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強迫症,6:13 推送;本文為原創,
(微專題和微考點除外)
678地理工作室
請看下面兩個鍊接
2003年-2018年16年全國高考文綜卷地理選擇題總結之微考點49河流階地的演變過程
試題引入:
(2018年全國二卷)圖2示意某河流上遊河段的單側斷面。該河段兩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個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積着河流沉積礫石。礫石的平均礫徑T3>T0>T2>T1。據此完成6~8題。
6.面積仍在擴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7.該斷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時期為
A.T3形成時期 B.T2 形成時期
C.T1形成時期 D.T0形成時期
8.推測該河段所在區域的地殼經曆了
A.持續性下降 B.持續性擡升
C.間歇性下降 D.間歇性擡升
知識講解:
地貌的形成受兩個力
一個是内力
另一個是外力
任何地貌都是在兩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但在不同的階段主導力不同
内力和外力又是一對矛盾力
當内力上升時
外力則侵蝕使地貌變低
當内力下沉時
外力則沉積使其變高
事物發展的特點是上升性或前進性
周期性或曲折性
回複性或回歸性的統一
這一規律表明
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總趨勢是前進的
道路是曲折的
在曲折中前進
螺旋式上升
地貌的演變過程也是如此
地貌的演變常受到内外力作用的交替影響
在形成過程中或者有停頓
或者有反複
河流階地的形成也具備上述兩個特點
一、定義:
構造擡升
或者侵蝕基準面下降
河流就要發生下切侵蝕
從而使河谷谷底擡升
過去的河谷谷底(例如河漫灘)
由于構造擡升
河流下切
被擡升到一般洪水位之上
呈階梯狀分布于河谷兩岸
稱為河流階地
二、形态特征
河流階地是河谷中沿河分布的階梯狀地形
每一級階地包括階地面和階地斜坡
兩個主要組成單元
階地的級數是由下而上按順序分級的
即把高于河漫灘的最低一級階地
稱為一級階地
向上依次為二級階地
三級階地等
三、形成過程: 如下圖。
(a)(c)兩個階段地殼比較穩定
河流以側蝕及沉積作用為主
形成寬闊的河漫灘
(b)(d)階段地殼開始擡升
外力作用則表現為河流下切侵蝕
逐漸的原來的離河床較遠的
河漫灘的一部分跟河流水面的相對高度變大
不會被洪水期的洪水淹沒
就形成了一級階地
但如果發生更大的洪水
一級階地仍有可能被淹沒
在洪水退卻之後沉積上一層新的河流沉積物
(e)階段地殼又變的穩定
河流下切侵蝕也随之減弱
側蝕和沉積變強
新的河漫灘形成
四、類型:
根據河流階地的物質組成
可将其分為侵蝕階地
堆積階地和基座階地三類
①侵蝕階地
它由基岩構成
很少找到沉積物
往往隻有一些坡積物
②堆積階地
階地全由河流沉積物組成
③基座階地
基座階地的特點是由兩種物質組成
上部為河流的沉積物
下部是基岩
五、應用:
古村莊一般在河流階地上
既離河較近
又受洪水的影響較小
如課本中的下圖
此圖雖然是為了說明礦業城市的形成
但在礦業城市形成之前
聚落卻是分布于河流階地上
試題解析:
第6題:T1、T2、T3已經是成熟的階地,不會受到河流的影響,面積不再變化,而T0離河最近,在洪水期仍可能被淹沒,面積發生變化。故選A。
第7題:河流的沉積作用具有分選規律,流速越大時沉積的顆粒物就越大,流速越小時沉積的顆粒物就越小,材料中給出“礫石的平均礫徑T3>T0>T2>T1”,所以T3時河水流速最快。故選A。
第8題:形成河漫灘時地殼比較穩定,而河漫灘擡升為階地時地殼上升,所以由圖中四個階地可知圖中地區地殼在間歇性擡升。故選D。
欲購微專題請加微信詳詢
為了減小某一位老師的工作量,所以
您的姓氏拼音
ABC開頭的,請加老丁微信121869236
FGH開頭的,請加牛老師微信736491854
JKL開頭的,請加林老師微信15833208809
MNO開頭的,請加馬老師微信13932090535
PQR開頭的,請加秦老師微信13111361659
STU開頭的,請加李晨光老師微信dili100
VWX開頭的,請加溫老師微信13730040095
YZ開頭的,請加張老師微信13785036967
DE I開頭的,請加尹老師微信18531011777
2018年12月10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