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麼?當一個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問媽媽:“爸爸回家吃飯嗎?”得到的答複是不回家吃飯了,孩子就會很嗨得跳起來說“太好了”。
當爸爸的聽到後,又是什麼感覺呢?
我們都知道出門的時候,要穿得整整齊齊,特别是參加一些正式場合,男士還要穿西裝打領帶,女士穿什麼樣的裙子搭配什麼樣的高跟鞋。
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這身行頭從上到下卸下來,換上寬松的衣服是不是呢,毋庸置疑,這是每個上班族都要重複的生活狀态。
那就可以肯定地說“家就是放松心情的地方,家是其樂融融、說說笑笑講愛的地方”,并不是講規矩以及講大道理的地方”。
我兒子從小跟姥爺、姥姥生活,長到六歲的時候我們才把他接到身邊,有一次吃飯,我記得特别清楚,他說“我姥爺夾菜是這樣的”,他一邊說一邊做示範,就是夾起菜後不是直接就放進嘴裡,而是把夾菜的筷子輕輕地掂倆下,這樣就不會把菜湯弄到飯桌上了。
他還學姥爺,夾菜的時候也會用另一隻手接着,好像很多老人吃飯都是這樣,不要把飯粒或者是菜湯掉到到飯桌上。
我兒子現在已經成年,他夾菜特别規矩,從來不是滿盤子夾菜,都是一邊按着盤子一邊夾菜吃,我們誰也沒有教過他怎麼夾菜。
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以身作則比管教強一百倍。
再婚男人家庭規矩多,連嶽母的生活習慣都要管,妻子說太累了。
來自廣東的程女士說她老公總是在吃飯的時候教訓小孩“吃飯不要吧唧嘴,吐骨頭不能發出聲音,一定要無聲無息。
幹嘛要求一個幾歲的孩子跟你一樣呢?吃飯的油還不能弄到衣服上,洗一下不就完了嗎?換身衣服不就好了嗎?
不但是要求孩子這麼做,對我也是這樣的要求,說我媽媽吃飯也總是吧唧嘴,對我媽媽也提出這樣的要求。
當然,他不會當媽媽的面說,他會跟我說,讓我跟媽媽說,我就覺得老人都這個歲數了,你又何必提這麼一嘴呢?
我就覺得挺無奈的。
你這麼要求一個孩子,搞得孩子就會說,爸爸今天回來吃飯嗎?如果不回來吃飯,就會“耶”今天爸爸不用回來吃飯了。
所以,就是搞得現在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壓力,爸爸在,那我就要很自覺地,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兒吃飯,爸爸不在,就可以“嗨”起來了”。
别做一個太嚴厲的老爸。
程女士的老公趙先生五十三歲,他比程女士大十三歲,他和程女士結婚前有過一段婚姻,還有一個兒子。
他們倆結婚後,程女士又生倆個女兒,大的十歲,小女兒才九個月,家裡的大事小情都要程女士操持,趙先生就是一個甩手掌櫃。
他啥都不做也就算了,每次回到家裡還嫌棄妻子不收拾家,弄得家裡那麼亂糟糟的,程女士就會很傷心。
程女士說,伺候三個孩子吃喝拉撒,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起床,做好飯,就要叫二寶起床,孩子拖拖啦啦起來,吃完飯,三寶又醒了。
還要照顧三寶,還得送二寶上學,每天特緊張,上廁所都要把三寶放在兒童車裡,還要推到廁所門口。
趙先生說:三寶不是也睡覺嗎,當她睡着了,你想幹什麼不行呢?
當聽到趙先生說一個九個月的孩子是可以睡着的,睡着的時候你想幹什麼都行,那是你真沒有帶過孩子。
我們做母親的都知道,孩子小的時候,你看她睡着了,可一放下她就醒了,媽媽跟孩子之間好像有種感應,媽媽隻要一起身,孩子立刻像雷達一樣兩眼放光。
而且,孩子們真的就是趴在廁所門上,看着媽媽,拍門,“我要進去,我要進去”,程女士真是太不容易了。
三個孩子,你就盡管想了,你的妻子做錯了一件事就是,給你的自由太多了。
心理專家曾經說過:誰管孩子誰教育,你不管孩子,你也沒有資格教育孩子。
趙先生不管孩子,可總是拿出家長的權利教訓孩子,不但教訓孩子,還教訓妻子,還嫌棄嶽母,程女士活得真是太累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