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兒推拿清三關與退六腑

小兒推拿清三關與退六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9:25:05

小兒推拿清三關與退六腑?髒腑辨證是應用髒象學說理論,将四診收集到的症狀及體征加以分析歸納,以判斷病變所在髒腑及病證類型的辨證方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兒推拿清三關與退六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兒推拿清三關與退六腑(小兒推拿髒腑辨證與五髒治法)1

小兒推拿清三關與退六腑

髒腑辨證是應用髒象學說理論,将四診收集到的症狀及體征加以分析歸納,以判斷病變所在髒腑及病證類型的辨證方法。

《内經》已有五髒辨證雛形;

《金匮要略》将臨床症狀進行經絡和髒腑歸類,建立起了理、法、方、藥治療體系;

《中藏經》和《備急千金要方》中較為系統的對髒腑辨證理論體系進行了總結。

但直到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才将其發展成為五髒(髒腑)辨證。

髒腑辨證的最大特點是将臨床各種複雜的症狀最終以五髒的某項功能失調加以概括和解釋。

由于人以五髒為中心,萬變不離五髒;任何疾病,無論外感、傷寒、溫病,還是内傷雜證總能找到與之相關的髒腑的某項功能失調。

所以,自從髒腑辨證誕生以後,就被後學重視,廣為流傳,成為了今天内傷雜證及外感疾病的重要的辨證方法。

中醫兒科體系建立的标志是髒腑辨證的确立及其與之相适應的治療方法,小兒推拿其實是針對某一病機采用與兒科方藥功效類似的手法治療的一種外治手段。

一、 脾胃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一) 生理功能與特點

脾與胃居于中焦。二者以經絡相連,構成表裡關系。脾主運化、其氣主升、喜燥惡濕;脾主統血、主四肢、在體合肌肉;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其色黃而應土;胃主受納,主通降,脾胃為後天之本,兩者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輸布。其中,脾主運化最為重要,是脾胃生理功能的基礎,具體表現為運化水谷與運化水濕。由于運化水谷包括了對飲食物的受納、腐熟,氣血的化生和糟粕的排洩的全過程,而氣血充足是小兒出生後生長與發育的必要條件,氣血的主要生成和來源主要在脾胃,故傳統中醫将脾胃譽為“氣血生化之源”和“後天之本”。相對于小兒對氣血的需求,脾的運化顯得不足,于是,古人提出了“脾氣多不足”的觀點。這一理念在小兒調護與兒科疾病的診療過程中十分重要。

(二) 脾胃病證的辨證思路

1. 運化與升清功能失常 生理上脾的運化包括運化水谷和水濕,一旦脾失健運,水谷和水濕的運化将會失常。

(1)氣血生成不足:表現為貧血、脾胃功能低下、全身虛弱、發育遲緩、毛發唇甲不榮、虛勞、消瘦、少氣、倦怠、懶言等。

(2)積滞:主要為飲食停滞、或發展成為痰飲、氣滞、血瘀等。

(3)自身運化功能失調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胃腸道症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便秘、呃逆等。

(4)水液停留:水溢于全身為腫,溢于局部為飲為痰。古有“脾為生痰之源”之說。

(5)脾氣不升、髒氣不固:表現為各髒腑及器官位置下垂和頭昏、乏力、動則喘喝、聲音低怯、久洩等中氣不足之征。

2. 脾不統血 脾統血的功能為統攝血液,使血行脈中,不溢出脈外,其為病當表現為各種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衄血、紫癜等症。

3. 肌肉四肢不榮

(1)水濕内停:表現為肢體困重、頭重如裹、痹症、肥胖、懶動。

(2)肢體失養:消瘦、四肢無力、萎證、慢驚。臨床“治萎獨取陽明”和“慢驚責之脾”來源于對脾虛導緻氣血不足、肢體筋脈失養這種生理異常的認識。

4. 竅道與唇四白受累 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四白,表明人之食欲、口味、口唇色澤變化可反應脾之功能盛衰。若脾的運化功能健旺,則食欲好、口中和、口唇紅潤;反之,脾不健運,濕濁内生,則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膩、口甜,唇色無華。

5. 中焦病證特殊的歸類方法 中焦脾胃實為一有機整體,其患病之時,有時很難确認是脾病還是胃病。傳統中醫根據脾與胃的生理與病理特點,總結出了中焦病證特有的歸類方法,即實(熱)在陽明,虛(寒)在太陰。如患兒表現為發熱、口渴、口臭、煩躁、多汗、多食易饑、大便秘結等考慮為陽明(胃、腸)腑實或胃熱證。而久洩、脫肛、長期脘腹疼痛、冷痛、泛清泛酸、四肢水腫等則考慮為脾陽虛病證。

(三) 脾胃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1. 寒濕困脾

【臨床表現】頭身困重、疼痛、麻木,脘腹痞脹,食欲不振,泛惡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薄,皮膚晦暗發黃如煙薰,苔白膩,指紋滞

【治法】溫中化濕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脾經、運内八卦、揉外勞宮、揉一窩風、推上三關、摩腹、揉臍、拿肚角。

2. 濕熱蘊脾

【臨床表現】食欲不振,脘腹脹滿,溢乳、嘔吐,大便不爽、穢臭,或有發熱,汗出熱不解,皮膚疹子、瘙癢,或見小便黃、身黃如橘子色,苔黃膩,指紋滞。

【治法】燥濕健脾 清熱利尿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大腸、清脾經、清胃經、清小腸經、運内八卦、退下六腑、揉天樞、推下七節骨。

3. 食積胃腸

【臨床表現】脘腹脹滿,疼痛拒按,納呆厭食,嗳氣酸馊,惡心嘔吐,矢氣頻頻,瀉下酸腐臭穢,舌苔厚膩,指紋滞。

【治 法】消食導滞 健脾和胃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胃經、清大腸、捏擠闆門、掐揉四橫紋、補脾經、退六腑、揉天樞、捏脊。

4. 脾氣虛

【臨床表現】食少,飲食稍有不慎則便溏腹瀉,食後脘腹脹滿,肢體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面色無華,或見久瀉不愈,舌淡苔白,指紋色淡。

【治法】益氣健脾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脾經、清胃經、推四橫紋、運内八卦、推上三關、推上七節骨、揉足三裡。

5.脾陽虛

【臨床表現】氣怯形寒,四肢不溫,脘腹冷痛,得溫則舒,面色少華,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水腫,舌淡苔白,指紋淡。

【治法】溫中健脾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脾經、運内八卦、揉二馬、揉一窩風、揉中脘、推上三關、摩腹、揉丹田、橫擦腰骶、揉足三裡。

6.脾氣下陷(中氣不足)

【臨床表現】頭暈目眩,肢體倦怠乏力,或肢體痿軟不能步,少氣懶言,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脫肛,或胃下垂、腎下垂等,舌淡苔白,脈弱無力,指紋淡。

【治法】補中益氣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脾經、補大腸經、推上三關、揉百會、揉氣海、揉龜尾、推上七節骨、捏脊。

7.胃強脾弱

【臨床表現】胃脘空豁感、疼痛,嘔吐,泛酸、嘈雜,消谷善饑,煩渴,多飲,消瘦,少氣懶言,大便先幹後溏,舌苔薄白,指紋滞。

【治法】健脾和胃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脾經、清胃經,清補大腸經、揉闆門、掐揉四橫紋、捏脊。

二、肺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一)生理功能與特點

肺居于胸中,在五髒中位置最高,與大腸有經絡連屬,互為表裡。肺的質地柔嫩清虛。主要功能為主氣,司呼吸;朝百脈,主治節;主宣發與肅降。肺開竅于鼻,肺氣上出于咽喉,外與皮毛相合,為人體之華蓋與蕃蓠,外界的任何氣候變化大多由肺直接感受并調節,故肺特别容易受大自然影響。為此,中醫稱肺為“清虛”之髒或“嬌髒”;言其不能耐受寒熱。

(二)肺系病證的辨證思路

1. 氣失所主,呼吸不調 生理上肺主氣包括主全身之氣和呼吸之氣。主全身之氣即主治節,即對全身氣機進行調節;主呼吸之氣是肺特别重要的功能,通過肺吸入清氣,呼出濁氣,全身氣體在肺交換。若肺病,氣失所主,将産生全身氣機紊亂和有關呼吸方面的病證。

(1)全身氣機失調:如心悸、氣短、少氣不足以息、聲低氣怯、肢倦乏力、善太息、神識錯亂、胸悶、脅肋脹滿、頭痛、頭暈,右頰紅赤。古人有“一脈不和,周身不安”之說,這對于分析一些非肺本髒的證候從肺論治提供了思路。

(2)呼吸失調:表現為咳嗽、喘證、哮證、鼾聲等。

2. 肺氣失宣 宣發指肺氣将水谷精微物質如霧露之态敷布于全身,也包括将衛氣發散于體表以抗邪。宣發失調将使肺失去清虛之态,同時衛氣不能敷布,則抗病能力和适應能力将受到損害。

(1)肺失清肅之态:出現咳嗽、氣急、哮喘、清嗓、咽喉不利、鼻炎、鼻窦炎、梅核氣等。

(2)肺衛失調:易患感冒,反複感冒和各種過敏性疾病。

3. 肺失肅降 肺的肅降功能指肺在宣發水谷精微的同時,将其中的水液敷布至全身。肺的位置最高,“肅降”成為必然,也有“肺為水之上源”之說。

(1)成痰成飲:肺的肅降(也包括宣發)功能失調,水液不能敷布全身,局部壅塞而将成為痰或飲,因而古人謂“肺為儲痰之器”。臨床上胸痛、胸悶、咳嗽、哮喘、不能平卧,及各種痰涎等可考慮為肺病與痰飲。

(2)肅降無力,水溢肌膚,可以形成水腫。

4. 皮毛病變:生理上皮毛之榮華有賴肺氣之宣發,一旦肺有疾病,皮毛将失去滋養,表現為皮膚幹燥、無澤、搔癢,或易過敏,易長瘡瘍等。

5. 鼻竅失養或壅堵:表現為不知香臭、嗅覺減弱,鼻塞、鼻幹燥,流涕不止,頭昏,頭痛,健忘等。

(三) 肺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1. 風寒束肺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痰稀薄、無汗,頭痛、身痛,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紅。

【治法】散寒解表 宣肺止咳

【代表穴位與手法】 清肺平肝、掐揉二扇門、點小天心、揉外勞宮穴、揉掌小橫紋、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掐揉耳背高骨、拿風池、拿風府、拿合谷。

2. 風熱犯肺

【臨床表現】惡風、發熱、鼻塞、濁涕、咳嗽、痰黃、口渴、咽喉不利、有汗,苔薄黃,脈浮數,指紋浮。

【治法】疏風清熱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肺平肝、點肺俞、揉掌小橫紋、清天河水、拿曲池、拿頸夾脊、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掐揉耳背高骨、拿肩井、分推肩胛骨、拿列缺。

3. 燥邪傷肺

【臨床表現】口幹,鼻幹或癢、咽幹、耳幹,幹咳無痰,咽喉不爽;或惡風發熱,舌紅、苔薄而幹,脈浮數,指紋浮而滞。

【治法】肅肺潤燥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肺平肝、揉二馬、清天河水、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掐揉耳背高骨、點揉天突、推下天柱骨、揉膻中及乳旁乳根。

4. 風濕襲表

【臨床表現】全身酸脹困重,頭痛且重,惡寒發熱,有汗而熱不解,胸悶,脘痞,惡心嘔吐,口不渴,苔白滑,脈濡。

【治法】發散風濕 疏通經絡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肺經、清大腸經、推上三關、運内八卦、清補脾經、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掐揉耳背高骨、捋脊與推背俞穴、拿風池并頸夾脊、拿肩井。

5. 痰熱壅肺

【臨床表現】 咳嗽、氣喘息粗,痰多、粘稠、色黃、不易咯出,鼻流濁涕,咽痛口渴,伴有發熱頭痛,煩躁不甯,尿少色黃,大便臭穢稀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指紋色紫。

【治法】清肺瀉熱化痰。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肺經、運内八卦、揉掌小橫紋、清天河水穴、拿肩井、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分推腹陰陽。

6. 痰濕阻肺

【臨床表現】咳嗽重濁、咳聲不揚、聲嘶,鼻塞,氣喘息粗,痰多、粘稠色白,胸悶納呆,苔白膩,脈滑,指紋滞。

【治法】 燥濕化痰

【代表穴位與手法】 清肺平肝、運内八卦、揉掌小橫紋、退六腑、揉天突、揉豐隆、肅肺、揉膻中、開璇玑。

7. 肺陰虛

【臨床表現】 幹咳無痰或痰中帶血,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陣咳連聲,咽幹口燥、欲飲、喉癢聲嘶、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指紋滞

【治法】滋陰潤肺

【代表穴位與手法】 清補肺經、補腎經、揉二馬、水底撈明月、清天河水、推揉膻中穴、揉肺俞穴。

8. 肺氣虛

【臨床表現】自汗畏寒,反複感冒,咳嗽氣短,聲低氣怯,懶于言語,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法】補益肺氣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肺經、補脾經,推上三關、揉肺俞、拿肩井。

三、 心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一) 生理功能與特點

心位于胸中,主要生理功能為藏神和主血脈;心開竅于舌,在體為汗,其華在面,其色赤而應火。由于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為整個人的生命活動,狹義的神則指人的覺醒、思維和意識狀态,它們都為心所主,即心關乎人的生命和思維意識狀态。古人認為“心為神之舍”即“神舍于心”。心主神明功能正常,則人充滿活力,人之睡眠安穩、思維不亂、意識清晰。水谷之精微上輸胸中,與自然之清氣相合形成宗氣,宗氣灌注血脈,宗氣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血脈為心所主,血脈聯于心,分布于全身,無處不有;既保證氣血的運行和分布,也是維持神(生命)機運行的根本保證。心為火髒,小兒初生,知覺未開,見聞易動,自我控制之力較差,易喜、易怒、易驚。故傳統兒科認為“小兒心常有餘”

(二) 心病的辨證思路

1.神明無主

(1)整體生命活力降低:倦怠、乏力、神疲、心累、心慌、氣短,适應性差等;以及因髒腑功能低下而出現的與循環、水液代謝、生殖、内分泌,語言、行為、意識等異常有關的病症。

(2)神失所控:見狂躁、妄語、妄見、癡呆、智障、腦癱、癫痫、厥證,痰火擾心則見夜啼、驚叫、穢語、不能自主等。

(3)神不守舍:睡中突然驚醒、夜啼、注意力不集中等。

2.血脈失其所主

(1)虛證:頭昏、頭暈、血證、紫癜等;以及心悸、怔忡、心慌、指紋淡,脈虛。

(2)實證、瘀證:痛證、痹證、真心痛、胸中窒悶、唇色青紫、四肢不溫,舌質淡或紫,可見遲、澀、結、代等脈,指紋滞。

3.汗之異常

(1)氣随汗洩,陽随陰亡:自汗、動則汗出,動則喘喝,漏汗不止、冷汗淋漓。

(2)陰虛内熱:盜汗。

(3)汗出不暢:中暑、高熱、煩躁等。

4.竅道失其主 舌為心之苗 凡舌體病變,如口舌生瘡,口腔潰瘍,舌體紅腫赤痛等可以從心功能失常去辯證。

5.心火下移小腸 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火可移熱于小腸,引發小便頻數、尿赤、尿痛等。

(三) 心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1. 心氣虛

【臨床表現】心悸不甯、胸悶、氣短、自汗、活動後加重,甚至喘咳,喜倦卧、神疲倦怠、嗜睡、不願離開父母、懶于言語、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脈細無力,指紋色淡。

【治法】益氣補心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心經、補脾經、推三關、揉内關、振揉膻中、揉心俞。

2.心陽虛

【臨床表現】在心氣虛主症的基礎上出現畏寒肢冷,手足青紫、倦縮,小便清長,面色白,冷汗,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脈沉遲而細,指紋紫滞。

【治法】益氣溫陽

【代表穴位與手法】在心氣虛治療的基礎上加縱擦脊柱胸段兩側、揉關元、揉氣海、運丹田,橫擦小腹與腰骶。

3.心血虛

【臨床表現】心悸怔仲,煩擾難眠,夜啼,頭昏,頭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面色無華、唇甲色淡,舌質淡,脈細弱,指紋色淡。

【治法】養心安神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心經、補脾經、揉神門、揉内關、揉心俞、揉足三裡、囟門推拿法。

4.心陰虛

【臨床表現】在心血虛的基礎上出現兩顴發紅,常于午後、夜間吵鬧,夜啼,潮熱,盜汗,舌體瘦小、苔少,脈細數,指紋色深紅。

【治法】滋陰清熱

【代表穴位與手法】揉神門、揉心俞、補腎經、揉内勞宮、揉二馬、點揉三陰交、揉太溪、揉湧泉。

5.心膽虛怯

【臨床表現】心悸不甯,坐卧不安,多夢、易驚醒,夜啼,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苔薄白,脈細數,指紋色淡。

【治法】安神定志 補益陽氣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心經、清肝經、掐揉五指節、揉内關、揉心俞、振中脘、振膻中、揉百會及四神聰、點揉足三裡。

6.心火亢盛

【臨床表現】 夜卧不安,夜啼聲宏,面赤口渴,小便黃,舌尖紅绛,或口生舌瘡、口腔潰瘍,或見吐血衄血,或見肌膚瘡瘍、紅腫熱痛,脈數有力,指紋色降或暗紫。

【治法】清心瀉火 甯心安神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心經、清小腸、搗揉小天心、揉二馬、掐總筋、水底撈月、清天河水。

7. 痰迷心竅

【臨床表現】面色晦滞,泛惡欲嘔,意識模糊,語言不清,喉有痰聲,甚則昏不知人,舌苔白膩,脈滑;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癡呆,舉止失常;或突然仆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鳴,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口中發出豬羊般叫聲,舌苔白膩,脈滑,指紋紫滞。

【治法】豁痰開竅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脾經、清心經、運内八卦、掐揉五指節、搗揉小天心、揉豐隆、囟門推拿法、開璇玑、天突探吐、掐老龍。

8. 痰火擾心

【臨床表現】面赤氣粗,口渴,煩擾不甯,夜啼,小便黃赤,大便秘結,精神錯亂,神昏谵語,躁狂,妄動,舌質紅,苔黃膩,指紋紫滞。

【治法】清熱化痰,甯心安神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心經、清肝經、清小腸、清天柱骨、天突取吐、運内八卦、掐揉五指節、搗揉小天心、清天河水、點三凹、掐精威。

9. 心血瘀阻

【臨床表現】胸悶不舒,夜啼不安,胸痛,健忘,面色無華,唇甲青紫,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結代,指紋滞。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心經、清肝經、點心俞、運内八卦、揉内關、搗揉小天心、揉一窩風、撥極泉、捋脊法。

10.小腸實熱

【臨床表現】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尿道灼痛、尿血,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心導赤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心經、清小腸、揉總筋、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馬、推箕門。

四、肝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一)生理功能與特點

肝位于脅下,絡膽,其經絡繞陰器,布于兩脅,向上連于目系;肝主疏洩,藏血,在體合筋,開竅于目,其華在爪,其色青而應風。肝之疏洩條達主要表現為:調暢氣機,調暢情志,疏洩膽汁以助消化。小兒肝氣條達,則情緒正常,不抑郁,不煩躁;木以疏土,土能涵木,二者協調,土木繁榮,則保障消化、吸收和氣血的轉輸。肝為将軍之官,膽為少陽春升之氣,其性多風。由于小兒如春天草木,生長發育迅速,患病又多動,多驚風,故古人謂“小兒肝常有餘”

(二)肝系病證的辨證思路

1. 肝不藏血 生理上肝髒儲存血液、調節血液,使之循常道,使之安穩運行。

(1)各種血證,如咳血、咯血、衄血、便血等。

(2)肝髒本身及其形體官竅失養,如右脅下隐隐作痛,雙目幹澀、夜盲、近視、弱視,轉筋、肢體抽動、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

2. 肝失疏洩

(1)不能疏洩氣機以調情志:就小兒而言,每遇七情變故,多不能持久,喜怒轉變多在轉瞬之間,故古人認為小兒病因單純,無情志煩憂。其實,小兒情志定式正在形成,早日關注和引導将有益于小兒一生。

(2)情志失調可見于小兒遺尿、夜啼、膽怯等病證。可見于多動症、抽動穢語綜合症、自閉症等。

(3)疏洩膽汁助消化功能失調,多影響脾胃,見小兒厭食、腹瀉、便秘、嘔吐等病證。古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此之謂也,故治療上除了健脾,還宜治本以疏其肝!

3. 筋失所養,筋脈拘急 生理上筋有賴于肝血滋潤濡養,故肝血充足,筋得其養,則筋力強健、運動靈活有力、耐疲勞;若筋脈失養,筋脈拘急,失去柔和之性,可表現為多動、肢體屈伸不利、麻木、手足震顫、抽搐,甚則角弓反張、驚風等。故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4. 魂失所藏 《靈樞•本神》篇:“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魂失所藏,夜遊于外,可見小兒自控力差,或根本不能自我控制,多夢、易驚恐、夜啼、躁擾不甯、卧寐不安、夢遊、夢語等。

5. 目竅不榮與壅塞 各種目疾主要從肝論治,若肝血不足,則成像困難,可近視、弱視,視物不清,兩目幹澀;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等。

6. 陽剛太過 肝為将軍之官,體陰而用陽,若剛強太過,則陽熱易于亢奮,臨床可見急躁易怒、打罵毀物、脅肋灼痛、口苦、狂躁等病證,且以實證和熱證居多。

(三)肝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1. 肝郁氣滞

【臨床表現】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悶、喜歎息,食欲不振,脅痛,脘腹脹痛,嗳氣,口苦,大便不調,苔薄白,脈弦,指紋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和中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肝經、清心經、運内八卦、揉膻中、搓摩脅肋、開璇玑。

2. 肝火上炎

【臨床表現】面紅目赤,衄血,頭痛頭暈,脅肋疼痛,急躁易怒,煩躁難寐,夜啼,多動,驚風,口幹,口苦,或嘔吐黃苦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數,指紋紫。

【治法】清肝瀉火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肝經、清心經、退下六腑、水底撈明月、推橋弓、搓摩脅肋、分推腹陰陽、推下七節骨。

3. 肝經風熱

【臨床表現】目赤癢痛,迎風流淚,眵多而黃,或兼發熱、惡風、汗出、口渴,舌紅,脈浮數,指紋浮。

【治法】疏風清熱 涼肝散邪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心經、清肝經、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掐揉耳背骨、按揉目上眶、掐揉四白、搗揉小天心。

4. 肝風内動

【臨床表現】起病突然,昏厥、抽搐、痙攣,或肌肉瞤動,四肢麻木,眩暈,頭痛,嘔吐,吐物多為痰涎、粘液,舌紅少苔,脈弦數。

【治法】平肝,熄風,潛陽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肝經、清心經、掐五指節、掐合谷、清天河水、掐人中、掐精威、推橋弓、下推天柱骨、拿委中、點三陰交、擦湧泉。

5. 肝血不足

【臨床表現】面色、爪甲無華,眼睛幹澀,或視物模糊,夜盲,弱視、斜視與近視,夜啼,驚惕,肢體麻木,肌肉瞤動,骨節時有疼痛,舌淡,脈細。

【治法】滋補肝血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腎經、補脾經、揉二馬、揉太陽、振按四白、揉腎俞、摩腹、揉腹、按揉足三裡。

6. 寒滞肝脈

【臨床表現】少腹冷痛、拘急,小兒因痛而哭鬧,得溫則舒,遇寒更甚,或見疝氣,或兼見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脈沉緊或遲,指紋滞。

【治法】暖肝散寒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腎經、揉外勞宮、運外八卦、揉一窩風、推上三關、搓摩脅肋、橫擦小腹和腰骶。

7. 肝膽濕熱

【臨床表現】面黃、目黃、黃色鮮明,倦怠乏力,食少,脘腹痞滿、脹悶或痛,或皮膚疱疹、瘙癢,小便短赤,大便不調,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滞

【治法】清熱利濕,疏肝利膽。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肝經、清大腸、清小腸經、掐揉四橫紋、揉闆門、運内八卦、清天河水、搓摩脅肋、推箕門、推下七節骨。

8. 膽郁痰擾

【臨床表現】膽怯易驚,表情淡漠,缺乏生機,時有躁動,驚恐不安,嘔惡,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濡,指紋滞

【治法】清熱利膽,豁痰開竅。

【代表穴位與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摩百會、點四神聰、揉風池風府、搓摩脅肋、揉乳旁乳根、捏脊、點豐隆。

五、腎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一) 生理功能與特點:

腎位于腰部,左右各一,與膀胱互為表裡。腎藏精,主生殖與生長發育,統攝一身之水液,主納氣,主骨、生髓、通于腦,開竅于耳及前後二陰,其華在發,其色黑,應水。小兒初生,生長發育旺盛,對精血需求與日俱增;小兒離開母體,先天之精已經不再增加,隻會随着人體之利用而不斷被消耗。故古人謂“小兒腎常不足”,“腎病多虛”、“腎無實證”等。

(二) 腎系病證的辨證思路

1.精失所藏 生理上腎藏精,主生殖與生長發育,腎中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後天之精來源于飲食水谷。兩者均貯藏于腎,稱為“腎精”。“腎精”不足表現為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異常

(1)先天發育不全,如腦癱、各種先天性缺陷、畸形或疾病等。

(2)各種反射建立不全或遲緩,如遺尿、洩瀉、夜啼、語言障礙等。

(3)身體發育遲緩,如矮小、雞胸、扁平胸,五遲五軟等。

(4)智力發育遲緩:智力較同齡兒童差。

(5)天癸産生障礙: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青春期男子無排精,女子月經周期不能正常建立,或閉經等。

(6)頭發病變:由于發為血之餘,精不化血,當出現頭發發育不良,如頭發稀疏、脫落、少年白、癍秃等

2. 腎主骨生髓通于腦異常 腎藏精,精能生髓,髓分骨髓、脊髓和腦髓。腎中精氣充足,則骨髓、脊髓和腦髓來源充足,骨得養,脊堅強、腦機靈。反之腎中精氣不足,髓海不滿,則骨、脊與腦均不得充養。

(1)骨髓不滿:見骨骼脆弱無力、走路不穩、囟門遲閉,身高不達标,生長發育遲緩。由于“齒為骨之餘”,牙齒的生長賴腎中精氣充養,若腎中精氣充足,則出牙有序,牙齒堅固,虧虛則出牙過晚,容易脫落,或牙齒畸形等。

(2)脊髓不滿:見各種脊柱病變,特别是強直性脊柱炎,以及腰膝酸軟,四肢痿軟等。

(3)腦髓不滿:“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還可表現為夜啼、二便失調、反應遲鈍等。

3. 水失溫化 主水是腎髒極為重要的功能,腎位于下焦,全身的水液最終彙聚腎髒,由腎氣和腎陽對其進行溫化蒸騰,有用的水分重新上升供人體利用,廢物則以小便形式排出。一旦腎氣與腎陽不足,整個水液過程将會失調。

(1)水液失去溫化,關門不閉:寒水下趨,出現小便清長、頻數、遺尿、小便失禁、癃閉等。

(2)水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膚産生水腫,聚于局部産生飲證。

(3)蒸騰無力,出現上虛(燥證為主)下實(水腫、肢體困重)之候。

4. 腎不納氣 腎主納氣指腎有助肺吸氣和降氣的功能,若腎虛不能納氣,出現呼多吸少,吸氣困難。小兒久咳、久喘及哮喘反複發作,當從“腎不納氣”論治。

5. 竅道失榮與壅塞 腎開竅于耳和前後二陰。開竅于耳,是指兩耳依賴腎精充填,靠腎氣溫養;開竅于前後二陰,主要為腎氣開阖有助于大小便的排出。

(1)耳竅失充失養:表現為耳鳴耳聾,耳道堵塞感,聽力減退;言語與語言障礙,以及部分眼睛疾病,如近視、弱視等。

(2)二陰病變:便秘、痔瘡、便血;小便失禁、遺尿、癃閉等。

6. 大病久病窮必及腎 其它髒腑病變,如病勢驟急,發展迅速,或一般疾病長期未愈,最終可能影響腎。這為其它髒腑疾病從腎論治提供了思路。

(三)腎系病證的辨證與治療

1.腎陽虛

【臨床表現】面色晄白,神疲氣怯,嗜睡,形寒肢冷,完谷不化,腰膝無力,行遲、立遲,遺尿。舌淡苔白,脈細,或沉遲無力,兩尺尤甚,指紋淡。

【治法】溫補腎陽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腎經、運土入水、揉外勞宮、摩腹、運丹田、橫擦腰骶和小腹。

2.腎虛水泛

【臨床表現】:尿少身腫,小便清冷,畏寒,腹脹或心律不齊,痰喘頻發。舌淡胖嫩有齒痕,脈沉弱,指紋淡。

【治法】溫腎助陽,行氣利水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腎經、清小腸、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關元、氣海、推七節骨、橫擦小腹、腰骶、推箕門。

3.腎陰虛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顴紅,午後潮熱、盜汗,耳鳴耳聾,口燥咽幹,夜啼,易驚,舌幹紅少苔,脈細數,指紋淡

【治法】滋補腎陰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腎經、清小腸、水底撈明月、揉二馬、清天河水、揉三陰交、擦湧泉。

4.腎氣不固

【臨床表現】神疲、氣短,久喘、久咳,二便失禁,小便清冷,大便水樣,舌淡,脈虛,指紋淡

【治法】補益腎氣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腎經、補脾經、揉百會、揉關元、揉氣海、捋脊、振脊、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橫擦腰骶。

5.腎精不足

【臨床表現】五遲、五軟,頭顱、形體發育不良,身材矮小,動作遲緩,語言智力低于同齡小兒,視力下降,近視、弱視、耳鳴耳聾。

【治法】補益腎精

【代表穴位與手法】補腎經、補脾經、揉二人上馬、推腎頂、囟門推拿法、點四神聰、推上三關、擦揉腰部、擦脊、摩關元。

6.膀胱濕熱

【臨床表現】尿頻、尿急、尿痛 (啼哭),尿黃赤或混濁,或有惡寒發熱,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利濕、緩急止痛

【代表穴位與手法】清天河水、清小腸、清膀胱、搗揉小天心、揉二馬、清天河水、推箕門。

文章轉自廖品東教授小兒推拿的博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