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多年前,鈣還僅僅是一個小龍套,并未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之中。但是随着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老年人口比例大幅度增加,骨質疏松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骨質疏松本身不是什麼大問題,問題的關鍵是骨質一旦疏松,骨折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所以為了防止晚年的悲慘生活,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救民于水火呢?很多保健品的生産商都嗅到了商機,開始在電視報紙上大肆宣傳,這個時候鈣就被提出來了。但是有人奇怪,維C和維D也防骨質疏松,為什麼最紅的偏偏是這個鈣呢?因為它形象呀!
首先骨頭大家都見過,白白的,硬硬的;然後石灰大家也見過,白白的,幹了以後也是硬硬的。然後你告訴大家,存在石灰當中的鈣同時也構成骨骼,所以你的骨頭才可以這麼硬。
大家一聽,一幅生動的畫面就腦補出來了,但是如果要告訴人們,補充維C也可以維護骨骼強健就不容易了。你和他們解釋它是膠原合成酶的輔酶,很多人腦補失敗,根本比不上鈣那麼形象鮮明,容易理解。說到此,我們要先說道說道缺鈣的原因。
缺鈣會導緻骨骼問題可以說深入人心,缺鈣的原因大概就是以下兩種:
1.吸收率下降
老年人對于鈣的吸收率比較低,一般在20%左右,這也就是老年人容易得骨質疏松症的原因,因為體内的鈣的利用和存儲能力也逐漸下降了。
2.需求量上升
兒童、青少年,由于生長發育的需要,骨骼快速生長就需要大量的鈣質。兒童與青少年都是長身體最快的時候。兒童如果在生長的要緊關頭,鈣質不足會容易導緻佝偻病,腿型也會出現嚴重的O型或者X型腿,當然也無法長出幹淨利落的漂亮牙齒。
而對于青少年,在蹭蹭長身高的時期,鈣的需要量又迎來一個高峰,有些孩子因為骨骼長的太快,鈣質跟不上就會發生生長痛(90年代以前生的可能經曆得比較多,那時候補鈣知識缺乏)。在身體構建骨骼時,鈣質不夠也無法保證正常骨密度。
此外,女性在孕期、哺乳期也很容易缺鈣。
孕期胎兒骨骼發育階段,孕媽可能會出現 腰腿痛,抽筋,這大概率是因為胎兒在跟母體搶奪存貯的鈣。出生後嬰兒會從乳汁中所獲得骨骼發育的主要成分——鈣質。因此,不論對于孕期還是哺乳期的婦女,所需要的鈣質都要比非孕期有所增加,所以看到孕媽媽或哺乳期的媽媽在補鈣千萬不要驚訝。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缺鈣?
其實,一個人缺乏鈣質會有一定的自覺症狀,比如失眠多夢、磨牙、神經緊張、要麼腰背酸痛,手腳容易抽筋。
另外,骨質疏松當然也是缺鈣的一種表現,多體現在老年人身上。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缺鈣,還有個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的點,那就是它的調節激素——甲狀旁腺激素會一直維持很高的含量,不斷把鈣質從骨骼中抽出并且塞到軟組織裡面去。久而久之,鈣質就在組織裡面不恰當地積存了起來——沉積在腎髒裡就是結石,沉積在骨骼關節處就是骨刺。所以說結石和骨刺不是說一個人鈣太多,恰恰相反,這可能正是一個人嚴重缺鈣的表現。
提及含鈣豐富的食物,首先映入大家腦海的應該是芝麻醬、蝦皮。實際上,含鈣豐富的食物非常多:天然奶類及其加工品、各種豆類、芝麻、魚蝦貝類、海帶紫菜這些也都是比較優質的選擇。
而且這種方式适合于有時間和精力可以關注自身飲食的人,諸如老年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