟、降妖除魔之功能,用它來打造喪葬器具,随身入土,不但能夠保持人的肉體完好,屍骨不朽,也有助于死後羽化升仙,靈魂永存。這種生死觀念和終極信仰在漢代最為流行。

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棺椁中雖然沒有玉衣,但卻在主棺底部發現了平鋪的一領包金絲縷琉璃席。這領琉璃席底下墊着100枚馬蹄金,上面的長方形琉璃片用包金絲縷連綴起來,長約1.8米,寬約0.65米,琉璃片整齊排列為32排,每排12片,共計384片。琉璃席周邊還包裹着閃閃發亮的雲母片。劉賀的遺體就安祥地平躺在這領包金絲縷琉璃席上。琉璃在當時屬于玉石的範疇,因此琉璃席也可以稱為玉席(圖1),在喪葬用玉中尚屬首次發現。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1

圖1

劉賀的遺體上雖然沒有玉面罩,但在他頭骨的面部位置上卻發現了一件精美的玉璧。這件用上等和田白玉制成的玉璧直徑約14.12厘米,孔徑約5.17厘米,厚約0.52~0.57厘米。兩面均砣刻規整飽滿的谷紋,局部有灰白色沁,出土時已斷裂多處(圖2)。值得注意的是這件玉璧的大小正好覆蓋了劉賀的整個面部,而且從玉璧的内環處人們還驚奇地發現了劉賀遺體尚存的兩排潔白的牙齒。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2

圖2

在劉賀遺體頭部下面的位置上,還發現了一個玉枕。玉枕長約50~60厘米,寬約18~20厘米,呈不規則有斜度的凹形。玉枕芯為木質,因為受到墓室坍塌的擠壓和長期浸泡,木枕芯已經朽爛。玉枕兩側對稱地鑲嵌16塊玉片,有青玉的,有白玉的,其中8塊為素面玉,包括對稱的蟬形玉飾;還有8塊為玉璧,分布在玉枕的四周。

以上這三個實例同時出現在海昏侯墓中,都有意外之處,對于人們深入認識漢代的喪葬用玉制度有很大的啟發。

其一,漢代對于喪葬用玉有十分嚴格的等級制度,僅以玉衣來說,不僅必須由皇帝特許才能使用,而且還要分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臣子們不得僭越。《漢書·霍光傳》中記載,霍光死後,“上及皇太後親臨光喪”,“賜金錢、缯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這裡說的“乘輿制度”,并非專指乘坐車輛的制度,而是泛指漢代各級官員所享受的等級制度。劉賀當過劉姓諸侯王,還當過27天皇帝,按理說他死後有資格享受穿金縷玉衣、用黃腸題湊的高等級待遇,但是沒有漢宣帝特許,他死後就不能穿金縷玉衣、用黃腸題湊。

其二,在這樣嚴格的等級制度之外,漢代對于喪葬用玉是有變通餘地的,劉賀的包金絲縷琉璃席便是一例。琉璃本身就是玉石的一種,由于也是從遙遠的西域進口,因此其價格與和田玉相差不多。琉璃席也是先做成片狀,四角打孔,再一塊一塊地拼接起來,與玉衣的制作方法幾乎相同。至于使用的包金絲縷與金縷、銀縷雖然有一些差别,但僅僅從外表看是分辨不出來的。這樣,以包金絲縷琉璃席替代金縷玉衣下葬,對于死去的劉賀來說,還是非常榮耀和體面的。

其三,漢代的許多喪葬用玉,是可以用過去的祭祀用玉、禮儀用玉、裝飾用玉以及日常生活用玉改制而成。劉賀下葬時并未使用玉面罩,但卻用祭祀禮儀上所使用的玉璧覆蓋在面部,同樣起到了喪葬用玉中玉面罩的作用。劉賀頭骨下的玉枕由16塊玉片組成,其中8塊用的也是祭祀的玉璧。這就充分說明,祭祀用玉、禮儀用玉和裝飾用玉,在特定的條件下是可以改制為喪葬用玉的。

二、十分怪異的玉塞與玉琀

在海昏侯墓的主棺中,劉賀遺體下部偏左的位置上,發現了一件玉勒子,圓柱體,長約5.57厘米,粗端直徑0.94厘米,細端長徑1.06厘米,短徑0.84厘米。材質為和田白玉,純淨,局部有淺黃色沁,玉質溫潤。粗端微微收成圓形,細端漸成橢圓形。器身淺浮雕陰刻規整飽滿的谷紋。兩頂面中心多次對鑽形成橢圓形貫穿孔(圖3)。根據紋飾、玉質和雕琢痕迹綜合判斷,很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一件老玉器。

圖3

玉勒(lē,音樂)子,又稱“蠟子”,屬于裝飾用玉。通常為圓柱形,中間打通天孔,是懸挂于胸前或腰間的玉飾,可以單獨佩挂,也可以與其他玉飾組合佩挂。

按照這件玉勒子在劉賀遺體肛門位置出土分析,這應該是玉九竅塞之一的肛塞。玉九竅塞的作用,就是防止人體内的“精氣”由九竅逸出。葛洪在《抱樸子》中說:“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古人認為九竅在人體内是相通的,所以都要用玉塞住。使用玉勒子做玉塞,也就是把春秋戰國時期的裝飾用玉改做漢代的喪葬用玉,這在古玉或古代喪葬制度中恐怕并不多見。

在海昏侯墓的主棺中,還出土了一件玉琀。玉琀也有寫作玉含、含玉、玉唅的。玉琀不同于口塞,口塞是放置在唇部位置上的玉片,而玉琀則是含入死者口中的玉石。《周禮·天官·玉府》載:“大喪,共含玉。”玉琀早期并無特定形狀,從漢代起不僅品種突然增多,而且數量可觀。其中以蟬為原型制作的所謂“琀蟬”尤為突出,因為自然界中的蟬一般長期蟄伏在土壤中,天氣轉暖後破土而出,生出兩翅,飛天而去。這一現象與漢代人的生死觀念和終極信仰非常相似,因此劉賀的玉枕中有對稱的蟬形玉飾。

海昏侯墓出土的玉琀為和田白玉制作,長約3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0.5厘米,上有黑色沁。形似紐鐘,紐有穿孔,兩面均有陰刻雲紋(圖4)。根據它的玉質和紋飾判斷,其制作年代與玉勒子相差不遠。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3

圖4

有人認為這是用一枚玉印改制為玉琀的,而玉印上的兩個字是“合歡”。這一說法值得商榷。

首先,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玉印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當然也有個别圓形的,但像這種橢圓形的印章非常少見。《秦漢印典》中收錄的近五千餘方官印和私印中,竟然沒有一方是橢圓形的。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4

圖5

其次,印章上雕刻的文字一定是反的,這樣蓋出來才是正的。為了便于識别,筆者把玉琀上的文字摹寫出來(圖5),發現并不是反刻的,而是正刻的。特别是“歡”字,《古代漢語字典》注明,與簡化字“歡”對應的有三個異形繁體字,即“歡”、“懽”、“驩”。《辭源》注釋為,①馬名。②歡樂,歡心。通“歡”。《辭海》注釋更明确,是“歡”的異體字。玉琀上的歡字,正是這個異形繁體字的“驩”字,它是由“馬”與“雚(guàn,音灌)”兩部分組成。在古代篆字書寫中,有時左右兩邊的組成部分是可以對調的,比如這個“驩”字的“馬”旁,即可以寫到左邊,也可以寫到右邊,均為正刻。因此它不可能是玉印。

再次,顯而易見,玉琀上的第一個字并不是“合”字,在“一”的下邊、“口”的上邊還有兩個相背的拐角。如果按照篆書文字的構成特點,可以視作口中的牙齒,因此這應該是“含”字。兩個字合起來不應該為“合歡”,而應該為“含歡”。

第四,漢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紙張,印章的作用之一,就是蓋在泥封上,用以傳遞帶有機密的簡牍。印章包括官印、私印以及花押等,唯獨沒有閑章。而玉琀上的兩字如果是“合歡”的話,便成了閑章,這隻有在後代的印章中才會出現。

綜上,可以斷定,這件玉琀并不是由其他玉器改制的,而是作為玉琀特制的。至于如何經曆漫長的歲月傳到劉賀這裡,另當别論。

三、劉賀的所謂“玉握”其實是律管

在新近重裝開館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金色海昏》展覽中,有一個展櫃模拟主棺内喪葬用玉的出土位置。在劉賀遺體的腰部兩側,各有一個玉質素面圓管,标明為“管形玉握”(圖6)。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5

圖6

玉握又稱握玉,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古人認為人死後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及權力。新石器時期以獸牙握在手中,因為古人認為獸牙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兩周時期,死者手中多握數枚貝币,因為古人認為貝是财富的象征;到了漢代,玉握最流行的形狀,就是雕刻成圓柱式的玉豬,因為豬是财富的象征。也有用玉璜作玉握的,因為玉璜的兩頭雕刻的形象都是豬,叫做“并封”。而海昏侯劉賀使用空心的玉管作為玉握,并不合理。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6

圖7

首先,這兩件玉管出土的位置并不在劉賀遺體兩側手的部位上,而是與玉印、玉刀、玉觽(xī,音熹)、玉帶鈎、管形瑪瑙珠、避邪形琥珀飾等貴重物品密集地放置在一起,确切的位置就在劉賀遺體的腰部(圖7)。估計當初這些珍貴的實用玉器是放置在一個盤囊中,然後栓在腰部的革帶上下葬。盤囊一般是用絲綢、皮革制作,兩千年後必然腐朽,緻使各種玉器散落、疊壓。因此,基本可以排除這兩件玉管是喪葬用玉中的玉握。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7

圖8

其次,漢代的玉握,長度一般在10厘米左右,與成人的手掌寬度差不多,太長了手握不住。而海昏侯墓出土的兩件玉管,大的一件長13厘米,(外徑1.2厘米,内徑0.6厘米);小的一件長12.9厘米,(外徑0.7厘米,内徑0.5厘米)。顯然比一般的玉握偏長(圖8)。

那麼,這兩件玉管究竟是什麼器物呢?筆者考證後認為,這是早已失傳的玉質黃鐘律管和大呂律管,是古代國家法定的律、度、量、衡的基準器,或稱标準器、法器。2017年1月26日光明網發表的拙作《黃鐘律管:海昏侯墓驚現漢代律、度、量、衡的基準器》,可供讀者參考。這裡僅作簡要闡述。

我國古代把音律、尺度、容量、權衡,統稱為律、度、量、衡,這是人們對于音律以及物體的長度、體積和重量的測量與規範。《漢書·律曆志》中說:“虞書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齊遠近、立民信也。”意思是隻有統一律、度、量、衡,才能取得遠近國家和老百姓的信任。而實現“同律、度、量、衡”,不僅是當時科學技術的集中體現,也是一個時代文明進步的重要标志。

律,原本指用來定音的竹管。蔡邕(yōng,音擁)《月令章句》:“截竹為管謂之律。”這種律管是用昆侖山陰面管壁厚薄均勻的竹子做成的,後來有了銅律管、玉律管等。據說,古人就是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個高低不同的标準音,簡稱十二律。十二律又分為六個陽律和六個陰律。黃鐘為陽律的第一個,律管9寸長,孔徑三分圍九分,叫黃鐘律管。大呂為陰律的第四個,如果按照古代的音律,大呂的管長應該為8.42寸,叫大呂律管。《漢書·律曆志》指明,按照“三分損益法”的原則,黃鐘律管和大呂律管發出的聲音,成為調整五音十二律的音高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海昏侯墓出土的這件玉質黃鐘律管的實測數據公布較晚,當時人們目測長度為18厘米左右,因此,推測以漢代一尺約23厘米為标準,與9寸非常接近。而目前公布的黃鐘律管實測長度為13厘米,可以确定是以商周時期一尺約15厘米為标準,相當于當時的9寸。那時人們“布手知尺”,即以中等身高人姆指尖至食指尖之間一拃(zhǎ,音眨)的長度作為一尺。這也從側面說明,這件玉質黃鐘律管是商周時期的器物,一直沿用到漢代。這是目前為止人們見到的中國最早的集律、度、量、衡标準器為一體的重要實物。

那麼,黃鐘律管又是怎樣成為度、量、衡的标準依據呢?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8

圖9

一是,漢代的尺度,“本起黃鐘之長”(見《漢書·律曆志》)。黃鐘律管長九寸,以此為尺度,叫律尺,表示這是法定的。然而,這種九寸的黃鐘律管并非家家戶戶都有,于是漢代規定了一種“累黍定尺”的轉換方法,即《漢書·律曆志》中指出的“以子谷秬(jù,音巨)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意思是選用北方黑色谷子的适中者,一粒黍的寬度就相當于一分長,九十粒黍橫向排列起來就是九十分,即九寸,為黃鐘之長。這樣用于測量,“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這種“累黍定尺”的方法,簡便易行,家家戶戶都可以采用,海昏侯墓中就發現了許多這種黍子(圖9)。問題是這種做法能夠保證精确嗎?有人多次做過試驗,用山西、北京等地所産的淺黃色或深褐色的黍子,橫排(即黍之短徑)100粒,測量約合23厘米,竟然與漢代的一尺相合。這就說明,比起曆史上“以足定尺”、“布手知尺”的方法,“累黍定尺”要精确得多,也科學得多,完全能夠滿足漢代農耕生産和社會生活的需要。

二是,漢代的量器分為龠(yuè,音月)、合(gě,音葛)、升、鬥、斛(hú,音湖)。龠,是個象形字,最初是指竹管制成的管樂器,《說文解字》把龠作為單獨的一個部首,并注明:“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後來演變為一種古代的量器。《漢書·律曆志》說,漢代的量器“本起于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槩(ɡài,音概)。”又說,“龠者,黃鐘律之實也”。意思是用黃鐘律管的管腔作為當時最小的量器單位——龠,選用北方黑色谷子的适中者,用1200粒可以裝滿一律管,或者用井水裝滿一律管,其容量就是一龠。用黍子測量容量好理解,可為什麼要用井水測量呢?這是因為井水與地面水相比,一個是雜質少,比較幹淨;再一個是井水的溫度變化不大,密度恒定。《漢書·律曆志》又說,“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據測算,漢代的一龠為現代的10毫升,一合為20毫升,一升為200毫升,一鬥為2000毫升,一斛為20000毫升。這完全能夠滿足古代農業生産對于使用量器的需求。

三是,度量物體的重量,漢代叫權衡。權與衡其實是兩種器物,結合起來才能去稱物體的重量。

先說權。《漢書·律曆志》說,“權者,铢、兩、斤、鈞、石(dàn)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于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意思是用權稱重量的單位分為铢、兩、斤、鈞、石。本來也是起源于黃鐘律管所産生的重量,一律管的容量為一龠,一龠可容1200粒黍,其重量就是十二铢。“兩之為兩,二十四铢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據測算,西漢時期的一铢約為現代的0.65克,一兩為15.5克,一斤為248克,一鈞為7440克,一石為29760克。現代人做過試驗,測量1200粒黍的重量為7.4克,即為一龠十二铢的重量,每铢約合0.62克,與西漢時期的一铢相差無幾。

再說衡。《漢書·律曆志》說,“衡權者,衡,平也,權,重也,衡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其道如底,以見準之正,繩之直,左旋見規,右折見矩。其在天也,佐助旋機,斟酌建指,以齊七政,故曰玉衡。”意思是,衡是平的,權是重的,衡與權是一起來稱物體輕重的,需要放置在平整的地方擺正,提紐和兩邊的繩子必須是垂直的,左邊的衡盤是圓的,右邊的衡盤是方的。這就好比天上的日、月和北鬥,所以叫做玉衡。根據以往出土的衡杆分析判斷,漢代衡的使用方法與當今的吊杆等臂式天平差不多,衡杆中間有一個提紐或支點,稱重時兩邊分别放置權和被稱物體,使之達到平衡,然後用權的已知重量來判斷被稱物體的未知重量。由于衡杆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不容易保存,因此秦漢時期的衡杆出土不多。僅存的幾件衡杆最長可達64厘米,而最短的隻有23厘米,也就是漢代的一尺。由此而推斷出一種可能性,就是用九寸長的玉質黃鐘律管作為衡杆,以絲線綁在中間作提紐,再将細繩穿過律管孔兩邊,同時吊起兩隻衡盤,類似現代的吊杆式天平,達到稱重的目的。這或許就是史書中反複提到的“玉衡”吧。

四、金玉搭配的另類玉握

在海昏侯墓園區的北部、主墓的正北方向,有一個5号墓,經發掘證實此為劉賀之子劉充國墓。據《漢書·武五子傳》記載,劉充國是劉賀的嗣子,有資格繼承海昏侯的爵位,但“海昏侯賀死,上當為後者子充國;充國死,複上弟奉親;奉親複死,是天絕之也。”據說,劉充國死時隻有十三四歲,還是個孩子。

海昏侯劉賀墓開棺現場(海昏侯劉賀父子的喪葬用玉)9

圖10

在劉充國遺體的兩側,各出土了一枚馬蹄金和一件玉劍璏(zhì,音置)(圖10)。玉劍璏上的浮雕為子母虎,馬蹄金的體積略小于劉賀墓中的馬蹄金。擺放的位置兩側對稱,都是馬蹄金壓在玉劍璏的下面。從出土的位置上判斷,這是劉充國的玉握。

馬蹄金是皇帝的賞賜之物,玉劍璏則是玉具劍上最重要的裝飾物。這種金玉搭配的玉握,不僅象征着金玉滿堂,還代表着死者擁有财富,擁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力,這是顯而易見的。然而這樣的做法或許還有另一層更深的含義。

前面提到,漢代的玉握普遍使用玉豬的形象,即使是用玉璜改制的玉握,也是因為玉璜的兩端雕刻着豬的形象,稱為“并封”。如滿城漢墓中劉勝妻子窦绾手中的玉握就是這種玉璜。而劉充國手握的玉劍璏,彘與璏同音通假,本意指的是豬。相傳漢武帝劉徹的乳名叫“彘”,而劉充國是漢武帝的曾孫,他死後手中緊緊握着玉劍璏,是否隐喻着他就是漢室宗親中最正宗的那一脈呢?!

2021年3月1日于北京

本文參考書目:《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專輯》《五色炫曜》《金色海昏》《中國玉器全集(楊伯達)》《中國玉文化》《中國古代度量衡(丘光明)》等。

來源: 光明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