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他是第一個現實主義精神充分、現實主義手法純熟的俄國小說家。從整個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史看,他以自己反映了"生動活潑的真實"的小說創作結束了俄國文學由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的"過渡"時期。他的出現,标志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進入了新的成熟的階段。其作品具有簡潔、樸素、細膩、清新、抒情味濃的藝術風格,對俄國乃至世界文學都産生了較大影響。列甯稱他是"卓越的俄羅斯作家"。他與列夫·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一起,被人們稱為俄國文學的三巨頭。 屠格涅夫也為俄羅斯語言規範化作出了貢獻。
麗尼(1909-1968),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曾擔任報社編輯、英文教員。定居上海後,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從事創作和文學翻譯工作。1935年與巴金等創辦文化生活出版社,後在福建、四川等地擔任大學教授。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從事編輯工作。1956年調廣州暨南大學任中文系教授。譯著有契诃夫戲劇《萬尼亞舅舅》《海鷗》和屠格涅夫的《前夜》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工作。解放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譯著有赫爾岑的《往事與随想》、屠格涅夫的《處女地》《父與子》和中短篇小說等。
内容簡介在屠格涅夫創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兩部小說:《前夜》《父與子》。作為屠格涅夫最偉大的兩部長篇小說,它們以其生動的藝術形象和高度簡潔的語言,在俄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确立了無可替代的地位,被觀為“俄羅斯文學中最濃縮、最緊湊的長篇小說”。
《前夜》寫的是保加利亞的一個愛國窮青年英沙羅夫和俄羅斯貴族小姐葉琳娜的愛情故事。小說中的另一個人物别爾森涅夫讓人有點同情和敬佩。
原本别爾森涅夫是有機會和葉琳娜結合的,但他卻把英沙羅夫介紹給了葉琳娜,促成了兩人的相識和相愛。當眼見自己的朋友将自己的心上人“搶走”時,他又強忍着劇烈的痛苦去成全他們,難怪英沙羅夫和葉琳娜都稱贊他善良。
然而,這善良不正是别爾森涅夫怯懦的表現嗎?因為他沒有鼓起勇氣去追求愛情,而英沙羅夫則是一個勇敢、堅毅的人,葉琳娜正是基于此才愛上他的,雖然英沙羅夫鑒于現實也沒有大膽地向葉琳娜表達愛意。
當然,無人會責備葉琳娜“移情别戀”,不過假如沒有英沙羅夫的話,也許她會與别爾森涅夫走在一起,隻是或者不會愛得那麼熱烈、真摯。
小說通過女主人公追求愛情的故事,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敏感和在社會經驗中把握時代本質的能力。它及時地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前夜”這個轉折時代俄國社會生活的某些特點,描繪了以青年知識分子精神生活為軸心的俄國社會生活圖景。作品描寫景物清奇迷人,色、聲、香兼而有之;刻畫人物善于烘托;風格細膩淡雅,獨具一格。
一方面,保守的貴族父輩們在豪華的莊園裡過着悠閑的生活。另一方面,具有前瞻性的子輩們則選擇努力工作而不依賴于年齡,“讓這一切取決于我自己!”。這就是屠格涅夫在自己的小說《父與子》中所描繪的充滿矛盾的19世紀俄羅斯的現實。 小說反映的主題是父輩與子輩之間的沖突。主人公巴紮羅夫代表的是激進的平民知識分子,而巴威爾和尼古拉則代表的是保守的自由主義貴族。兩代人之間就如何對待貴族文化遺産、藝術與科學,人的行為準則、道德标準,社會與教育,個人的社會責任等問題各抒己見,他們之間的分歧和對立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不可阻擋的曆史趨勢。
《父與子》是屠格涅夫從1860年8月開始寫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其創作的很好。小說的主要情節發生在兩個月當中。巴紮羅夫于五月底來到基爾沙諾夫的領地,于七月底就死去了。主人公們在這兩個月以前和以後所發生的事情都是以傳記的形式做為穿插和在尾聲中講述的。整個的故事情節在三個中心地點展開:基爾沙諾夫領地、奧津左娃的莊園,巴紮羅夫的家。作者在小說中叙述說,貴族子弟基爾沙諾夫1859年大學畢業後,帶着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巴紮羅夫到父親的莊園做客。巴紮羅夫是一個“虛無主義者”,他否定一切,不相信任何清規戒律。在基爾沙諾夫家中,他遇到了基爾沙諾夫的父親-軟弱無能的自由主義者尼古拉和尼古拉的哥哥-懶散的、終日沉溺在往事回憶中的保守派貴族巴威爾。巴威爾的貴族氣質受不了巴紮羅夫那種特别冷淡和粗魯的态度,他倆之間展開了尖銳的争論,一個維護舊的貴族觀點,另一個宣揚新的民主主義觀點。随後,巴紮羅夫與巴威爾之間的沖突日益尖銳化,于是發生了一場決鬥。巴紮羅夫被迫離開基爾沙諾夫莊園,回到自己雙親家裡。在自己家中,他在解剖一個農民屍體時不幸感染了膿毒血症,不久很快地死去了。
精彩摘要
1、軟弱使她反感,愚昧令她憤怒,而欺騙,則是她“永生永世”也不能饒恕的;她的嚴格是超乎一切的,甚至在祈禱時,她也不止一次地夾雜着斥責。一個人一旦失卻了她的尊敬——他下判斷是十分迅速的,往往過于迅速——那人在她心裡就永遠不再存在了。所有的印象全都深深地沉入她的心底,生活對于她,是絕不同于兒戲的。——《前夜》
2、我和你,我親愛的孩子,我們不是愛奢侈享樂的人,我們不是貴族,也不是命運和造物的寵兒,我們甚至也不是殉道者——我們隻是勞動者,勞動者,勞動者。穿起你的皮圍裙吧,勞動者,站到你工作的車床旁邊去,到你的黑暗的作坊裡去吧!讓陽光去照耀别的人吧!我們暗淡的生活也自有它自己的驕傲和自己的幸福呢!——《前夜》
3、一個人的個性應該像岩石一樣堅固,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建築在它上面。——《前夜》
4、每個人的幸福都建築在另一個人的不幸上,甚至一個人的利益和方便都好像一尊塑像要求一個底座一樣,要求有别人的不利和不便。——《前夜》
5、我們年輕,我們既不醜陋,也不愚蠢;我們要為自己去争取幸福。——《前夜》
6、渴求愛情,渴求幸福,如此而已!——《前夜》
7、“喂,彼得,還看不見?”問話的是一位年紀不過四十出頭的紳士,在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日那天,他穿一件帶塵土的外衣,下面露出一條方格紋的褲子,光着頭,從某某公路上一家客店裡出來,站在低台階上。他正在跟他的聽差講話,那是一個臉蛋滾圓的小夥子,下巴上長了些淡白色的柔毛,一對小眼睛沒有一點兒眼神。這個聽差,他向豐的一切——他耳朵上的那隻藍色寶石耳環,他的産顔色不勻的、擦油的頭發,以及他的文雅的舉止——總之,這一切都顯出來他這個人屬于時髦的、進步的一代,他敷衍地朝路上望了望,回答道:“老爺,看不見,一點兒也看不見。”“看不見嗎?”紳士再問一句。看不見,”聽差又回答一遍。紳士歎了一口氣,就在一條小凳上坐下來。我們現在趁紳士彎着腿坐在那兒、帶着沉思的樣子朝四周望的時候,把他向讀者們介紹一下。—— 《父與子》
8、我們大體上了解,身體上的疾病是怎樣産生的,可是精神上的疾病卻來自糟糕的教育,來自從小就塞滿人們腦袋的各種胡言亂語。——《父與子》
9、死亡是個古老的玩笑,但是對每個人來說卻是嶄新的。——《父與子》
讀者評價
1、人們不知道作者到底看到了什麼事物,或是什麼景象激發了他寫下小說《前夜》裡這樣的故事。對我們來說重要的與其說是作者所寫的内容,不如說僅是作者在真實地創作生活的真相這一過程中,甚至是無意識狀态下說的内容。 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英沙羅夫和葉琳娜是人們所遇到的新的藝術形象,在當時俄國-黑暗的王國裡的文學作品中出現了這兩個形象是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的。——杜勃羅留波夫
2、屠格涅夫使他的人物走出了一種自我強加的模式,令其置身于一個充滿偶然性的正常世界之中。他讓巴紮羅夫死于盲目的命運之手.而非因其本性的任何特殊的内在發展。他帶着沉默的勇氣死去,就像在戰場上犧牲一樣。但巴紮羅夫的毀滅有某種妥協的元素,恰恰順應了向命運溫柔低頭的基本趨勢,這正是屠格涅夫整體藝術的特色所在。——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