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1:42:06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1

驚蟄二三事

今天是2019年3月6日,今年的第3個節氣——驚蟄。“蟄”是指冬季蟄伏在土裡的動物,“驚蟄”就是将蟄居的動物們都驚醒,告訴它們春天來了,該鑽出土壤了。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2

“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春雷是春天的第一個信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時分,我國南方地區春雷乍起,大地回春,一年的農事活動也開始了。

“驚蟄”起初叫“啟蜇”,但在漢代時為了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把這個節氣改稱為“驚蟄”。到了唐代,人們沒必要再避諱漢景帝的名字,便重新使用“啟蜇”這個名稱。

驚蟄三候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3

一候 | 桃始華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唐)周樸《桃花》

驚蟄氣溫回升,最先感知到這份春意的便是枝頭的花骨朵。春天來了,洋溢天地的暖意間是一片片姹紫嫣紅的花海。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4

二候 | 倉庚鳴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先秦)《詩經·國風·豳風·七月》

“倉庚”是指黃莺,它外形豔麗。《豳風·東山》中描寫道:“倉庚于飛,熠耀其羽。”在古代,倉庚清亮的叫聲被視為春天的信号。《豳風·七月》中有女人們伴着倉庚輕快的叫聲采桑摘葉的描寫,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春日景緻。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5

三候 | 鷹化為鸠

“蟄動猶寒在,鸠鳴恰睡馀。”

——(宋)葛天民《聞鸠》

“鸠”指斑鸠,“鷹化為鸠”實際上是古人臆想的時令變化的信号。在驚蟄節氣前後,動物開始繁殖,附近的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蟄伏的鸠開始鳴叫。古人沒有看到鷹,而周圍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來,他們就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鸠。

節氣箴言:歲月在春光中蘇醒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6

人對春天的憧憬總是來得格外細膩。中國人的詩情,總是在早春時節活潑潑醒來,從心頭到筆端,舒展開一些美麗的發現。

詞人馮延巳的一首小詞《玉樓春》裡面有一句,寫從殘冬進入早春時天空的變化:“雪雲乍變春雲簇,漸覺年華堪縱目。”我在上學時,葉嘉瑩先生帶我們溫婉細膩地體會每一個字。

“雪雲乍變春雲簇”,我們想一想冬天的雲是什麼樣的?是沉郁的,堆積的,一塊一塊的,像石頭,層次不分明,光線不明朗。我們眼中的殘冬,還是一片沉沉暮氣。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7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8

但是早春呢?我們會看見春天的雲像一朵一朵花,忽然爆出來,蓬勃爛漫地綻放着。所以這首詞裡面用了一個字,“簇擁”的“簇”,也是“花簇”的“簇”。不知什麼時候,某一個刹那,沉沉的雪雲“乍變”,一下子變成了春雲擁簇。

在天空雲朵變化的一瞬間,大地上的詞人開始感慨逝水流光,“漸覺年華堪縱目”。在這樣的早春,人眼中、心中的一切,是如此舒展,又帶着些許惆怅。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9

我們從小就讀熟了韓愈寫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首七絕,寥寥四句,每一個字都耐人尋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小雨潤如酥”。想一想,在我們的記憶中,細膩綿滑的奶油的酥潤是什麼味道?酥軟、酥麻的感覺是什麼樣子?今天,我們會覺得雨落下來,落到身上皮膚上,是潮的、濕的。“潤”,我們能理解,但還能觸摸到“如酥”的質地嗎?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10

韓愈接着說“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個感受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隻是不知道我們是不是還記得。遠遠看,連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經滿是蒙蒙綠色,但是近了去看,卻又好像沒有了!在遠方的淡淡的一抹,在眼前卻消失了。這一視覺偏差,對于尋春探春的詩人,是一個“謎”。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現在真是春天最好的時光了,那種早春幾近透明的綠,是淺淺,淡淡的,朦朦胧胧的,隻可遠觀不可亵玩,這一點嬌嫩撩人初初萌動的春色,還真勝過了滿城柳絲的濃春景色呢!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11

形容水面袅袅變化,有一個詞叫“煙波”;柳絲蕩漾,依然如煙。人的心思如煙,世事歲月的變遷如煙。一個“煙”字裡面,袅袅湧蕩的那種氣息,那種光影斑駁,打動着我們的心。這才是春天真正的意味啊。

再晚一些日子,春光再盛一些的時候,綠意分明,柳條飄蕩。我們小時候都背過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12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教我背,帶着我去看什麼叫“細葉誰裁出”。等到我的孩子上幼兒園,又在我身邊奶聲奶氣地念這首詩。

每個人的年華都曾經從早春經過,都曾經天真地用小手拈着柳葉,用小腦瓜去浪漫地想象什麼叫“二月春風似剪刀”——是春風一縷一縷地,像我們做手工剪彩紙那樣,把柳枝裁成了婀娜的模樣嗎?

驚蟄萬物蘇醒飛鳥歸來桃花盛開(驚蟄春雷響)13

如今,感到疲憊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對着一盞春茶,在氤氲的香霧裡淡淡看見這些小時候念熟的景象,在默誦中,心漸漸柔軟松弛,被春雨滋潤,被煙柳感動,就輕盈起來,如同被春風托舉。還可以閉上眼睛問問内心,在如今忙得分不出一年四季的生活中,我們還有多少春光可以流連?

節選自《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2012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點擊“了解更多”,訂閱于丹老師最新詩詞免費課程《意在象中——中國古典詩詞鑒賞》。讓詩意伴随每個值得溫柔以待的年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