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葉扁舟綠蓑衣

一葉扁舟綠蓑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3:04:11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原創翻譯: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在地飛翔,帶着桃花的江水中,肥美的鳜魚在歡快地遊動。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着斜風細雨悠然垂釣,樂而忘歸。

一葉扁舟綠蓑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1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号玄真子、煙波釣徒。是唐代著名道士。

這首詞是張志和最著名的一首詞,在中國、日本地區都極有盛名,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鹭”是閑适的象征,寫白鹭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鳜魚長得正肥。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态。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着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一葉扁舟綠蓑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2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谒見湖州剌史顔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顔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這首詩七年後,被日本遣唐使帶回日本,呈給了嵯峨天皇。天皇喜不自禁,一口氣和了五首,其中一首頗有意境:寒江春曉片雲晴,兩岸花飛月更明。鲈魚脍,莼菜羹,餐罷酣歌帶月行。張志和的(漁歌子)與張繼的(楓橋夜泊),選入了日本教科書。

附上詞人轶事一則:

張志和與顔真卿是好友,一次與顔真卿等一群朋友飲酒作詞。張志和喝酒喝到痛快時,忘乎所以,乘着興緻要為大家表演水上遊戲:他把坐席鋪在水面上,獨自坐在上面飲酒吟唱。

那張坐席能在水上漂浮,一來一去,時快時慢,發出水上行舟一樣的聲音。接着又從雲中飛來一群仙鶴,圍繞在他的頭頂上,發出婉轉的鳴叫。顔真卿等人在船上觀看,沒有一個不驚訝的。不多時,張志和在水上揮手,向顔真卿表示謝意,然後便上升飛去。

一葉扁舟綠蓑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