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進校園
僅僅練字,遠遠不夠
光明日報記者 楊 飒
有一筆好字,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讓人刮目相看,而且在各大考試裡也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留下好感。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書法是一門藝術,它結合了漢字和中國獨特的審美情趣,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也有人疑惑,現在已經是電子化時代,需要手寫的場景越來越少,寫好字、練書法是否還有必要?
2013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開始在全國範圍内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将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2015年,教育部開始試點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規定“書法特長生加10分”;今年5月,教育部成立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深化中國書法教育改革,進一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中國書法進校園、進課堂。可見,書法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
那麼,在當下,書法教育承載了怎樣的功能?學校裡的書法教育又當如何開展呢?記者采訪相關專家,為讀者答疑解惑。
1.通過書法課打開通往傳統文化的一扇門
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中心小學的師生們正在觀摩市縣裡的書法家揮毫潑墨,聽他們講解書法知識和書寫技能。漂亮的毛筆字更加激發了學生楊雄濤的學習熱情:“今天聽了老師講課,我對毛筆字有了很多的感受,比如說剛才老師教我寫的一個人字,老師教我怎麼頓筆,怎樣突筆,怎樣用它的結構來突出它的美。”
新街鎮中心小學校長季清鴻說:“接下來我們要開好書法課,努力辦好興趣班,讓每一位孩子都寫方方正正的中國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北京師範大學啟功學院副院長于樂認為,漢字書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作為中國人,要會寫中國字,還要寫好中國字,要傳承好以漢字書法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基因。
随着科技的發展,人們與鍵盤接觸的時間逐漸增多,拿筆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提筆忘字成了常态。有些人便以為書法不重要了,沒有必要花功夫練字,不少青少年的字甚至缺乏基本的間架結構。
“加上今日之手機、電腦的普及,更使人們遠離書寫,于是這種失卻來得那麼快,那麼迅猛,其表現最明顯的特征是當代讀書人書寫漢字之差是曆史上未曾有過的。”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黃惇曾撰文指出當下書寫的“失卻”,他認為,“中小學書法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書寫教育問題。我們要把以前失卻的書法教育傳統找回來,就必須把失卻這一傳統的相關漢字教育傳統也找回來。
在數字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書法教育不僅是讓學生會寫字、寫好字,更承載着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弘揚漢字傳統文化更要從青少年抓起。
于樂認為,開展書法教育,首要目标是寫好字,但絕不僅僅隻是提升技法水平,還和中華傳統文化相關。“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引入課堂,除了提升學生的書寫水平外,還可以由此拓展對傳統文化更為廣泛而深入的學習。因為書法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系,與古典文學、文字學、史學等學科,與傳統的國畫、音樂、舞蹈等藝術以及‘陰陽’‘和而不同’的美學、哲學等傳統文化思想都密切相關,所以中小學開設書法課程,不僅是要寫好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通過書法這門課程,打開通往傳統文化的一扇門,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并且,“練習書法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鍛煉學生的毅力,有效調節學生情緒的穩定,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總之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于樂說。
福建福州市烏山小學學生參加課後書法興趣班。新華社發
2.書法教育的師資和理論研究仍然缺乏
随手在購物網站和社交網站上以“練字”“書法”“字帖”等關鍵詞搜索,映入眼簾的是“30天練字速成”“21天楷書速成”等字樣,無論是銷量還是關注度均不低。
“現在,确實有許多教育講究速成、講究‘立竿見影’,很多書法教育都在宣傳‘多少天就能練好字’‘多少天就能通過考級’,都是迎合了許多學生和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态,他們所宣傳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在短期達到,所以我們要認清書法學習和進步的本質,要調整好自己的學習心态。”于樂對此現象很無奈。
“首先要明白學好書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抱着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去學習肯定是沒有什麼收獲的。書法作為一個藝術和技術的結合體是非常難的,技術層面就要千錘百煉,藝術層面就更複雜了。任何一個在書法上有成就有造詣的書法家,無不是經過了長期的學習和勤奮的練習才能達到的,這是一個思想認識上的問題,一定要認清楚。”于樂說。
于樂發現,近些年,全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書法專業,從本科、碩士到博士,據統計有上百所高校,大學書法教育得到了蓬勃發展。書法課正式進入中小學課堂後,按照相關要求,小學生三到六年級每周要上一節書法課。不過于樂也注意到,“缺乏師資,開課不足,沒有統一的教材,是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最主要問題。”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實驗小學作為一個安置易地搬遷學生的學校,很多孩子寫字問題不少。于是學校專門設立國學教室,針對三到六年級學生開設國學課、書法課,配備一位“寫字很好”的老師。除了書法課外,為了應對書法老師缺乏的問題,學校采取先給語文課老師培訓,再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寫字難題的方法。
從書法教育上來看,于樂發現,“書法課作為一門新開設的課程,一方面,有關中小學書法教學的理論研究還很缺乏,有很多空白,比如關于‘中小學書法課堂教學案例’方面的,或者成系統的針對書法教師用書的理論研究著作在社會上基本很難看到;另一方面,老師們普遍缺乏教學經驗和專業技法能力,許多書法老師并不是科班出身,由美術、語文等課程的老師兼任,相關的師資培訓也很少。所以限于老師們的自身水平,再加上業務提升渠道很有限,中小學書法課的教學質量普遍不高。”
陝西延安市新區第一小學書法社團。新華社發
3.書法教育不能隻關注書寫技法
“學書法就是練字”,這是不少學生甚至家長的看法。因為在有的學校開設的書法課上,教師隻是進行簡單的識字教學,強調該如何寫好每個漢字,并未重視書法課在小學教育體系中的作用。
于樂認為,書法教育不應隻關注書法技法,隻是練字是遠遠不夠的。“漢字書寫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實用書寫階段;一個是書法藝術階段。二者是遞進關系,要先達到第一個階段,下一步才有可能達到第二個階段。在實用書寫階段,能夠表現出漢字的平正、勻稱、平行、對稱、舒展等基本審美要求即可;而在書法藝術階段,要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強調藝術變化、藝術個性,這種藝術性和藝術變化在漢字中的表現是非常複雜的。以結體來看,就可以表現為平行、相對、相聚、漸變、呼應等關系,可以表現為長短、疏密、虛實、曲直、開合、方圓等變化,還包括筆畫替換、增筆減筆、行書楷化、構件移位等文字學方面的内容。此外還有筆法、章法等更多藝術上的要求。通過這些漢字美感教育的講解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如果隻是圍繞專業化的技法訓練進行教學,就會迷失方向,課堂教學就是練字,各種技法訓練不僅難以達到,而且會枯燥無味,同時也失去了進一步實施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可能性。”
深圳市寶安區上屋小學就堅持“積澱文化、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全方位地構建了一套書法協同課程:運用“常規課堂”“午間課堂”“延時課堂”“社團訓練”“專家課堂”5塊陣地,将“講授課”“練習課”“活動課”與“培訓課”4種課型有機結合,有效融合校内外資源,多維度作用于學生書寫習慣與習字能力的培養,相輔相成,教學相長。
湖北沙市紅星路小學書法興趣班。李波濤攝/光明圖片
那麼,書法課應該如何教,如何有效地開展書法教學,于樂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書法技法教學的同時重視講解書法文化,比如在講到某位書法家的時候,除了其書法藝術以外,還可以講講生平事迹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就會使内容變得立體而生動,在提升學習興趣的同時加強對書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
第二,書法有着詩歌的韻律和氣象,有着音樂的節奏快慢和輕重起伏,有着舞蹈的形體姿态與組合變化,書法與諸多傳統藝術都有着共同的内在邏輯和法度要求。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懷素的《自叙帖》、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帖》等都是古典文學名篇。書法藝術還常常與傳統國畫結合在一起,其中所表現出的生命、關系、變化與和諧之美,所表現出的風骨、神采、氣韻和意境都體現出中國古典美學思想。作為文字的載體,書法刻于碑石,見于古代諸多的器物。直到今日,每逢過年,人們還是有用毛筆書寫福字、書寫春聯的傳統習俗。所以,在書法教學時,可以将書法與上述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進行講解,讓學生感受到豐富而多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三,在中小學書法教學中,不應隻講單個字如何練習,如果能結合文字本身的意義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理解這個字、這個詞或這個成語内涵的基礎上,再進行技法訓練,那麼學生對這個字、詞或成語就有了更多文化上的理解和情感上的共鳴,練習起來也必将會事半功倍。比如,可以練習一些成語典故,如“丙吉問牛”“疏廣揮金”“季劄挂劍”等一些有内涵、有新意的内容。這些内容在中小學課本中并不常見,但都是出自古代經典著作中的典故,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在教學中可以先講故事後練字,再結合一些古代相關的藝術品進行講解,将書法課與語文課、曆史課、思想品德課以及其他藝術方面的課程聯系起來打通來講,實現多維度、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和體驗,就會增強學習趣味,激發學習熱情,不僅會促進學生對于書法課的學習,而且對其他學科也會有幫助,可以提升綜合素養,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在練字的同時能夠學習到更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于樂最後說。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13日1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