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編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和出世的語錄集,常讀此書,可正心修身、養性育德。
志從淡泊來,節在肥甘喪
原文:
藜口苋腸者,多冰清玉潔;
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顔。
蓋志以澹泊者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顔:追求錦衣玉食的人,多甘受奴顔婢膝的屈辱。
一些人為了個人享受,想吃得好、穿得好,不惜摧眉折腰亊權貴,即投靠權勢者和富豪者,為其當奴才。這種自甘堕落而無骨氣的人,節操在肥甘中喪失殆盡,隻令人不恥!
蓋志以澹泊者明,而節從肥甘喪也:所以從淡泊名利中可以看得出高尚的志向,但高尚的志向也可在錦衣玉食中喪失。
釋義:肥甘,美味的東西。《孟子-梁惠王》:“為肥甘不足于口與?”
諸葛亮的《誡子書》有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非守窮廬,将複何及!”
意思是說:君子的操守,應該用恬靜來修善自身,用儉樸來淳養品德。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甯靜就不能高瞻遠矚。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滞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随光陰一日日逝去,于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着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