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來醫院醫生最喜歡開的一個檢查就是血常規,因為這項檢查方便快捷,裡面指标項目比較多,可以看出很多問題,有時候裡面的箭頭上上下下很多,讓人看了心裡發毛,總感覺自己是不是不正常。兒童的指标比成人更複雜,各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正常範圍,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不需要全懂,隻要有針對性地看這幾個指标就能看出問題。
血常規檢查是目前臨床實驗中常見的檢查項目,主要有助于檢查白細胞、紅細胞、血小闆、血紅蛋白、細胞分類等。
當檢查結果對應的值超過或低于正常範圍時,說明身體會有一些相應的疾病。
紅細胞
我們都知道紅細胞主要負責運輸體内的營養和氧氣,所以紅細胞對于人體健康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紅細胞的數量一般是固定的。
如果拿到自己的血常規檢查報告後,發現紅細胞的數值偏高或是在說明你的肺部已經遭受了病變。
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檢查肺部健康,否則到了末期很有可能會引起肺癌威脅生命安全。
白細胞
進行身體檢查的時候會涉及到血常規檢查,而在血常規檢查過程中白細胞的指數變化能夠反映健康情況。
白細胞也是身體比較重要的細胞,能夠在免疫系統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旦有病菌入侵身體,白細胞會做出反應,将入侵身體的病毒細菌殺滅。
如果白細胞指數升高,有可能就是體内出現了炎症、感染。
另外,某些惡性腫瘤的發展也會導緻白細胞指數升高。
白細胞數量明顯減少,也可能是嚴重疾病引起,特别是肝髒嚴重病變、白細胞減少症、惡性腫瘤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血小闆指數
血常規檢查後,如果發現自己身體内的血小闆數量不在正常範圍之内,這就表明我們的身體可能是感染了某些急性炎症。
血小闆與貧血等相關的疾病密切相關,因此如果身體出現這樣的情況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通過血常規的一些指标,能不能知道身體裡有惡性腫瘤?醫生表示,一般通過血常規是無法查出實體腫瘤的。
因為血常規隻是檢查人體血液,隻能反應血液和血細胞的組成情況,不能查出在各器官上的實體腫瘤。
不過對于一些血液惡性腫瘤,例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如果血常規發現血小闆、紅細胞下降,就提示醫生應該做進一步的檢查。
(1)影像學檢查
這項檢查包括CT、X光片、磁共振、B超等,這些檢查都能夠檢查出腫瘤位于身體的哪個部位,腫瘤的分布情況,是癌症治療前期不可或缺的數據。
(2)内窺鏡檢查
内窺鏡包括胃鏡、膀胱鏡、喉鏡、鼻咽鏡、結腸鏡、陰道鏡、宮腔鏡等等,這些檢查都可以近距離地觀察該處器官的病情。
(3)病理檢查
這項檢查基本是對癌症的最終檢查,這項檢查的成果能夠直接判斷是否患有癌症,可以說對癌症的檢查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結語:如果在血常規的檢查報告中發現異常值,必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時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這樣你才能早發現和早治療,身體才能逐漸從疾病中恢複過來,祝願每一位朋友們都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