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也是生肖中唯一虛幻的形象。
生肖龍的人,性格剛毅,信心滿滿,活潑好動,意志堅強,奮鬥不止。
生肖龍的人,喜歡勇挑重擔,敢于承擔責任,寬宏大量,充滿生機。性格直率,從不扯謊,從不僞裝自己的感情,也很少費心去嘗試這一點。
生肖龍的人,慷慨大方,目标明确,具有開拓精神,喜歡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成功有着不解之緣。不喜歡拐彎抹角,有做大事的潛力,勇往直前,喜歡大刀闊斧地幹事情。
詠龍的詩源遠流長,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便有涉及龍的詩句,如“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龍旂”,指畫龍的旗。
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稱為詞的時代,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唐詩宋詞中,描寫龍的名篇佳作很多。
由于龍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詠龍古詩中較少看到具體描繪龍的作品,但是,可以見到衆多涉及神話中龍王的詩句,比如:唐代詩人顧況的“漢女江妃杳相續,龍王宮中水不足”,宋代徐夢發的“若分座下龍王水,免使春田待插秧”等。
古人以含龍的詞語來指帝王或與有關之物,這在詠龍古詩中也可找到佐證。比如:“龍顔”,指帝王的容貌。
唐代詩僧貫休有“從此龍顔又應瘦,寰瀛俱荷代天功”;宋代詩人史浩有“下拜龍威瞻咫尺,群臣始覺倍光生”等,都是用龍來描寫皇帝的詩句。
在人們的心目中,龍意味着美妙、出色。古詩中常以含龍的詩句表現非同一般的人與物。唐代崔璐的“襄陽得奇士,俊邁真龍駒”;宋代員興宗的“父為鴻漸子鵬舉,兄是龍駒弟鳳雛”等詩句,都是以“龍駒”比喻傑出人物。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
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
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
鄉裡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
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
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
香火滅兮杯盆冷。
《添酒中六詠·酒龍》
--唐·陸龜蒙
銅雀羽儀麗,金龍光彩奇。
潛傾邺宮酒,忽作商庭漦。
若怒鱗甲赤,如酣頭角垂。
君臣坐相滅,安用驕奢為。
《奉和添酒中六詠·酒龍》
--唐·皮日休
銅為蚴蟉鱗,鑄作鱙缪角。
吐處百裡雷,瀉時千丈壑。
初疑潛苑囿,忽似拏寥廓。
遂使銅雀台,香消野花落。
《龍》
--唐·李峤
銜燭耀幽都,含章拟鳳雛。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
希逢聖人步,庭阙正晨趨。
《漳南十詠·龍台》
--宋·蔡襄
試看初日照龍台,
白玉堂高錦障開。
樹色一番連雨淨,
溪光幾曲抱山來。
雲歸洞天形影瘦,
風落前村笛弄哀。
擬結青樓遍題詠,
思王何吝鬥量才。
《北苑十詠·龍塘》
--宋·蔡襄
泉水循除明,中坻龍矯首。
振足化仙陂,回晴窺畫牖。
應當歲時旱,噓吸雲雷走。
《武林山十詠·龍泓洞》
--宋·梅詢
矯矯淵下龍,潛神在靈府。
雲卧雖有時,泥沙可長處。
陰崖寒氣腥,峭壁煙痕古。
《嘉禾百詠·龍舌頭》
--宋·張堯同
一吸長川靜,煙雲忽有無。
誰看颔底月,誤欲探骊珠。
好作品共同分享,如果你喜歡《唐詩宋詞裡的生肖龍》這篇文章,請轉發給朋友欣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