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才能辦事,是山東與南方最大的區别。”
“山東的劣勢在于政府部門規矩太多,管的太寬,手伸的太長。”
“北方起步早,思想僵,不敢幹;南方起步晚,思想活,看準了立馬幹。”
……
以上這些尖銳的評論不是摘自微信群聊,也不出自微博評論,而是顯眼地挂在山東省政府官網上。
山東省政府官網刊載網友評論:
(一)喝酒才能辦事 山東特色酒文化亟待改變
網民“松果”:喝酒才能辦事,是山東與南方最大的區别。南方人做事情從來不在酒桌上談。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務實的觀念。這就是差距!
網民“往北398公裡”:我們去到北方,先喝酒,再談事。各種規矩各種喝,喝的暈乎乎的談個啥?大多數的南方人則不同,先過來喝喝茶,然後再談事。深圳更多的是先找個咖啡廳,碰撞一下,合适再深談。酒越喝越混沌,喝到思路都找不到;茶越品越清醒,清晰到細節都摳出來。結果決定導向。
(二)政府應樹立服務思維 減少對經濟的過度幹預
網民“夏日時光”:山東數量衆多龐大而臃腫的國企、各區各縣林立的城投公司,占據了太多的資源,感覺正在向東北看齊。
網民“大山”:在山東這樣一個儒家文化發源地,對商人的标簽都是“儒商”。不少地方都體現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市場主導?先看領導想讓市場啥樣子。改革創新?先看領導想創新啥。行不行全看一把手。
(三)縮小同南方的差距必須解放思想
網民“米蘭老鐵匠”:北方起步早,思想僵,不敢幹;南方起步晚,思想活,看準了立馬幹。
網民“白開水”:南下考察的幹部感覺和南方不在一個時代。的确不在同一個時代!思想保守、觀念落後,這也讓我們想和山東某些單位合作十分困難。
日前,山東省政府通過官網轉載了一篇《究竟該向南方學什麼?——濰坊市委書記南方考察歸來的“發展之問”》的文章,萬餘字的文稿中直指山東與南方省份在思想觀念、創新氛圍、體制機制、營商環境、幹部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在文末大膽公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對山東的犀利“吐槽”。此番“自揭老底”“反思短闆”的操作掀起輿論熱議。
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截圖
山東比南方省份究竟差在哪?山東省政府官網刊載的這篇濰坊市委書記講話稿,正視危機,直面問題。
産業競争力、自主創新能力、城市吸引力等發展水平上的差距不容忽視,革新觀念與機制迫在眉睫;“南方是‘法無禁止即可為’,而我們是‘法無授權不可為’”,所有差距的主因——思想觀念必須“痛下決心”轉變;改進“有的幹部粗枝大葉、避重就輕、不求甚解”的工作作風刻不待時;“簡政放權不徹底、服務企業質量差、政策落實不到位”,營商環境的差距再不“補牢”,為時将晚;“行動遲緩、光說不練、韌勁不足”,彌補工作推進的差距勢在必行。
面對問題與差距,山東沒有遮遮掩掩、自欺欺人,而是選擇敢于自省、坦誠應對、集思廣益。各界媒體紛紛以“山東政府是真着急了”為題進行關注和報道,山東對外釋放的信号不僅讓新聞界捕捉到它的危機感、緊迫感,也讓老百姓感受到政府銳意改革、奮力追趕、謀求發展的誠意和決心。
山東行政區劃圖(圖片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
事實上,這已不是山東第一次對标南方、自曝差距,從2018年年初,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曆數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短闆開始,這種自我批評、反躬自省一直貫穿山東及其各地市的工作中,由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
在這種揮之不去的危機感的緊逼下,山東領導幹部多次赴南方考察學習。2018年7月初,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率最“高配”黨政代表團,赴蘇浙粵三省考察學習;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數次率團前往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學習;今年3月下旬,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率團到深圳進行考察學習,直言“青島要‘學深圳、趕深圳’”……據媒體公開報道,山東學習步伐遍布全國30多個城市,不僅包括長三角、珠三角等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還涉及重慶、成都、武漢等中西部城市。
山東敢不斷直截了當揭老底、主動走出去學習補差距,這些值得肯定,也為北方其他省份的發展提供借鑒。“有所不言,言必當;有所不為,為必成”,我們期待山東能拿出魄力和執行力,來一次脫胎換骨的大蛻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