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年級上學期27課寓言二則道理

四年級上學期27課寓言二則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8:02:46

四年級上學期27課寓言二則道理(寓言裡的安全道理)1

畫蛇添足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二》

成語故事:楚國有個祭祀的官員,給手下辦事的人一壺酒和酒具。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幾個人喝這壺酒不夠,一個人喝這壺酒才有剩餘。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成的人喝酒。”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就左手拿着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給蛇添上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的蛇畫成了,奪過他的酒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于是就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賣弄聰明,否則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會把事情弄砸。不論對國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而喪失了自己本該有的東西。“為蛇足者,終亡其酒。”,真是可惜!

四年級上學期27課寓言二則道理(寓言裡的安全道理)2

黔驢技窮

出處: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

成語故事:黔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載運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到山下。一隻老虎看見它,覺得它是一個巨大的家夥,把它當做神物,便隐藏在樹林裡偷偷地看它。過了一會兒老虎才漸漸地出來接近它,小心翼翼的觀察它,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遠處,認為它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懼。可是老虎又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沒有什麼特别的本領似的;老虎逐漸熟悉了驢的叫聲,又走近了一些,出現在它的身前身後,但始終不敢進攻它,老虎又漸漸靠近驢,态度親近而不莊重,不斷碰撞、挨近、沖撞、冒犯驢,驢非常憤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興,心裡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本領隻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了驢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方才離開。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世界上有很多東西貌似很強大,樣子很可怕,但其實沒有什麼可怕的。對于安全工作不要有畏難情緒,不要被貌似強大的敵人所吓倒,而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敢于鬥争,善于鬥争,奪取勝利。

四年級上學期27課寓言二則道理(寓言裡的安全道理)3

一葉障目

出處:楚人貧居,讀《淮南子》

成語故事:楚地有一個人,家境貧寒,窮困潦倒。他讀了《淮南子》,看到書上有這樣的記載:螳螂在捕蟬時用樹葉遮住自己的身體,其它小昆蟲就看不見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樹葉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體。他十分高興,于是跑到一棵樹下擡頭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蟬時用來遮蔽自己的樹葉。偶然發現了,就伸手摘下來。不料失手,那片樹葉竟飄落地下。樹下原本就有落葉,混在一起再也無法辨認。于是,他索性将落葉全部掃起,,收了足足有幾鬥回家。 抱回家後,他一片一片地輪番拿樹葉來遮住自己的眼睛,問他妻子:“你還能看見我嗎?”開始,妻子一直說:“能看見。”後來,折騰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煩,便騙他說:“看不見了!”這人一聽心裡暗暗大喜,急忙将選出的樹葉揣在懷裡,跑到街上去。到了鬧市,他舉着樹葉,旁若無人,當面拿别人的東西。結果被官府差吏當場抓住,押送縣衙。縣官審問他的時候,他老老實實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縣官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知道他是個書呆子,訓斥了一頓就把他釋放了,并沒有懲治他。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一葉障目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看清事物的全貌,還不能盲目輕信、盲目崇拜,必須經過科學的調查和驗證,以謙虛謹慎的态度予以看待,對待安全也是一樣,不要想當然,拿來主義,别人的經驗不一定就适合自己,隻有經過實踐檢驗才是合适的。

四年級上學期27課寓言二則道理(寓言裡的安全道理)4

濫竽充數

出處:先秦•韓非《韓非子•内儲說上》

成語故事: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不到300個善于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不到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的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着節拍擺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這以後,南郭處士就随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着優厚的待遇,心裡極為得意。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着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豐厚的薪水。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于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隻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弄虛作假是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一個人如果像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樣,沒有真本事,隻靠裝樣子吓喝人,在别人還不了解真相的時候,能夠蒙混一陣子,但是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對于安全更不能濫竽充數,如果弄虛作假最終連逃得機會都沒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