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故事探囊取物

成語故事探囊取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7 04:23:52

成語故事探囊取物(成語故事懸壺濟世)1

疫情期間,醫務工務者奮鬥在抗疫第一線,他們不計個人安危,勇敢逆行,守護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國有一個成語,是專門用來形容醫生的責任和擔當的,它就是懸壺濟世。這個成語背後還有一個神話故事呢。

有句俗語叫“不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意思是弄不清别人真正的意圖。葫蘆的密封性好,潮氣不容易進入,能保持藥物的幹燥,所以古人把藥放在葫蘆裡,“藥葫蘆”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

成語故事探囊取物(成語故事懸壺濟世)2

相傳,漢代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他發現自己家樓下新開了一個小藥店,主人是一位老者,門前挂了一個藥葫蘆。凡是有人來求醫,老人就從葫蘆裡摸出藥丸,讓患者服用。吃了他的藥,生病的人都好轉了。

每天看完病後,等到巷子裡沒人的時候,這位老者就悄悄跳進葫蘆裡,不見了。這一切被費長房看在眼裡,心想這位老者肯定是個神仙。第二天,費長房就拿着好吃的去拜見他。

當天晚上,老者帶着費長房一起進了葫蘆,裡面别有洞天。老者坦言,自己的确是神仙,因為犯了錯誤被罰下人間,通過治病救人積攢功德。費長房拜他為師,學得醫術,也成了一名醫生。

在古代,“葫蘆”又叫作“壺”,行醫的人常把葫蘆挂起來當作招牌,所以就有了“懸壺濟世”這個說法。

成語故事探囊取物(成語故事懸壺濟世)3

費長房遇到神仙的故事隻是個傳說,想成為一名好醫生可沒那麼簡單,既要有醫術,還要有醫德。

漢代的張仲景從小就對醫學有濃厚興趣,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他雖然沒有從事醫生的工作,而是選擇了考科舉、走仕途,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對醫學的鑽研。張仲景經常免費給人看病,在他眼裡,幫助别人比取得錢财更重要。

在長沙做官的時候,每個月初一和十五,張仲景都暫停處理公事,在公堂上行醫,替百姓看病。現在,把醫生出診叫作“坐堂”,就是這麼來的。

成語故事探囊取物(成語故事懸壺濟世)4

有一次,張仲景的家鄉出現了傳染病,因為沒有好的治療辦法,家族中的很多人去世了。張仲景心裡很難過,更加堅定了從醫的決心,他立志要提高自己的水平,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從此他加倍努力,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不斷嘗試、總結,寫出了《傷寒雜病論》一書。這本書中的一些藥方至今仍在使用。

成語故事探囊取物(成語故事懸壺濟世)5

“懸壺濟世”用來贊頌醫者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奮鬥在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們就是在懸壺濟世,讓人敬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