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驚蟄,二月節,古稱“啟蟄”
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3個節氣,
意謂着仲春時節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
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
不飲不食,稱為“蟄”
到了“驚蟄節”
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
稱為“驚”
驚蟄的意思就是,
春雷驚醒了蟄眠的動物。
天氣轉暖,漸有春雷,
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三候3月5日」
古人分驚蟄為三侯
一候桃始華。
桃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開始開放。
二候倉庚鳴;
倉庚,就是黃鹂,
黃鹂最早感春之陽氣,
發出愉快的鳴叫聲。
三候鷹化為鸠。
斑鸠、燕子等鳥類現身林間。
「驚蟄特征3月5日」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時,氣溫回升,雨水增多。
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
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
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
進入春耕農忙時期
有諺語雲: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常重視驚蟄節氣,
他們将此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到了驚蟄,
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大忙時節。
正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驚蟄習俗3月5日」
驚蟄吃梨
在民間,有驚蟄吃梨的傳統。
關于吃梨,各地說法不一。
蘇北及山西一帶流傳
“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
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
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
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關于驚蟄吃梨,祁縣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則故事。傳說聞名海内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着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赢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曆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緻富,将開設的字号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打小人,驅黴氣
《千金月令》上說:
“驚蟄日,取石灰糁門限外,可絕蟲蟻”
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
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
認為蟲蟻一年内都不敢上門,
這和聞雷抖衣一樣,
都是在百蟲出蟄時給它一個下馬威,
希望害蟲不要來騷擾自己。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
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
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
發出隆隆的雷聲。
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
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驚蟄寄語3月5日」
三毛說:
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驚蟄一聲雷,萬物複蘇。
種子破土而出,伴随着希望。
春光燦爛、百鳥歸來
窗外桃枝上一粒花蕾輕輕綻開
那是春天,萬物蘇醒的聲音……
桃花三月、春風十裡
感謝你們的相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