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着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有戳中她,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她心口。兩千年來人們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間最美麗的形象。”
金庸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結尾這樣寫道。
《越女劍》發表于1970年1月《明報晚報》上,這是金庸唯一的一部短篇武俠小說。那時候,《明報晚報》剛剛創刊。那時候,金庸武俠小說創作正處于成熟期,兩年後封筆江湖。
金庸為什麼會創作這樣一部短篇武俠小說呢?我們可以用金庸本人的話來回答——
我手邊有一部任渭長畫的版畫集《卅三劍客圖》,共有三十三個劍客的圖形,人物的造型十分生動。偶有空閑,翻閱數頁,很觸發一些想像,常常引起一個念頭:“最好能給每一幅圖‘插’一篇短篇小說。”慣例總是畫家替小說家繪插圖,古今中外,似乎從未有一個寫小說的人替一系列的繪畫插寫小說。
就這樣,金庸成了第一個為繪畫插寫小說的人,于是便有了《越女劍》。可惜的是,金庸寫了第一篇《越女劍》後,第二篇《虬髯客》的小說就寫不下去了。所以,金庸說:
“可是連寫三十三個劍俠故事的心願,永遠也完成不了的……寫叙述文比寫小說不費力得多,于是改用平鋪直叙的方式,介紹原來的故事。”
雖然金庸隻為《卅三劍客圖》插寫了一篇小說,并且是短篇,但是在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中,這一篇依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愛不釋手,因為金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愛情童話。
小說講述的是範蠡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的故事,主要人物是範蠡與善使劍的女孩阿青,還有最後出場的西施。這篇小說雖然隻有兩萬字左右,但是故事時間在金庸所有的武俠作品中是最早的——春秋時代。這篇小說藝術含量也十分豐富,有武俠,有曆史,有神話,有傳奇,有政治,有愛情……如果你從不同的角度去讀,可能會讀出不一樣的故事。
于是,我從愛情童話的角度去讀,讀出了一部少女之心成長的故事。
小說篇幅超過一半時,女主人公阿青才出場。讓人意外的是,阿青既不是宮中衛士、朝中大臣,也不是江湖俠女、大家閨秀,而是一位美麗純樸天真爛漫的牧羊少女。直到這時候,我們才明白,原來前面洋洋灑灑、反反複複寫了那麼多關于越國劍士和吳國劍士比劍的内容,原來都隻是為了給阿青出場作鋪墊。
就是這樣一位清麗天真的牧羊少女,卻原來身負絕技,一根青青的竹棒卻比削鐵如泥的寶劍還要厲害。範蠡千方百計留住阿青,想請阿青的師父出山教習越國劍士劍術,在發現阿青口裡的“白公公”是隻白猿後,又轉而想讓阿青來當這個教練。這一切在範蠡看來是那麼理所當然,隻是誰也沒想到“美人也難過英雄關”,阿青愛上了範蠡。可是,範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他的心中隻有西施。教習越國劍士劍術三天之後,阿青不告而别,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
三年後,越國興兵伐吳,吳國大敗。範蠡終于奪回了他的西施。三年時光,未曾減少範蠡對西施的思念,也無法泯滅西施對範蠡的盼望,同樣也無法撫平阿青心上的創傷。三年後,阿青突然回來了,她要殺死西施,她要為自己的愛賭一回。
愛神最終讓阿青的複仇行動黯然失色。小說中這樣寫道:
她凝視着西施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地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範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清嘯迅捷之極地遠去,漸遠漸輕,餘音袅袅,良久不絕。
《越女劍》雖然有着複雜的曆史背景,但是情節卻很簡單;雖然有着複雜的人物,但是關系卻很單純;雖然有着複雜的政治鬥争,但最終成就的卻是一個幹幹淨淨的愛情童話。
在武俠小說的百花園裡,《越女劍》就像是一朵清新脫俗的小小蘭花,散發着醉人的清香,閃耀着迷人的藝術光芒,打動着一個又一個讀者的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