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OCD)是強迫性障礙(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的簡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以一組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以反複出現強迫觀念為其基本特征。
強迫觀念是以刻闆形式反複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對患者來說,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不必要的或多餘的,患者意識到這些都是自己的思想,很想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惱。
強迫動作是患者屈從于強迫觀念力求減輕内心痛苦的結果,比如無休止地洗手、洗澡、擦地等;強迫式動作是反複出現的刻闆行為或儀式動作,患者在做某一行為時必須按照一套固定的先後次序,并重複做這一系列動作,如果出錯或中間被打斷,又要重新開始,直到滿意為止。
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世界衛生組織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
強迫症的具體表現強迫行為
一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嗜好計數,查看一棟樓有多少層,一段台階有多少級,一條路上有多少根電線杆,一間房屋有多少塊地磚,而且計數過程不允許被打斷,否則務必要從頭再來。
強迫懷疑
強迫症患者反複對自己的言行舉止産生懷疑,從而産生強迫性檢查行為。如總是懷疑門窗是否關好、水龍頭是否關好,寫信是否寫錯地址等,進行反複檢查。
強迫情緒
指的是情緒方面的強迫,比如,寝室裡丢失了一塊香皂,患者因為擔心失主懷疑自已,所以一直耿耿于懷,甚至十多年後還寫信詢問失主是否找到香皂,反複聲明此事與自己無關,并且列舉若幹證人證言,自知沒必要,卻不能忘懷。
強迫性窮思竭慮
強迫症患者總是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實際存在的自然現象進行反複思索,追根溯源,經常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無法控制自己,不能擺脫。這種症狀類似于鑽牛角尖,患者會在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上冥思苦想,糾纏其中不能脫身。這一症狀在青少年中可以看到,如想為什麼一加一等于二卻不等于三。這是典型的強迫性窮思極慮的症狀,患者的思維就像被強迫拉上了一輛沒有終點的永不停歇的列車,最終身心俱疲。
強迫回憶、聯想
即對自己經曆過或做過的某些事以及自己或别人說過的話,不自覺地反複回憶,并進行聯想。常見的腦海中反複不斷地出現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話或某一段歌曲的症狀就是強迫回憶。
強迫意向
強迫症患者總是反複出現某種強烈的内心沖動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患者反複體驗到想要做某種違背自己意願的動作或行為的強烈内心沖動。盡管患者本身明知那是荒謬的想法,自己也不會去做,但是卻無法擺脫這種内心沖動。如抱着孩子出門,出現将小孩抛棄的意向;如站在橋上或坐火車時,有跳下去的沖動;或有罵粗話、喊反動口号的沖動等。
與強迫症相關的因素01
遺傳因素
家系調查發現,患者的父母中有約5%~7%的人患有強迫症,遠遠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遺傳的影響,而人格特征又在強迫症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強迫症與遺傳有關。
02
生化因素
強迫症産生主要與強迫症患者5-HT能神經系統活動減弱有關。
03
心理社會因素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強迫症是強迫性人格的進一步發展。據某研究數據,有近一半的強迫症患者的病前個性屬強迫型人格。
強迫型人格主要有兩種類型:①膽小怕事,缺乏決斷力,猶豫不決,類似輕微的強迫症。
②性格固執、易激動、脾氣壞,做事缺乏決斷力。
強迫症的常見治療方法
強迫症治療的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強迫症的治療早期尤其是較重的強迫症強調藥物迅速有效地控制不适症狀,這是建立患者信任和治療延續的關鍵。如果不能在8周内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症狀談什麼“森田療法”“弗洛伊德”都是枉然。
鞏固期的專業心理治療從效果上來講要優于單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複發率遠遠低于單用藥物治療,但最好還是進行藥物加心理綜合治療。強迫症聯合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CBT治療)對約70 %的強迫症患者有效。
強迫症的心理治療常用心理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精神動力學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及森田療法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認知決定行為,可以通過正确認知可減輕強迫症狀。
認知行為治療包括思維阻斷法及暴露反應預防等。思維阻斷法是在患者反複出現強迫思維時通過轉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設置鬧鐘鈴聲,來阻斷強迫思維,必要時配合放松訓練緩解焦慮。暴露反應預防則需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許多患者适合逐級暴露,循序漸進的暴露于引發焦慮的情景中,就像爬樓梯一樣一步一步來。
強迫症的藥物治療要早發現早治療,一旦确診強迫症就要酌情進行藥物治療。雖然強迫症的發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有研究發現強迫症的發病有生物學方面的因素,腦内神經遞質失衡是造成強迫症發病的重要原因。腦内五羟色胺5-HT不足、多巴胺DA升高、谷氨酸升高和σ-1受體功能不足是造成強迫症的主要因素。目前的抗強迫藥物都是用抗抑郁藥,抗抑郁劑抗強迫治療可以作用于這些神經遞質,使腦内的神經遞質趨向正常,從而改善強迫症狀。有效治療強迫症的藥物包括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等。這類藥物的藥理特點是增加腦内中樞神經系統的5-HT的濃度,從而抗強迫、抗抑郁、抗焦慮。
強迫症的一線藥物治療:
目前治療強迫症的首先選藥物是五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的藥物(SSRI類藥物):
①氟伏沙明 ②舍曲林 ③氟西汀 ④帕羅西汀
最常用最有效的藥物是氟伏沙明及舍曲林,因為這兩個藥能作用于σ受體(sigma受體),能改善強迫症患者的認知。
強迫症的二線藥物治療:
① 氯米帕明:又叫氯丙咪嗪,是三環類抗抑郁藥,這是個老藥,但老藥不代表療效不好。相反,該藥抗強迫效果是很好的,問題是該藥副作用較大,尤其是大劑量下,副作用就更明顯了。在目前重視藥物安全性的前提下,該藥的使用就越來越少了。
②艾司西酞普蘭
③文拉法辛。
強迫症的增效劑藥物治療:
對于難治性的強迫症,合用增效劑會有一些較好的效果。一般都是用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如阿立哌唑,阿立哌唑常用劑量是一天口服5-15mg,從臨床上看,有些患者加用阿立哌唑後效果還是不錯的。
抗強迫藥物治療要遵循足量、足療程的原則。抗強迫藥物治療的劑量通常比治療抑郁症的劑量大,一般是分以下3個階段:
01
急性期
藥物治療10-12周,藥物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加到足量治療,可減少症狀的出現頻度和嚴重程度,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02
鞏固期
當治療4-8個月後病人症狀緩解或消失繼續用藥防止反複,同時進行心理治療。
03
維持期
目的還是預防複發,維持治療2~3年可以根據病人情況逐漸減少藥物劑量至停藥,但應密切監測複發的早期征象,一旦發現症狀複發應迅速恢複至原有治療劑量。
對于強迫症的藥物治療,不像其他疾病,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在進行藥物治療的時候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長時間原則
足量抗強迫藥物治療要至少3個月,有些病人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評估療效,不能隻吃上一兩個月就評估療效,決定換藥。
足量的原則
抗強迫藥物治療的時候,劑量一般比較大。每一位患者情況不同,具體用藥劑量要具體分析具體确定,但是一般來說,抗強迫治療時藥物劑量是偏大的。
維持時間要長
大劑量的抗強迫藥物取得較好療效時,這個劑量一般建議至少維持6個月,再考慮減量維持2-3年。
順其自然
強迫症狀的完全消失比較困難,患者和家屬要接受強迫症狀,帶着症狀去生活學習,順其自然是治療強迫症的心理治療,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是森田治療的核心,具體内容大家可以買森田治療的書籍精讀并堅持做。
強迫症的預防措施
01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态,要學會享受過程,不要刻意隻注重結果;
02
不要總是為了迎合别人,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要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03
要學會自我調節,如果病症嚴重就要及時找心理醫生治療;
04
多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05
學會适應環境,什麼事情都不要鑽牛角尖,要順其自然。
來源:北京回龍觀醫 劉麗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