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騰攻韓,俘韓王安,韓國滅亡,在韓國故地設置颍川郡。
颍川郡,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陽翟,在今河南禹州市。颍川郡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
颍川曆來是大郡,而且離中原王朝的統治中心較近,自設立以後長期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因此成為中國衆多姓氏的發祥地。
颍川地理位置極為優越。這也導緻其成為自古以來兵家必争之地。在兩漢之際,各勢力集團為争奪地盤,彼此征伐不斷。其中新莽軍主力、綠林軍、劉秀等軍事集團便曾在颍川地區展開過争奪戰。而颍川人也多順勢而為,積極參與軍事鬥争,成為劉秀早期的主要軍事力量。此後颍川豪族還密切參與了東漢王朝的建立,是東漢政權得以建立的三大支柱之一。
東漢定都洛陽之後,颍川人更是憑借着毗鄰帝都的優勢,加之其對政治的敏感性,往往聞風而動,遇見事而發。其在官場中如魚得水。兩漢以來的颍川人多熱衷于政治活動,且多能在亂世之中發揮自身所長,趁勢而起。因此東漢末年,朝廷将傾,天下将亂,颍川名士輩出,颍川家族興盛。
此外,在兩漢經學教育的洗禮之下,颍川地區有較濃厚的求學氛圍。颍川士人追求儒學知識的同時,也在不斷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求學行為也加強了颍川士人間的聯系。東漢末年士人遊學的目的轉為交友求名、參與政治活動時,颍川士人作為當時社會的活躍分子,更是積極參與其中,成為中堅力量。
自古有颍川多奇士一說,現在就對發源于颍川的四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
秦朝颍川郡
第一、颍川鐘氏
颍川鐘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四大世家之一,這個家族往上可以追溯到殷周,往下可以追溯隋唐,在這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最盛,為曹魏貢獻了鐘繇、鐘毓、鐘會等人才。
其中鐘繇為曹魏經營關中,使得當地的生産得以恢複,鐘毓則協助平定了諸葛誕的淮南叛亂,鐘會是滅蜀的一大功臣。
颍川鐘氏的始終最早可以追溯到鐘接上,他是楚漢時期項羽麾下名将鐘離昧的次子。項羽烏江自刎後,鐘離昧投奔到了韓信麾下,但終究還是被害。當時鐘離接為颍川長社令,為了避免自己也遭受牽連,便去掉中間的“離”字,變成為鐘接。
颍川鐘氏就這樣在鐘離的手中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到了第十代的鐘皓時,他學識淵博,又有清高的德行,受到當時士人們的推崇,與陳寔、荀淑、韓韶一起合稱為颍川四長。至此以後,鐘氏家族才開始聲名遠揚了起來。
根據《後漢書荀韓鐘陳列傳》的記載:“鐘皓字季明,颍川長社人也。為郡著姓,世善刑律”
颍川郡
由此見得,在那個時候,颍川鐘氏就已經頗具名聲了,隻不過在鐘皓的手中,這個名門望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到了颍川鐘氏的第十二代時,出現了整個家族裡面地位最為尊貴的人,那就是鐘繇。他自從被颍川太守舉為孝廉之後,先後當過陽陵令、黃門侍郎等官職。
在李傕、郭汜等禍亂京城,把持朝政的時候,鐘繇憑借着自己的那根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這二人,使得曹操得以同朝廷取得了聯系,這是他為曹魏所做的第一個大貢獻。
到了建安二年的時候,在北方曹操同袁紹之間已經到了一種水火不容的地步,稍有不慎雙方就有可能直接開打起來。為了更好地用袁紹進行決戰,曹操必須先除掉呂布這個後患。但又害怕袁紹去同西北的馬騰等相勾結起來,于是乎便派鐘繇前去鎮撫關中,讓曹操毫無西顧之憂,這是鐘繇為曹魏所立下的第二大貢獻。
鐘繇還在關中地區招攏流民,使得當地的經濟得到了迅速恢複和發展,在官渡之戰時,還給曹操提供了一千匹好馬,使得其騎兵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是鐘繇為曹魏所立下的第三大貢獻。
所以,鐘氏家族到了鐘繇的手中達到了鼎盛,曆代的子孫得以被蒙蔽。随後便開始逐漸衰弱,但在門閥制度的幫助下,還是一個令普通人高攀不起的世家大族。
鐘繇
第二、颍川陳氏
颍川陳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陳國上。在陳厲公時期,陳國發生了一場内亂,其中的一位叫做陳完的公子為了避難,跑到了齊國去改姓為田,經過了數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發生了一件改變整個春秋戰國曆史走向的事情——田氏代齊,國相田和經過了一番鬥争,而最終取代姜氏掌握了齊國的政權。
後來,秦始皇平定六國,一統天下之後,田氏的子孫為了更好地進行政治避難,選擇紛紛改姓,既然他們的祖先陳完從陳國來的,于是乎便有這麼一支田氏子孫将自己的姓氏又改了回去,成為了陳氏子孫,還索性遷居到陳國的故地颍川去,成為了日後颍川陳氏的開端。
到此時的颍川陳氏還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家族,到了東漢時期陳寔和他的兩個兒子陳紀、陳谌的手中,才開始光耀起來。到了漢末魏晉時期,颍川陳氏發展到了巅峰,成為當時的世家大族,也成為了陳氏家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為曹魏獻了陳群、陳泰等人才。
颍川陳氏由漢末入于魏晉,子孫曆十餘世貴顯,家族地位曆三百年而不墜,可說是魏晉間曆史最為悠遠的世家大族之一。相比而言,所謂王謝之家也隻能算是後起之秀了。
陳群
第三、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也是魏晉時期名門望族之一,往上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的人姬姓,在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大夫叫做荀息,他有三個孫子都當上了卿大夫,所以在當時來說也是大族一個了,可以大緻将其分成為三個分支:中行荀氏、荀知氏、荀程氏。這三族勢均并立,後來由于漢宣帝的名字就叫做劉詢,為了避諱隻能改姓為孫。
後來到了第十一代的孫遂時,将全族遷居到颍川去居住,并将姓氏又改回了荀,這就是颍川荀氏的來源。
荀遂生了一個兒子叫做荀淑,他是颍川荀氏的第一代代表性人物,也同鐘皓等并稱為四長之一。在此之前,颍川荀氏還比較單薄,人丁還比較少。但好在荀淑很會生,一共生了八個兒子,個個都是人才,當時的人們将其稱為是八龍,自此以後其家族成員逐漸豐盛起來,成為了當地的一個名門望族。
其家族成員同當地的陳氏家族進行緊密的來往,進而獲得了大量的入仕機會并逐漸成為了一個世家大族。三國時期,荀氏家族大量同曹魏之間進行聯姻,獲得了大量的恩賜,政治地位得到了大量的提高。而荀氏家族也為曹魏貢獻了諸如荀彧、荀攸等出世之才。
後來司馬氏家族通過高平陵事件,消除了以曹爽為首的曹氏宗室的勢力,進而掌控了整個政局。而荀氏家族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便抛棄了曹氏的這個靠山,轉而向司馬氏獻媚。晉朝皇室衣冠南渡之後,颍川荀氏失去了其以往的政治地位,逐漸走向了衰落。
荀彧
4、颍川韓氏
代表人物:韓韶、韓馥。
韓韶與同颍川郡人的鐘皓、荀淑、陳寔等皆以清高有德行聞名于世,合稱為颍川四長。《後漢書·循吏傳序》:“自章和以後,其有善績者,往往不絕。如魯恭、吳祐、劉寬及颍川四長,并以仁信笃誠,使人不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