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與演變
“詞”字最早出現于戰國,為金文或簡牍文字。形聲字,從言、司聲。
小篆字形延續戰國文字,“言”旁多放在字的左邊,左右結構。
隸書繼承小篆字形:
楷書延續隸書字形,由“言” “司”組成,現代漢語簡化為“詞”。
二、含義
“詞”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兼會意。從“言”表義;“司”的本義是官吏管理,因此“詞”從“司”聲,可能與官府文書有關。《說文解字》:“詞,意内而言外也。從司,從言。”段玉裁注:“司者,主也,意主于内而言發于外,故從司言。”當為形聲字,徐锴《說文系傳》正作“司聲”。邵瑛《說文群經正字》:“據《說文》,詞為言詞,辭為辤訟,辤為辤受,今經典多亂,惟辭訟尚多作本字。”段玉裁注:“意者,文字之義也;言者,文字之聲也;詞者,文字形聲之合也。”據此可知,詞字的本義是指包含一定語義的語音。《楚辭·九章·抽思》:“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
“辭”、“詞”在“言詞”這個意義上是同義詞。但在較古的時代,一般隻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後逐漸以“詞”代“辭”。
詞是由語素構成,比語素高一級的語言單位,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
另外,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國後開始興盛,至宋代達到頂峰,故俗稱宋詞,有“唐詩宋詞晉文章”之說。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餘,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