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是怎樣講規矩的

論語是怎樣講規矩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14:42:22

論語是怎樣講規矩的(論語十大思想内涵之克己複禮)1

克己複禮——維序的制度規範

[内涵解讀]

1.“禮”的内涵

孔子所說的“克己複禮”,是在承認個人有一定自由欲望的基礎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約束自己,達到“禮”所規範的要求。“禮”包含兩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倫理”為基礎的嚴格的“等級”制,作為治理國家的規範;二是個人之“禮”,即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準則,服從于制度之“禮”。孔子生活的春秋後期,以“宗族嫡長繼承制”“等級制度”為核心的“周禮”受到沖擊,“禮崩樂壞”,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複禮”。這就要求個人以“禮”為規範,不違規逾矩。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孔子的這一理論有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但後來的統治者借此強化自己的絕對統治,并把它作為壓迫百姓的手段。

2.“禮”與“仁”(《〈論語〉選讀》“課文解讀”第1題)

在孔子看來,“禮”是一種制度、規範,而“仁”則是“禮”的基礎和體現。對統治者來說,要實行“仁政”;對個人來說,要以“仁”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出發點和準則。離開了“仁”,也就無所謂“禮”了。

3.克己複禮(《〈論語〉選讀》“課文解讀”第2題)

孔子所說的“克己複禮”,是在承認個人有一定自由欲望的基礎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約束自己,達到“禮”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還是正名分,定等級,而漢代統治者則将其發展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而宋以後,又将維護統治者的意志強化為“天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特别是明代以後,更是絕對否定了個人的一切願望需求,封建專制統治達到頂峰。

4.孝與仁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儒家認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個人隻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做到“仁”,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愛的人,又怎麼能做到對他人有仁愛之心?孔子認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僅僅是孝行,也就是所謂的“色難”。

[相關成語]

1.克己複禮: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禮。

2.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個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表示絕不容忍。

3.名正言順:原指名分不正,道理就講不通。後指做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4.手足無措: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措,安放。

5.犯上作亂:指觸犯上級,鬧亂子。也指叛逆活動,還指曆代剝削階級把人民的反抗、起義誣蔑為“犯上作亂”。

[論語摘譯]

1.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譯文:孔子說:“約束自己而回歸于禮就是仁。一旦約束自己而回歸于禮,天下的人就會稱贊他仁德了。實踐仁德全靠自己,難道還靠别人嗎?”

2.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譯文:齊景公向孔子問什麼是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評論季氏說:“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樂舞蹈,如果這都可以容忍,那還有什麼不可容忍呢?”

4.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譯文: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不看,不符合禮的不聽,不符合禮的不說,不符合禮的不做。”

5.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孔子說:“人如果不仁,怎樣對待禮呢?人如果不仁,怎樣對待樂呢?”

6.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有子說:“一個人的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冒犯官長,這種人很少;不喜好冒犯官長,卻喜歡造反作亂,這種人從未有過。君子緻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則就會形成。孝悌這個東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7.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

譯文: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在父母面前保持敬愛和悅的容色最難。有事情,做子弟的年輕人效勞,有酒食,讓給父老享用,難道竟把這當作孝嗎?”

8.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文:孔子說:“名分不糾正,那麼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那麼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那麼禮樂就不能複興;禮樂不能複興,那麼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那麼百姓就會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給事物定的名分和稱謂一定可以順當說出來,說出來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辭,沒有一點馬虎的地方才算罷了。”

下列各項是對孔子“克己複禮”内涵的具體解讀,請将前面“論語摘譯”中與各項有關聯的原文序号填在對應項後括号内。

A.“克己複禮”要求個人要約束自己的言行,嚴格守“禮”。(  )

B.“克己複禮”從國家角度來說,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決不容忍僭越“禮”的行為。(  )

C.“禮”與“仁”的關系:“禮”是一種制度,“仁”則是“禮”的基礎和體現,離開了“仁”,也無所謂“禮”了。(  )

D.“孝”與“仁”的關系:在“仁”的諸多道德要求中,“孝”與“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種天經地義的綱紀要求,也是一個人“修身養性”、追求“仁”、實踐“仁”的根本。(  )

參考答案:A項,4;B項,2、3;C項,5;D項,6。    

[即時體驗]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則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辭擅作名以亂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訟,則謂之大奸,其罪猶為符節、度量之罪也。(《荀子·正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論語·子路》)

(1)出自文段二中的一個成語是        

(2)閱讀這兩段文字,分别說說荀子、孔子對“正名”的理解。

答:                                  

解析:(1)此題考查的是對段意的理解,從“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可以得出成語。(2)本題考查荀子和孔子對“正名”的理解,第一步應篩選兩段選文關于“正名”的句子,《荀子》選文應抓住“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這一關鍵句,《論語》選文則應抓住關鍵句“名不正,則言不順……則民無所措手足”;第二步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第三步組織語言答題。

參考答案:(1)名正言順(或“名不正言不順”)

(2)①荀子認為“名”是人們理解客觀事物的前提,“正名”能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②孔子所說的“名”主要是指等級名分,是針對當時違禮僭越等現象而提出的,目的是“複禮”(或:糾正違背禮樂制度的名分),“正名”有助于社會秩序的和諧。

參考譯文:

所以,王者制定事物的名稱,名稱一旦确定,那麼實際事物就能分辨清楚了,制定名稱的原則一旦實行,那麼思想就能溝通了,于是就慎重地率領民衆統一到這些名稱上來。在這一前提下,如果還有人以玩弄辭藻、肢解詞句、擅自創造名稱來擾亂正确的名稱,使民衆疑惑不定,使人們增加争辯,那就要稱之為罪大惡極的人,他的罪和僞造信符與度量衡的罪一樣。

(《荀子·正名》)

名分不糾正,那麼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那麼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那麼禮樂就不能複興;禮樂不能複興,那麼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那麼百姓就會手足失措。因此君子給事物定的名分和稱謂一定可以順當說出來,說出來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辭,沒有一點馬虎的地方才算罷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