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醫院國家腎髒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侯凡凡院士領導的團隊,聯合全國25家兒童醫療中心,完成了一項大型多中心隊列研究,創建了根據正常兒童血清肌酐變化範圍值診斷兒童急性腎損傷的新标準。論文7月27日在線發表于腎髒病領域排名第一的《美國腎髒病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侯凡凡院士
準确診斷兒童急性腎損傷乃全球難題
據了解,急性腎損傷是指腎髒功能在短時間内(數小時至數天)快速減退的危重病症,在住院患兒中十分常見。該病症可顯著增加患兒死亡率,并增加患兒成年後發生慢性腎髒病和尿毒症的風險,是廣受關注的全球公共健康問題。如何準确診斷兒童急性腎損傷是長期以來沒有解決的難題。
南方醫院國家腎髒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侯凡凡院士介紹,傳統急性腎損傷的診斷主要根據短時間内(7天内)血液肌酐水平增高的程度來判斷。肌酐是肌肉的代謝産物,血液肌酐的水平與個體的肌肉總量有關。由于兒童肌肉總量少于成人,因此血清肌酐水平的基礎值低于成人,套用成人标準診斷兒童急性腎損傷會過高估計急性腎損傷的發生率,導緻臨床誤診。國内外學者都已認識到這個問題,但多年來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新标準有助提高兒童急性腎損傷的防治水平
侯凡凡院士領導的團隊,聯合全國25家兒童醫療中心,完成了一項大型多中心隊列研究,創建了根據正常兒童血清肌酐變化範圍值診斷兒童急性腎損傷的新标準。論文7月27日在線發表于腎髒病領域排名第一的《美國腎髒病學會雜志》。
該研究分析了年齡在1個月到18周歲的94萬名兒童的臨床數據。通過10萬例無腎髒病兒童的血清肌酐檢測數據,确定了正常兒童血清肌酐值變化的範圍。由此推算出超過正常範圍的血清肌酐危險界限,将此危險界限作為診斷兒童急性腎損傷的新标準(pROCK标準)。該研究還通過10.2萬例住院患兒的臨床驗證,證實新标準對兒童急性腎損傷的診斷敏感性、準确性和對死亡等不良後果的預測能力均明顯優于傳統診斷标準。侯凡凡院士表示,尤其對1歲以下幼兒,采用新标準可使50%以往會被診斷“急性腎損傷”的患兒避免 “過度診斷”和不必要的臨床處置。準确診斷急性腎損傷有助于更準确地評估兒童腎髒疾病負擔,提高兒童急性腎損傷的防治水平,保障兒童健康,并節約衛生資源。
通訊員:李曉姗
編輯:趙瑩
設計:林婷
健康回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