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于百度,當然百度整理出來,也是借鑒了很多書藉的。
(頭條搜索“貝多芬”有詳細的講解哦)
學音樂的都知道貝多芬,不學音樂的也知道貝多芬,可想而知,是聞名于世界的人物。
我們都知道貝多芬有一段很勵志的事,那就是在雙耳聽不見聲音的時候,仍然堅持于音樂。我相信他在遭遇這件事情的時候,是難以接受的,是很崩潰的,但是他戰勝了困難,走了出來,并且讓自己發揚光輝。正是中國長輩常說的,光宗耀祖了。
這個時期,1801年31歲的貝多芬遇到了10歲的車爾尼,免費教學了三年,出師後,15歲車爾尼就當教師了。或許車爾尼給了他安慰,給了他勇氣,給了他靈感,讓他渡過了困難期。當然,這隻是我的推測罷了。
關于貝多芬的名字,我們知道許多音樂著名人出産于外國,所以名字都是中譯過來的,但是他的本名怎麼讀呢?
有音标可讀
貝多芬是德國波恩作曲家,鋼琴家,據悉35歲正式拜師小提琴,但又據說4歲時,爸爸就逼着學習鋼琴和小提琴了。所以我也不知道真假,隻是知道,他擁有“樂聖”和“交響樂之父”的稱号,在音樂領域成就很高,是古曲主義學派代表人之一。
4歲學琴
8歲第一次登台表演
11歲辍學當宮廷小樂師
13歲當古鋼琴獨奏,正式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
15歲,拜師小提琴,完成《三首鋼琴奏鳴曲》(Op.36)
17歲第一次去訪問維也納遇見31歲的“音樂神童”莫紮特。
20歲遇見海頓
22歲定居維也納,并且師從海頓2年後,因方向不同分道。
26歲逐漸出現耳聾現象
30歲逐漸走向創作成熟期(作品量變多)
(31歲教學10歲的車爾尼)
44歲創作晚期(作品量更好)
57歲逝世
所以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是有道理的,要不然,你看莫紮特~貝多芬~車爾尼~李斯特。這些都是音樂頂流人物。雖說,貝多芬不是莫紮特的學生,但他是莫紮特好友的學生呀,後面三個都是師生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