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善惡終有報,這句話放在本文裡也許誇張了一些。但是,有時候古人對别人做的事,後來又自己親身體驗,真叫人忍不住大歎世道輪回之神奇。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此言果然非虛啊!
交馬離間
公元194年,馬騰、韓遂進犯長安,與李傕派來的郭汜、樊稠及李利的部隊交鋒,大敗而歸,被樊稠追擊。
對壘之際,韓遂約樊稠出來,以同鄉之名義拉着手笑談往事,對軍情隻字不提。
交談結束後,各自回營。李傕對樊稠與韓遂笑談之事很在意,懷疑樊稠私通外敵,便殺了樊稠。17年後,韓遂再次與中央軍對峙,這次的對手變成了曹操。
戰役空閑時期,曹操約韓遂出來聊天。曹操和韓遂的父親是同一屆的公務員,與韓遂也有點交情。兩人交馬相語,每次談到京城的事,都忍不住撫掌大笑。
炀帝之谥
陳叔寶是曆史上有名的享樂皇帝,大興土木,朝政荒蕪。一曲《玉樹後庭花》流傳後世,也因此背下了罵名。
公元588年底,隋文帝楊堅下诏數下陳叔寶20條大罪,命兒子楊廣、楊俊及大臣楊素率51萬大軍伐陳。
第二年建康城破,陳叔寶帶着兩個美人躲在井裡被發現,成了隋朝的俘虜,被捕的這一瞬間也成了天下笑柄。
16年後,陳後主病逝,楊廣此時已經做上了隋朝皇帝的寶座。他下令,谥陳後主曰“炀”——陳炀帝。
炀者,去禮遠衆,逆天虐民,離德荒國者也。
楊廣為陳後主上的這個谥号,真可謂狠毒也。
楊廣在位期間,興建東都洛陽、發幾百萬民工修大運河,三次東征高句麗。雖然這些本該是安邦定國的舉措,但他急于求成,導緻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叛亂四起。
原本在避免走陳叔寶老路的楊廣,最終和陳叔寶殊途同歸。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叛亂,缢死了楊廣。
楊廣死的時候,國家名義上還是隋朝。一些叛軍雖然作亂,但仍作為臣子為楊廣上谥号。隋朝官方谥楊廣曰隋明帝,夏王窦建德谥楊廣為隋闵帝。
然而,本已有了谥号的楊廣卻未能享受長久,618年8月,剛剛建立大唐的李淵重新給楊廣上了谥号,并流傳至今——隋炀帝。
楊廣谥陳叔寶為炀帝,自己卻也逃不過被上同樣谥号的命運。可歎可笑可悲!
詐降殺身
北宋初年,西夏國崛起。宋朝派遣名将曹光實讨伐西夏,西夏首領李繼遷率衆抵禦,屢戰屢敗。
後來,李繼遷實在沒有辦法,便向曹光實表示自己軍力不擠,願投降宋朝。
曹光實大喜,帶着百餘名騎兵邊去李繼遷的城下受降。不想此乃李繼遷詐降之計,他趁機率大兵突擊曹光實。曹光實寡不敵衆,命隕沙場。
19年後,李繼遷的西夏已經俨然有了獨立王國的形勢。他率兵征讨西部,連戰連捷,終于惹到了西南方的一支勢力——吐蕃。
宋朝聯絡了吐蕃六谷部長潘羅支,潘羅支應命抵禦李繼遷。
但是李繼遷久經沙場,畢竟軍事經驗豐富,最終攻下了西涼府。
潘羅支見形勢不利,便向李繼遷請降。李繼遷欣然接受,在受降的路上遭遇了潘羅支的埋伏,身負重傷。雖然勉強支撐回了大營,卻因傷重不治而死。
可憐一代枭雄,西夏太祖,沒等坐上皇帝寶座,便以自己謀殺曹光實的方式反被潘羅支計殺。
小生曰:
其實,這些事,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每個人為了自己的目标,總要采用一些手段。隻是,他們又何曾想到,未來某一天,自己被别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呢?
所謂天道輪回,誠可怕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