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少年如何做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青少年如何做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07:20:14

這堂人生大課,如何更好激發青少年使命擔當

——偉大抗疫精神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狀況調研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過去一年多,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堅忍奉獻、團結協作,構築起同心戰疫的堅固防線,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為講好偉大抗疫精神這本生動、厚重的“教材”,全國大中小學積極利用多種形式,激勵廣大學生弘揚抗疫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學好知識、成長成才。

當前,全球疫情局勢依然嚴峻,國内疫情防控成為常态,我們又迎來了“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這些思政課堂效果如何?在青年心中激蕩起哪些回響?學生最渴求了解的是什麼?還有哪些短闆?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聯合調研組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對當前大中小學抗疫精神教育狀況進行了調查,就如何進一步通過思政教育弘揚抗疫精神、将其轉化為青年一代幹事創業的精神動力提出建議。

青少年如何做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如何更好激發青少年使命擔當)1

河南省靈寶市尹莊鎮嶽渡小學主題班會。劉曉偉攝/光明圖片

1、偉大抗疫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激起哪些回響

96%的中學生堅定了“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99%的大學生認為“疫情防控凸顯了中國制度優勢”

上個學期,北京市中學生韓笑印象最深的作業是一份手抄報。在手抄報中,他為自己遠赴武漢抗疫的醫生父親寫下了一首詩,也更加理解了父親職業的偉大。

對南京師範大學本科生謝文蘊來說,學院開設的《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讓她印象深刻:“課程集中圍繞‘抗疫’這個中心展開讨論和研究,我對各國不同的防疫政策、背後的深層原因和效果都有了深入認識。”

青少年如何做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如何更好激發青少年使命擔當)2

九江艦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玉攝/光明圖片

疫情是一年來我們最深刻的集體記憶,偉大抗疫精神成為當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動、厚重的“教材”。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大中小學積極利用多種形式,激勵廣大學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學好知識、成長成才。近期,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聯合調研組采用多學段随機抽樣的研究方法,依托問卷網線上平台,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偉大抗疫精神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堂狀況進行了調研。

研究樣本總量為5480名,樣本分布在大學(2039名)、中學(1973名)以及小學(1468名)三個學段。以年級、性别、學曆、政治面貌以及宗教信仰為二級指标收集樣本的基本特征,其中男性樣本量2583名(47.2%),女性樣本量2897名(52.8%),整體分布平均,樣本信度、效度較高。調研發現,通過各種形式的抗疫精神教育,偉大抗疫精神全面走進大中小學課堂,在青少年心中激起陣陣回響。

偉大抗疫精神成為最厚重、最鮮活的思政大課,全面走進大中小學課堂。抗疫鬥争本身就是一場最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比其他教育更具針對性、現實性和感染力、說服力。調研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多來,所有參與調研的學生都能從學校教育中接受到偉大抗疫精神的洗禮,95%的小學生、92%的中學生和94%的大學生認為其所在學校思政課堂能及時融入抗疫精神教育内容,且效果較好。“我了解到很多大磨難下的小故事。細小努力鑄就偉大勝利,讓我體會到黨、國家以及廣大群衆一往無前的磅礴力量。”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江烜說。

青少年如何做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如何更好激發青少年使命擔當)3

不同學段學生了解疫情信息的主要渠道。

教育内容豐富多元,呈現出多形式多樣态特點。組織集體班會、給抗疫英雄寫信、繪制抗疫主題作品……調研組發現,當前偉大抗疫精神教育内容豐富多元,且呈現出多形式多樣态特點。如北京市組織專家錄制30期“老師請回答”疫情防控特别電視節目,打造《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從疫情蔓延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等17堂形勢與政策課;南華大學開播“南華青年說”,通過線上線下交流等方式,激勵廣大師生勇擔時代重任;浙江省以抗疫先進典型為模範,在中小學開展“我為祖國做什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等讨論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踴躍擔當社會責任。

廣大青年接受了深刻思想洗禮,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四個自信”更加堅定。數據顯示,70%的小學生表示自己的“理想發生了變化”,會更趨向于将個人選擇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96%的中學生認為“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在抗疫中顯示了巨大優勢”,更加堅定了“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99%的大學生認為“疫情防控凸顯了中國制度優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一名中學生寫下留言:“面對空前疫情,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水不停,電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不亂……隻有中國,隻有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才能做到。”

青少年如何做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如何更好激發青少年使命擔當)4

青少年越發關注全球疫情,“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内心。在積極關注國内疫情防控的同時,調研發現,學生們還密切關注全球疫情的變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深入青少年内心。其中,超過九成的中小學生認為“疫情是全人類的災難,對其他國家的疫情發展很同情”,99%的大學生認為“中國積極為世界各國提供應對疫情的物資是必要的”。

2、不同學段年輕人,最期待聽到什麼

小學生最想聽抗疫故事,中學生更想聽疫情防控相關戰略政策解讀,大學生還期待聽到與自身專業領域相關的疫情科研進展

除了問卷調研外,調研組還走訪了部分大中小學思政課堂,對其課堂講授方式、效果等進行了實地觀摩。

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一堂“同題作文”的偉大抗疫精神思政課吸引了調研組注意。圍繞“疫情大考的中國答卷”主題,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李露珠、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王瑩瑩、中央财經大學謝玉進三位老師帶來了不一樣的解答——針對小學特點,李露珠用調查問卷方式征集孩子們對抗疫中人物和故事的了解情況,從分享身邊人的抗疫故事入手,讓孩子們了解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各行各業人員作出的貢獻;王瑩瑩選擇了“英雄”主題,将課程設計為見證英雄力量、解讀擔當密碼和勇承英雄擔當三個闆塊,引導中學生從生活情境出發,體會到每個人的付出都是對抗擊疫情的貢獻;謝玉進針對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相對成熟的特點,從方志敏《可愛的中國》一文入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愛國到底愛什麼以及如何将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起來。不同學段思政課邏輯素養的循序漸進和螺旋上升由此展現。

這堂課提醒我們,加強偉大抗疫精神學習效果,必須針對不同學段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段學生呈現出的特點與訴求,調研組有以下幾點發現:

信息獲取渠道有所不同,小學生偏重微博微信,中學生更青睐綜合類網站,大學生對政府官方網站和主流媒體有信賴。調研發現,除了從學校教育中受到偉大抗疫精神的洗禮外,作為“網絡原住民”的青年一代還主動從各種渠道獲取與疫情有關的信息、汲取精神養料,但渠道有所不同。數據顯示,對于疫情期間的國内外重大事件或社會熱點,33%的小學生從微博、微信上獲取信息,還有相當比例的人從綜合類網站(17%)、父母朋友的口頭傳播(17%)了解疫情進展;37%的中學生從綜合類網站獲取信息,傳統媒體(23%)、微博微信(18%)成為有效補充;大學生最主要信息來源的前三位則分别為綜合類網站和微博微信(42%)、政府官方網站和主流媒體(21%)、校園媒體(15%)。此外,還有約8%的大學生将短視頻類APP作為自己獲取信息的最主要來源。通過數據不難發現,偉大抗疫精神教育除了要在學校教育方面發力外,還要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信息獲取特點進行相關教育内容的精準投放與積極引導,以加強教育實效。

教育形式各具特點,中小學學段偏重校園活動、班會等,大學學段主要依靠思政課堂和專業課堂講授。調研發現,盡管課堂教學是偉大抗疫精神教育的主渠道,但在教育實效性上,不同學段呈現出不同特點。數據顯示,在涉及疫情的學習活動中,課堂教育仍為主渠道,超過九成的調研學生認為“在課堂上學到了很多中國積極防控疫情的介紹和分析”,但也有一部分中小學生認為同學分享、小組讨論、繪制手抄報、主題作文辯論等形式讓自己更好地感悟到抗疫英雄就在身邊,抗疫自己也能出把力。與之相比,除了依靠思政課堂講授外,9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專業課堂上融入了抗擊疫情相關内容,這與當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有力推進密不可分。這提醒我們,要結合不同學段學生思維特點設計教學環節,中小學段更要關注與具體生活情境的結合,将偉大抗疫精神與日常學習有機結合;大學學段則更要關注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合,結合專業學習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報國志。

教育需求有所差異,小學生最期待聽到感人抗疫故事,中學生更想聽疫情防控相關戰略政策解讀,大學生還期待聽到與自身專業領域相關的疫情科研進展。調研顯示,盡管是“同題作文”,但在内容需求上,不同學段學生有着明顯差異。在回答“你最期待在課堂上聽到哪些與疫情相關的内容”時,62%的小學生選擇了“最想聽到體現擔當、創新、奉獻精神的抗疫故事”,50%的中學生和32%的大學生選擇“最想聽到疫情防控相關戰略政策解讀”。同時,超過半數的大學生認為在專業課堂上聽到與疫情有關的科研進展時“有親切感,更易接受”。以上數據表明,需要具體考慮學生的教育訴求,實現偉大抗疫精神教育的有效銜接、循序漸進。

3、疫情防控常态化,抗疫精神教育面臨哪些新挑戰

正面事例多、回應問題少,故事素材同質化嚴重

“抗疫故事講多了,學生們從一開始很容易感動的情緒中脫離出來,擡頭率沒那麼高了。”調研中,北京市某中學政治課教師劉華講起了這次讓他感受到“濃濃危機”的課堂經曆:“疫情發展到新階段,授課模式必須調整。要發掘偉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更好地回應學生内心深處的問題。”

調研發現,随着疫情防控成為常态化,不同學段學生對抗疫精神教育提出了新需求,不再滿足于典型事例的講述剖析。這也暴露出當前學校教育的一些不足。

教學内容上,正面事例多、回應問題少,以基本理論解決學生深層次困惑的内容有待進一步豐富。調研數據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調研學生能在學習中了解到中國疫情防控的重大進展、抗擊疫情背後的感人故事和抗疫中湧現的青年榜樣等内容。但與此同時,也呈現出正面事例多、回應問題少的短闆。調研組發現,當前大中小學抗疫精神教育教學常以教師列舉疫情防控中的正面事例為主,通過典型案例講述讓學生了解中國抗疫故事,而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存在的一些困惑,正面回答、深層回應不足。有學生反映:“剛開始聽到抗疫英雄的故事很感動,可時間長了就有了一種‘審美麻木’,感覺沒那麼走心了。”還有學生表示,“老師在講完感人故事後就直接講到制度優勢,缺乏對邏輯的論述,可我最想知道的就是針對疫情防控不同思路對策下的‘為什麼’。”

教育方法上,學生參與度仍有較大的提高空間,課堂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如何弘揚好偉大抗疫精神,關鍵在以怎樣的方式感染人。調研組發現,在教育方法上,還是多以教師講授的方式進行,學生以聽衆、旁觀者的身份被動接受。數據顯示,70%的小學生、62%的中學生、75%的大學生表示抗疫精神學校教育主要通過“老師單向講授”的形式進行,這在某種程度上導緻了學生參與度不高、主動性不強,課堂活力有待激發。

教學研究上,自發行為多、統一組織少,不同課堂之間教學效果差異較大。上好抗疫精神教育課,教學研究、備課過程至關重要。調研組通過對部分授課教師的訪談發現,當前對于抗疫精神教育教學研究重視程度還不夠,集體備課、系統備課意識還比較缺乏。教師通常以個人為單位,自發進行疫情防控素材的選取,自主構建教學内容,很少有統一組織的集體備課,共同精選防疫素材主題、群策群力打磨課堂内容。加之教師教學經驗、知識水平、綜合素質的差别,導緻不同課堂間教學效果産生差異,無法使每個學生都接受到優質的抗疫精神教育。

教學銜接上,故事素材同質化嚴重,各學段抗疫精神教育還未形成螺旋上升的教學體系。随着疫情發展變化,如何深入挖掘育人資源、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對加快構建大中小思政課教學一體化的“大考”。調研發現,當前各學段抗疫精神教育中教學案例呈現同質化趨勢,不同學段之間教學内容缺少銜接性。有學生反映,有些案例“電視上看一遍、手機上發一遍、老師課堂上講一遍,大差不差,沒什麼新意”。

4、着眼學思、踐行,抗疫精神如何講出新意講進心靈

加強集體備課,明确全程貫穿的講述主題和各學段适宜的教學方法

精神的力量在于踐行。今天,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大力量,就要緊密結合時代變化和學生需求,把偉大抗疫精神講活講透、講出新意講進心靈。

凝練疫情思政課教學主題,明确好全程貫穿的講述主題,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教學指南。更好地将我國抗疫成就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向世界講好抗疫故事,需要凝練疫情思政課教學主題,明确好全程貫穿的講述主題,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一份明确的教學指南。在各級黨委領導下,有關部門、科研單位、一線教師共同參與,落實落細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相關政策,形成合力。應注意将有關教學内容與思政課改革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建設有機結合;針對不同學段教學内容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凝練教學主題,既明确堅持主線,又兼顧學段特色。

加強疫情思政課集體備課,明确好學段貫穿的講述内容,為疫情防控思政課教學内容循序漸進提供支撐。要做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做好抗疫精神教育、向世界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必須加強疫情思政課集體備課,明确各學段貫穿的講述内容,為疫情防控思政課教學内容循序漸進提供支撐。其中,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特點,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引導學生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引導學生把黨、祖國、人民裝在心中;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情感。通過大中小學思政課集體備課,能夠幫助思政課教師進一步明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疫情思政課的内容和目标,深化對于不同學段疫情思政課的認識與把握,為做好抗疫精神教育奠定基礎。

加強疫情思政課教學研究,明确好具有學段特色的講授方法,為疫情防控思政課教學實效提升提供動力。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應加強關于疫情的思政課教學研究,明确好具有學段特色的講授方法,為疫情防控思政課教學實效提升提供動力。如小學階段重在開展啟蒙性學習,可以通過展示抗擊疫情過程中的圖片,講述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黨和國家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初中階段重在開展體驗性學習、高中階段重在開展常識性學習,可以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件引導學生從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明确人人都可以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本專科階段重在開展理論性學習、研究生階段重在開展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貢獻力量,将愛國情、強國志轉化為報國行。

(作者: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聯合調研組調研組成員:艾四林、田延輝、鄧晖、田毅松、張帥、陳迪、楊小斌、張夢夢。數據分析支持:讴客青年成長平台)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2日1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