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如何通過對個護行業3個發展階段的9個品牌的産品結構進行分析,梳理出個護行業的産品結構的基本模型,是這次4篇文章的研究目的,這篇是前3篇的彙總篇。
基本圍繞9個品牌的天貓旗艦店的全部SKU的體量和數量,原價和售價,銷量和評論,成功和功效,8個方向的數據彙總分析。
分析的内容定位于,兩個,一個是獨立對9個品牌分析,二是總結出品牌該賣什麼?怎麼賣?這兩個最終問題。
1. 新品牌産品結構分析(KONO, 三谷,三個魔發匠,有情)
2. 中品牌産品結構分析(滋源,植觀)
3. 大品牌産品結構分析(卡詩,阿道夫,霸王)
一. 品牌分析
1. KONO(産品能力:★★)
1.1 洗發水的垂直類目是不錯的。
50個SKU中洗發水單品都有14個,數量不少,且做的深度是不同功效的細分,比如,控油蓬松,防脫固發,去屑強韌,輕盈控油,多效修護等。
其中隻有兩款SKU月銷量破萬,控油蓬松3萬,防脫固發9.5萬,是絕對的爆品,但其他細分功效的銷量一般。
KONO還努力在洗發水垂直類目下,繼續開發爆品,比如,明星聯名款,男性專業款(黑色-勁爽控油)
1.2 沐浴露和身體乳發展一般。
這兩款産品是從頭部進入身體,但月銷量都是在十位數字上,數據反饋很一般,因為洗發産品和身體産品的區别還是很大的,且消費者有不同的品牌傾向,不是不可以換,但換成KONO的原因是什麼,不明顯。因為三谷和阿道夫的身體做的還是不錯的。
KONO的促銷方式是最直接的買一送一,這種促銷方式很直接的刺激了單品的銷量,但大大制約了洗護套裝的銷量,和洗露套裝的可能性。用戶不會單獨隻購買沐浴露和身體乳。
1.3 發膜,精華,精油,免洗噴霧,彈力素剛剛開始
這些産品的月銷量目前都維持在幾十到幾百,很小。但為什麼KONO會有這些産品的方向,主要還是别人做成功了,比如,三谷。且自己的洗發水産品的天花闆出來了,所以選擇複制對方的品類。
但這種簡單的品類複制帶來不了成功,因為兩個品牌的營銷路徑是完全不同的,産品的亮點也不一樣,三谷的産品用包裝和形體做了很多差異性,更适應新的媒體渠道,也給用戶的選擇創造了可能性,但KONO的産品形态上創新很小,不适應外部媒體,隻做站内,很難從直接複制品類就成功。
1.4 買一送一,是一把雙刃劍,最好不要随便用。
買一送一,雖然可以提高了客單價,但傷害有兩點,其一,影響了其他品類組合套裝的可能性。比如,洗護套裝,洗露套裝。其二,為了可以做到買一送一,刻意提高了原價,折扣體系被打亂,折扣拉的非常低,影響其他産品的定價策略。
2. 三谷(産品能力:★★★)
2.1 洗發水垂直類目很成功,多個洗發水爆品。
首先是用氨基酸成分,流沙瓶型,複制了别人成功的案例,在國内做出了爆品,适應了抖音和小紅書這樣豐富的媒體渠道,但也給自己的品牌留下的抄襲的隐患。
用神經酰胺和424配方的命名,和完全改變包裝形式,用包裝,成分和功效都升級了自己的品牌的形象,更專業的。也順便解決抄襲的困擾。
用防脫洗發水和安瓶精華的組合,第三次選對産品市場,一個月的新媒體的達人曝光,很快的再次人為創造了一個洗發水的爆品。
并且三谷還在準備直發順發的洗發水,第四款爆品,也是垂直在洗發水中一個細分功效特殊的場景。
三次,并且是完全不互斥的爆品,在細分洗發水單個類目就打造出了三款現象級的爆品,絕對是産品能力的體現。
2.2 沐浴露和身體乳的成功。
沐浴露有5個SKU,身體乳有11個SKU,并且每個品類都有一款的月銷量可以突破8500和15000。在這個小衆類目的市場,三谷的客單價都在80-90,很不便宜的情況下,已然打造了爆款。
爆品的特點很明顯,一個是産品設計,一個是成分。沐浴露主打氨基酸,形态上主打慕斯泡泡。身體乳主打CICA,形态上主打磨砂乳。很顯然三谷的爆品路線已經有成形的方法論。
但成功沒有偶然,都是建立對渠道的理解上,紮實的産品研發基礎上。
2.3 發膜,頭皮噴霧,精油,護發素,爆品的梯隊。
護發素順着和洗護套裝的組合,進入了市場。其他的産品,也都可以與洗發水做套裝組合。并且每個款産品都保持了成分特點和形态特點的雙創新。
2.4 精華乳,脫毛膏,護手霜,慕斯造型,在嘗試。
很顯然,三谷并沒有被氨基酸栓住,也沒有被頭部,身體栓住,大膽的在找新的爆品方向,但不變的的顔色的定位,拒絕無聊個護的主軸未變。
太值得學習這個了,因為定位定的好,才不會有天花闆。
2.5 産品的折扣空間
三谷的top15産品的折扣空間是7-8折,與KONO對比,且沒有買一送一,是真正的消費升級,不是簡單提升客單價,提高了UV價值。
3. 三個魔發匠(産品能力:★★★)
3.1 洗發水垂直類目有兩款爆品,護發素有一款爆品
其中主打香味的柔順款,和生姜成分的防脫款,月銷量是8萬和3.5萬,主打蛋白修護的護發素也月銷量是2萬。很顯然爆品的能力是絕對有的。
但令人不解的是該品牌産品的包裝設計太次了,甚至是很醜的,且也是用老明星代言的方式做品牌背書。三款爆品的單價都在60左右,且不低。背後的原因還是用淘寶客高傭金拉銷量,其他正常渠道購買的客戶拉利潤。
但這樣的操作并不影響,這三款産品成為爆品的成功。
3.2 啫喱,彈力素,兩個頭發造型産品的爆品
完全想象不到,啫喱和彈力素,這兩個産品的月銷量也可以超過1萬和2萬。30左右的價格。
不像别的品牌會進入身體領域,反之它進入的是頭發造型領域,且還能打造兩款爆品,不得不說,選品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3.3 染發劑,發膜,發膠,噴霧,精油,都在持續布局爆品
尤其是染發劑,發膜,都應該是該品牌接下來重點要發力的産品類目。也與我們品牌的選擇有很多的相似性。
3.4 三個魔法匠,雖然與三谷一樣,産品能力都是三顆星,但本質完全不同。
三谷是完全自己打造爆品,而三個魔法匠是選擇爆品。它賣的産品别人也在賣,但它賣的最好。
4. 有情(産品能力:★)
4.1 有且隻有一款生姜防脫的洗發水的月銷量可以做到10萬。
正常的售價是70元,很醜的外包裝,一定是淘寶客的動作,是純粹做上去的銷量,而不是正常的銷售路徑。
但這個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低端消費市場的存在,他們對防脫産品的需求是多麼的強烈。
天貓作為一個中間平台,竟然可以讓這樣的品牌出來,且賺到錢,真是不敢恭維,變相的鼓勵一個非良性競争的市場環境。
4.2 啫喱,精油,洗面奶,面霜,乳液,爽膚水都一般。
9個品牌中,它是唯一一個從頭部做到面部的品牌,讓自己進入一個高度競争的市場,是太錯誤的選擇。
并且27個SKU中,有且隻有1個洗發水的爆品,其他全部失敗。隻能證明該品牌的選品能力,進入面部市場,更是如此。
5. 滋源(産品能力:★★)
5.1 滋源開創了無矽油洗發水的定位,且引領了整個行業的無矽油發展。
自己成功的定位不容易,更能帶動整個市場的方向,就太難了。從另外一面,無矽油的定位成就了滋源,是否也限制了滋源的發展呢?
5.2 洗發水垂直類目上的發展。
其中有兩款爆品,生姜洗發水月銷量1.5萬,無患子洗發水月銷量4萬。生姜的成功有大市場的原因,但無患子的成分概念,隻有滋源成功了。
但是其他成分,茶籽,氨基酸,玫瑰精油,都剛開始起量,拭目以待,滋源的打造中藥成分爆品的能力。
5.3 免洗噴霧,精油,發膜,全在頭部。
很顯然這就是滋源定位的局限性,一面是限制了洗發水自己類目發展方向,一面是會将滋源限制在洗發水這個類目下,無法橫向擴張品類,所以滋源在其他品類的擴張進行的小心翼翼。
這三個品類的數量反饋是一般,與其他品牌對比,比如三谷,滋源發展這三個類目是有一定的數據參考性,但作為一個中級别品牌,直到現在才出來,不進則退了。
6. 植觀(産品能力:★★)
6.1 植物氨基酸的定位
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在天貓上成長起來的品牌,發展到中和大級别的品牌,都有明顯的定位。滋源的無矽油,植觀的植物氨基酸,阿道夫的香味,霸王的防脫。
6.2 垂直洗發水的創新
以氨基酸成分為基礎,做蓬松,控油,去屑,修護,柔順不同功效的細分産品,雖然銷量沒有大的突破,都維持在月銷量3000-7000。但很多産品在一個在細分類目下,過多的産品的數量,造成了品牌内的相互競争。
第二階段,用金盞花複制科顔氏打造了金盞花洗發水,作為一個新品銷量是不錯的,但是其他植物成分的添加,比如,櫻花,桃子,尤加利都沒有太成功了,甚至還有榴蓮,事實證明太小衆了。
基本上可以看出了植觀洗發水升級的方向,用植物添加塑造新的概念,目前來看是艱難的,取決于這個植物的消費者接受程度。
6.3 沐浴露和發膜,
這兩個類目,植觀做的還可以,有金盞花的沐浴露,牛油果的發膜,這兩個是好的産品方向,沒有脫離植物的概念,跨類目的應用,在視覺上也符合新媒體渠道的曝光。
這一點的成功可以複制和擴大,但對于這個植物的選擇,需要慎重。
6.4 洗發奶,消毒水,爽膚水,跨度太大。
除了有情,也隻有這個品牌『勇敢』地從頭部到了面部,個人覺得不是一個正确的決策。因為類目差異較大,植物氨基酸的概念可以使用,邏輯合理,但能不能在高度競争中取勝就是關鍵了。
7. 卡詩(産品能力:★★★★)
7.1 垂直在頭部,洗發水,護發素,精華,發膜
沒有任何身體,面部,造型類,别人是從頭部往上做啫喱,慕斯,但隻有卡詩,往下做,做頭皮清潔,精華。這就是專業,需求一定有,别人不敢做,它做。
7.2 垂直在洗發水類目上
成分上氨基酸,玻尿酸,蛋白,不同成分主打不同功效,發絲豐盈,修護強韌,滋養幹枯。
賣的最好的是多重功效的綜合款,控油不油膩,240的單價每月銷量2萬。中國的高端消費市場絕對存在,利潤高,競争對手少,品牌過的很舒服的。
7.3 精華,潔淨膏
這兩款SKU的産品有特殊的意義,那就是頭部護理發展趨勢,從頭發往頭皮走,從普通往專業性走。
用潔淨膏清潔頭皮,用精華修護頭皮,頭皮健康,頭發才能健康。
7.4 沒有明确的定位,完全沒有折扣,沒有任何約束,包裝顔色的使用。
這才是品牌,原價和售價沒有任何折扣。
成分層面上氨基酸,玻尿酸,蛋白,一切服務産品,不受成分的約束。
黃色,白色,黑色,紫色,橘色,金色,不同顔色的包裝代表不同的功效,這個很值得學習。
8. 阿道夫(産品能力:★★)
8.1 香味洗發水,生姜,茶麸健康,無矽油洗發水。
阿道夫在洗發水領域還在繼續創新,努力在改變,改變用戶對阿道夫既定的隻有香味持久的認知。側重的方向開始向防脫功效,向頭皮護理,向健康的路線上走。至于是否可以成功,拭目以待。個人感覺難度很大,一面是定位認知,一面是阿道夫的負面效應。
8.2 沐浴露和身體乳,與套裝的意義。
阿道夫的沐浴露和身體乳的銷量正在增加,但不是單品銷售走的量,而是與洗發水的套裝組合走量,提升客單價,聯動的銷售。
洗發水和護發素的套裝,洗發水和沐浴露的套裝,其中的套裝爆品的月銷量都可以突破1萬和2萬。這就是阿道夫銷售的特點,數量為主,促銷為主。
8.3 精油,焗油寶
除了主要的洗發水,護發素,沐浴露,阿道夫也嘗試從其他細分的類目補充自己的産品線,比如,精油和焗油寶。
9. 霸王(産品能力:★)
9.1 霸王,曾經的輝煌,防脫育發系列洗發水,營養液,育發液
生姜和中草藥的月銷量還維持在2萬和1萬,營養液和育發液雖然獨立銷量一般,但是與洗發水一起組合搭配的套裝也是不錯的,即搭配完善的産品體驗又提高客單價。
9.2 從防脫領域走到強健發根,去屑止癢,控油去屑,
價格上從高價走向低價,功效上從專業走向普通,産品方向上犯了極大的錯誤,原陣地在被人在打擊,自己主動放棄防守,反而進入新的陣地,還是别人已經侵略過的荒地。不可思議的産品戰略錯誤。
9.3 牙膏,啫喱,沐浴露,彈力素,發蠟
這些小品類的橫向擴張,更是錯上加錯,全部不是專業産品,都是低價。完全參考别的品牌的産品路徑,沒有堅守自己的戰略定位方向。品牌的全線失敗早晚會來。
二. 分析結論
1. 賣什麼?
産品是基礎,産品為王,是絕對正确的真理。
頭發( 洗發水,護發素,發膜,精油)
頭發造型(發膠,發蠟,啫喱)
頭皮( 清潔膏,精華)
身體(沐浴露,身體乳)
面部(面霜,乳液,爽膚水)
以洗發水為基礎,有兩條線是正确的,從頭部到身體,從頭發到頭皮,其他的兩條線錯誤,從頭發到造型,從頭發到面部,都是極度危險的。
考量兩個原因:一是類目之間的關聯度,二是該類目的大小,是否已經有成熟的品牌。
面部市場的競争激烈且有成熟的品牌認知。造型和身體都沒有成熟的品牌。頭發的基礎是頭皮市場,且又沒有品牌認知,所以頭皮護理是一個極好的藍海空白市場,卡詩抓的就是這個市場。
2. 怎麼賣?
價格帶的定位很重要,常規活動形式也重要。
卡詩絕對是0折扣的高端市場,三谷和滋源的價格帶和折扣7-8折也很漂亮。植觀的原價和售價差距大,折扣竟然是3-4折。其他品牌走的是低價策略,高中低市場,大家各自相安無事,各玩各的市場。
KONO的全店鋪賣一送一,單品走量,是淘系的打法,絕不要完全學習,學習的對象應該是三谷,從産品側就要打中端市場100-150左右。以此定價的基礎是中産階級的消費升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