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一聽“摸頭殺”感覺有點恐怖。摸頭,還要殺,這不是視人如玩偶,還要奪人性命嗎?後來大概懂了它的意思後也感覺不太舒服。一個男生,不僅占女孩子便宜,還要人家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你,你以為你是誰啊?你也不看看你的手,洗過了嗎?太粗糙了吧?不會把女孩子的頭戳傷了嗎?再說啦,你的手夠大嗎?有力量嗎?要是女孩子把她自己交給你,你握得住,托得起嗎?當然了,這也不能全怪男生,有的女孩子也不加思考就把順從地把頭低下送過去讓摸頭,甚至真的就被“殺”了個體無完膚、片甲不留,真把自己的命運交了出去。古人雲,三思而後行,何況被摸頭呢?怎麼不仔細檢查觀察考查考驗幾番呢?
可能有人會說像我這樣的古董人看不懂今時今日的風情。是的,我是不太會解風情,但我知道頭顱之高貴猶如生命之尊貴,一旦讓别人掌控你的頭,就等于拱手相讓你自己的命運,就等于徹底放棄你自己的尊嚴。回想一下,從小到大有誰願意讓别人摸自己的頭?又有誰願意讓你摸他的頭?摸頭是觸碰,而且是肌膚的親密接觸,若非父母豈能任由他人觸摸?所以,人們大概的心理都是這樣的,就是自己的頭是不能随便被人觸摸的。那麼,何以如此呢?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01 觸覺防禦原來人們不願意被人摸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觸覺防禦在作祟。觸覺防禦其實是個心理學專業名詞,意思是,人對于無害的觸覺刺激過度敏感,産生過度反應,例如,躲避、厭惡、抵觸、抵抗等。不過,觸覺防禦似乎是個具有負面涵義的專業名詞,如果觸覺防禦反應過大就會影響環境适應和人際交往。
一般說來,兒童在觸覺防禦方面的反應更明顯一些。但問題是,很多人把兒童的正常的觸覺反應過度解讀為觸覺防禦,這實在是不懂兒童行為的心理,乃至對人際交往的身體接觸也抱持錯誤的觀念。
常見事例為證
小男孩不願意剃頭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但這種常見的事正說明了兒童保有适當的觸覺防禦的必要性。對于小孩怕剃頭的事,多數人,包括父母在内, 都會說那是因為孩子害怕,怕疼,怕聲響。其實這隻說對了一部分,更主要的原因是,給孩子剃頭是侵犯了孩子,不僅侵犯了孩子的領地,侵犯了孩子的身體,還侵犯了孩子的頭,侵犯了孩子從出生以來隻有父母和最親近的人才可以觸摸的頭。對孩子來說,這種明目張膽的侵犯無疑就是威脅,威脅他的自由,威脅他的利益,威脅他的權利。而且這種明目張膽的侵犯還是霸占,霸占他的領地,霸占他的身體,霸占他的生命。所以,孩子才有強烈的應急反應,才喊叫、才哭鬧、才抵抗、才反抗。孩子的這種對于來自非父母及非最親近的人的觸覺防禦,甚或觸覺反抗是再正常不過了,說明孩子有自我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說明孩子的自我保護機能和應急反應機制是在正常運行。這難道有什麼不應該嗎?
02 身體距離摸頭是屬于零距離,甚或是負距離接觸。随便摸人家的頭,就是在進行零距離接觸,除非關系特殊,否則就是違反人際交往的普遍原則,即保持距離。關于人際交往的距離,有學者提出了四種劃分:第一種是公衆距離,即,不認識或不相關的人之間應保持3.7米~7.6米的距離;第二種是社交距離,即,因公事或禮節相互接觸的人應保持1.2米~3.7米的距離;第三種是私人距離,即,個人之間正常交往的距離應保持46厘米~122厘米;第四種是親密距離,即,最親密的人之間應保持的15厘米~44厘米的距離。這四種距離最引人關注,而且是最令人敏感的就是親密距離。如果彼此接觸的距離進入15厘米以内,雙方就都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和氣息,除非情侶、戀人和夫妻,當然,還有離不開父母近身保護的小孩子,誰人能夠願意接受或忍受如此貼近的距離呢?
摸頭不僅突破了私人距離,即個人的最低要求的安全距離,還突破了個人的生存距離甚至生命距離,使人渾身不舒服,心裡産生不安和反感,甚至給人帶來安全威脅,叫人情何以堪?命何以保?
新聞報道事例
據媒體報道,今年四月的一天晚上,一個十歲的男孩被爸爸摸了頭,感到非常生氣,憤而報警,後經警察叔叔好言相勸才息紛止争。這件事在很多人看來是烏龍鬧劇摸頭殺,但實質上說明了一個十歲小男孩應有的、難得的自我保護和鼎力抗争的意識,即,孩子長大了,家長也得和孩子保持應有的距離,況且其它非親非故閑雜人等。竊以為,這個小男孩不僅不該受到責怪,反而應該受到褒揚。
殊不知,有多少兒童和少年缺乏安全距離意識,随意被陌生人搭話套近乎,甚至觸碰摟抱而沒有表現出反感、讨厭和反抗的情緒和行為,緻使産生本不應該發生的傷害。例如,上個月震驚全國的一杭州女童遇害案,其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這個女童自來熟,對陌生人不設防,沒有保持安全距離,及至被一對惡男女騙走害死。可見人際之間交往的身體距離有多麼重要。如果被壓縮了距離,甚至零距離或負距離,那麼這種人際交往通常就蘊藏着極大的身心健康風險。因此,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及時正确地教養孩子的領地意識、距離意識和安全意識等。
03 男人的頭不能摸有句俗話說得好,“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有解釋說男人的頭是尊嚴之所在,地位之象征。如果摸男人的頭就是在輕視他,不尊重他,甚至是蔑視他,侮辱他。古時有男人成年加冠的禮儀,如果摸加了冠的男人的頭,豈不是要剝奪他作為成年男人的身份的象征嗎?從心理上講,男人如果讓别人摸頭就等于俯首帖耳,俯首稱臣,是把自己的命交出去的節奏。既如此,有哪個男人願意放棄安全防線,任由他人擺弄自己的頭呢?所以有人給男人來“摸頭殺”卻被反擊的事情也不少見。
新聞報道事例
相信不少人聽說過NBA球員保羅因被加索爾摸頭而動怒反擊的事吧?當年加索爾在全場僅剩1.1秒結束的時候罰球投籃,然後便去摸保羅的頭以示勝利者的友好。而保羅本就因失利内心窩火,遭到加索爾的摸頭殺之後頓時怒火沖天,躍起回敬了加索爾一記摸頭殺,險些釀成沖突。保羅後來解釋說,他可不想被羞辱,被當兒子看待。在這個世界上,男人的頭很高貴,除了父母可以在他很小的時候可以摸,其它時候其他人都别想摸。這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男人的頭不能輕易摸,那麼女人的頭就可以摸了嗎?或許女人不像男人那樣執着于自己的頭,但同樣也是不能随便摸的。尤其是男人,更不能随便摸女人的頭,不然會吃不了兜着走。自從二次元興起了“摸頭殺”,網上便熱衷起明星摸頭殺,最熱議的可能是劉昊然的摸頭殺貫穿了整個電視劇《最好的我們》。不過,畢竟,這隻是發生在戲裡,而要是在戲外的話,男生要是給女生來摸頭殺可是要負責任的,不然她可能會罵你發賤,告你性騷擾的。
有調查說,女生被摸頭殺後有六種反應,其中有四種屬于負面的:1. 惶恐,十分惶恐;2. 尴尬,且惱羞成怒;3. 瞬間抓亂對方的發型;4. 生氣!非常生氣。還有調查表明,百分之八十的男生給女生摸頭殺是出于喜歡。但是反過來,并不是說百分之八十的女生喜歡男生的摸頭殺。而且就算女生喜歡,那也隻是發生在情侶或戀人身上的,這是必須要弄清楚的。即便如此,一個男生,你想要和女生零距離接觸,撫弄女生的腦袋,你是在犧牲她的尊嚴,等同于剝奪她的小命,你準備好了嗎?你敢嗎?你承擔得起嚴重的後果嗎?男生、男人,男子漢,在你摸女生、女人、弱女子的頭的時候,先摸摸自己的頭吧!
05 摸頭殺可能遭到強有力反擊摸頭,摸頭殺,每天都在影視劇裡上演着,生活中也天天發生着。然而,生活不是影視劇,戲裡的火熱的畫面代替不了戲外的冰冷現實。想必很多人都有因被摸頭而産生的不快,反感,厭惡乃至反抗和沖突吧?
強反擊事例
有一位朋友曾憤憤地述說了剛入職時被摸頭的遭遇。那是他剛入職不久,一位年歲大一些資格老一些的同事在辦公室不經意間摸了一下他的頭,他感到異常反感,本想發作,但想到自己是剛來的新人,不好不給對方留面子,就忍住了,隻是鄭重警告那個同事說,“不許再碰我的頭。” 哪知那個同事不聽勸,自以為是,不久之後,居然在同事聚餐的飯桌上又給他來了一次摸頭殺。這一次讓他火冒三丈,終于忍不住了,回手就打了那個同事一巴掌。結局當然很尴尬,但是我這位朋友赢回了尊嚴,赢得了同事的尊重。熟人、同事間尚且如此,何況陌生人。所以千萬不要随意觸碰陌生的男人,更不要去摸他的頭,這等于是在罵他、侮辱他,他會抵抗的、反抗的,甚至和你拼命的。
06 結束語摸頭,摸頭殺發生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孩子很大了,當父母的就要小心了。過度給孩子摸頭殺一方面可能會造成孩子産生觸覺防禦、距離疏離、反感厭煩甚或抵抗反抗的情感行為,也可能造成孩子過于求安慰、自來熟、喪失自保和安全意識。因此,家長應該适當掌握和孩子親近的度,既要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尊的意識,又要教育孩子掌握人際交往的安全尺度,以免遭受不必要的身心傷害。
至于發生在情侶、戀人和夫妻之間的摸頭殺大戲還是适度為好,都要保持一定的身心距離,否則沒了自我和自尊,就是多少個摸頭殺也換不回來當初的真情實意。
除了父母對孩子,除了情侶、戀人和夫妻,恐怕沒有人可以有任何理由搞摸頭殺了吧?如果不想迫近對方的安全距離,不想突破對方的心理界限,不想侵犯對方的領地和身體,不想冒犯對方的尊嚴,那就離對方遠着點,不要亂伸手,須知伸手必被捉,不要亂搞摸頭殺,須知亂搞可能遭到強反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