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50歲的劉先生牙痛頻繁發作。
每每在情緒激動
或是稍微激烈一點的身體活動後,
左邊的牙就開始痛。
劉先生多次到口腔科就醫,
但治療後不見好轉,
牙痛發作還越來越頻繁。
(圖/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直到有一天早上起床後,
竟然牙痛到大汗淋漓,
家人見勢不妙,
把他送往南醫三院急診科,
意外被确診為急性心肌梗死!
生病最怕耽誤病情、延誤治療,心髒問題更是越早發現越好。但經常有患者因為不了解情況而跑錯科室、挂錯号,輾轉一大圈,最後才發現是心髒問題。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周滔提醒說,像劉先生這種牙痛提示心梗的還不算最容易忽視。
日常生活中,跑錯科室、挂錯号的心髒問題還有不少,大家都要留個神!
當心髒通過其他的身體部位發出這些“求救”信号的時候,要及時、準确地收到和解讀它——
信号一:
牙疼、牙齒發麻提示心梗發作
大家現在都知道,胸痛是急性心梗的常見症狀,哪能知道心髒告急竟然把“求救”信号發到了牙齒?
周滔解釋說,心梗可以表現為左下颌疼痛或者牙痛,這是一種牽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某些内髒器官(如心髒)病變時,在體表一定區域産生感覺過敏或疼痛感覺的現象。
牽涉痛是疼痛的一種類型,表現為患者感到身體體表某處有明顯痛感,而該處并無實際損傷。這是由于有病變的内髒神經纖維(如心髒)與體表某處的神經纖維會合于同一脊髓段,來自内髒的傳入神經纖維除經脊髓上達大腦皮質,通過疼痛的感覺去向大腦報警——内髒機器發生故障啦!
在這個信号的傳送過程中,也會影響同一脊髓段的體表神經纖維,傳導和擴散到相應的體表部位,相當于把報警的疼痛信号同時發送到了體表。
因為咽喉部、下颌部和心髒的神經受到同一節段脊神經的支配,當心肌缺血、缺氧時,産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質及多肽類物質,會刺激神經産生疼痛,并擴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經,誘發咽喉或者下颌疼痛症狀。實際上這是我們身體一種信息識别錯誤。
也就是說,信号受到了幹擾,發錯了頻道。
自我鑒别
怎麼鑒别牙痛的信号,是來自心髒的錯送,而不是牙齒自己本身的問題呢?
周滔說,心肌缺血相關的疼痛可能表現為頸部、下颌疼痛,甚至是牙齒疼痛,尤其是與運動相關的頸部、下颌、牙齒疼痛,即這些部位靜止狀态時并不痛,但是走路就會疼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頭暈冷汗等症狀時,那麼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
這種牙痛無法通過止疼藥或者消炎藥緩解,且局部多數也沒有紅、腫等牙齒疾病的症狀,範圍比一般牙痛要大,而單純牙痛就可以通過止痛藥緩解。
心肌缺血導緻牙痛患者體表心電圖常常會發現心肌缺血,但真正牙痛病人并不會有心電圖缺血表現。
信号二:
勞動/運動後胃疼或提示心肌缺血
周滔接診過一位年過五旬、身材發福的男性患者,每次都在體力勞動後出現“胃疼”,疼到出汗、脹得慌,停下來休息大概十幾分鐘就沒事了。繼續勞動又覺得胃難受,吃胃藥可以緩解一下,如此反複循環。
醫生問診發現患者有高血壓病史近10年,醫生高度懷疑與心髒相關,進行一系列檢查後确診是心肌缺血。
原來,心梗在發作之前,患者的胸骨後方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這種疼痛會放射至上腹部位,使患者出現非常明顯的上腹部疼痛,以及上腹部灼熱感和擠壓感。
而且,在上腹部位出現疼痛感的時候,患者往往還會出現一些惡心或者是嘔吐等症狀。這些症狀與部分胃部疾病非常相似,所以很容易被患者忽視。
心髒在胸腔裡占據“C位”,正好“坐在”肝髒和胃的上邊,一旦心肌缺血,有可能會刺激到膈肌,大腦便會收到胃部發來的不适信号,認為是胃出了毛病,但其實是心髒本身出了問題。
(圖/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自我鑒别
心肌缺血相關的上腹痛,多數在情緒激動或者活動後開始出現,而消化道疾病常常和運動、情緒激動無關,且多數伴有反酸、嗳氣、燒心感,多數在靜息或夜間卧位時發作;
産生疼痛的時間短,心肌缺血一般不會超過10分鐘,胃痛常超過30分鐘以上甚至一整天;
心肌缺血導緻的疼痛發作常與飲食無關,而真正胃痛一般與空腹或飲食相關,但飽餐後發作仍要注意心肌缺血可能,一般發作時心電圖可鑒别。
信号三:
腿疼竟是心源性栓子脫落
一位老人因右腿劇烈疼痛被送進醫院,但各種骨科查未發現腿部有任何外力損傷或骨折,最後心内科檢查出該患者是心源性栓子脫落引起的下肢動脈栓塞。
心源性栓子,即由心房顫動、心髒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髒疾病所形成的栓子。這位老人3年前患上房顫,引起附壁血栓,随着血液流動堵住了下肢的大血管,導緻劇痛。
自我鑒别
在沒有外傷經曆的前提下,突然肢體劇痛、麻木、發涼,需要警惕是下肢動脈栓塞;有間歇性跛行,當行走一定距離後出現疼痛不适,被迫停下才能好轉,這種疼痛應先排查血管問題。
警惕冷熱交替
誘發心梗險情
除了警惕上述幾個危險信号,有約君還要提醒你:炎炎夏日裡,一些看着平常的“小事”,可能有誘發心梗等險情!先看這個案例:
運動後猛喝冷飲,
為何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
醫生分析,夏季炎熱,人體血管處于擴張狀态,同時人在大量出汗後造成體内嚴重脫水,導緻體内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血液黏稠度增加。
此時如果猛喝冷飲、吹空調、洗冷水澡,易導緻全身血管收縮痙攣,尤其可能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導緻心律失常、心絞痛或心梗。
除了運動後喝冷飲,
以下幾種行為也有風險:
第一,空調溫度調得過低,室内外溫差大且頻繁進出室内外。這是因為,夏季室外溫度較高,當人體進入空調、風扇等低溫環境時,劇烈的溫度變化會造成人體内外溫差顯著增加,由此很容易誘發冠狀動脈反射性痙攣,血管收縮,心肌供血減少,心肌缺血、壞死。
第二,常處于情緒激動狀态。此時一旦遇到冷刺激,多方共同作用下,很容易造成人體内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高凝,血小闆激活,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有約君提醒,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以及肥胖、吸煙、高齡、早發猝死家族史等的人們,既往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的青年人,工作壓力大、熬夜、交感張力高的人群,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
以上這些高危人群,應控制好基礎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平時也要注意養成合理的飲食作息習慣,戒煙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心情愉悅。另外,要适度運動,避免肥胖,快走、慢跑、遊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周滔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卓茹、遊華玲
部分資料據廣州日報、生命時報
圖/視覺中國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