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香菇考察?錦繡伏牛八百裡,西峽香菇甲天下當前,正值袋料香菇轉色的窗口期,河南省西峽縣孫氏菌業合作社的香菇種植基地裡一派繁忙景象,負責人孫偉正在手機上調試遮陰棚和噴淋系統,确保設備正常運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西峽香菇考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錦繡伏牛八百裡,西峽香菇甲天下。當前,正值袋料香菇轉色的窗口期,河南省西峽縣孫氏菌業合作社的香菇種植基地裡一派繁忙景象,負責人孫偉正在手機上調試遮陰棚和噴淋系統,确保設備正常運行。
孫氏菌業香菇種植基地是近年新建的數字化香菇大棚之一,在這裡沒有冬菇、夏菇之分,溫度、濕度可适時調節,實現全年出菇的生産目标。“與傳統菇棚不同,我們這個菇棚相當于給香菇按上了‘智能管家’,在手機上實現對菇棚溫度、濕度、通風、日照等關鍵因素的實時調節,出菇産量、質量大幅提升。”孫偉介紹說。
地處伏牛山腹地的西峽縣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森林覆蓋率80.35%,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和河南省重點生态功能區。巍巍大山裡孕育出的西峽香菇朵形圓整,中大葉型,菇質肉厚,先後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标志保護産品,跻身首批《中歐地理标志協定》100個保護産品名錄和“河南省特色農産品優勢區”。曆時40餘年發展,如今的西峽香菇在科技加持下,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堅實的産業力量。
“今年我第一次使用新式烘幹機,不僅烘幹香菇的效率提高了,而且炕出來的香菇色澤好、品質高,準能買上個好價錢!”在西坪鎮西官莊村的香菇标準化種植基地,菇農田國玉的臉上流露出喜悅的笑容。
田國玉所說的烘幹機全名是食用菌專用磁能熱泵烘幹系統。該系統利用逆卡諾循環原理,将制冷劑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對物料進行烘幹,不僅最大程度保留了香菇的原始風味和營養價值,更具有遠程調控、節能高效、消毒殺菌等功能,做到了無污染、無排放,為香菇後期的大規模加工提供了保障。
該縣以推動産業綠色發展為目标,提升生态系統碳彙能力,按照“政府引導、财政扶持、企業主體、多措并舉、穩步推進”的原則,把食用菌分散燃煤制棒、分散燃煤烘幹改為規模化電力制棒、集約化電力烘幹,減污降碳、産業升級雙管齊下,推動新舊能源轉換。數據顯示,2021年該縣共投入資金8600萬元對71家制棒企業實施雙改,食用菌産業80%實現綠色清潔生産。
出村進城,練就“七十二變”。在西峽縣雙龍鎮百菌園裡,首批香菇醬油正慢慢發酵,香味四溢。“我們的香菇醬油采取傳統工藝壓榨提取,用現代工藝配比調和,既保留了傳統醬油的風味和營養,又增加了香菇的特殊香味和多種氨基酸,進一步增加了醬油的鮮味和營養成分,我們把它命名為菇小醬。”百菌園負責人王慶來說。
科研賦能振興産業。自2018年起,該縣投資1.2億元聯合河南省農科院籌劃成立河南省農科院西峽分院,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西峽食用菌科研中心建設為依托,彙集全國60餘位專家,建立4個科研團隊,在食用菌提取物、深加工人才引進方面攻堅發力。據介紹,該縣建設了年産5000噸香菇菌種中試車間、新品種實驗基地等科研場所,搭建農業大數據平台,食用菌行業所有基礎性研究和示範性推廣已進入常态化運行,實現人才共用、成果共享的良性科研路徑。
如今在西峽,以香菇為原料的龐大産業鍊正在加速形成。據統計,在食用菌産業一産效益穩定在30億元左右,綜合效益200億元以上,全縣2萬戶20餘萬人從事香菇生産、加工、銷售,貢獻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60%。在二産方面,以仲景食品為龍頭,全縣香菇深加工企業300多家,出口企業14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5家,市級14家,産品有原菇、罐頭、休閑、發酵醬類、食品配料調味料、功能保健類6大類近200種産品,年交易額近200億元,香菇産業已經成為推動産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鍊條。
“香菇作為一個成熟且成體系的産業,在新時期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不斷在工藝上創新升級,在延鍊、補鍊、強鍊上下足繡花功夫,迅速推動其成長為鄉村振興的‘領頭羊’。下一步,我們要繼續以‘雙碳’為牽引,建設碳彙平台,在科技加持下打造全國香菇碳中和綠色生産基地第一縣。”西峽縣縣委書記周華鋒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