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美忻州古城

最美忻州古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00:49:25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 題:忻州古城:千年神韻 千般味道

新華網 李函林

這座古城,文物古迹星羅棋布,木雕壁畫巧奪天工,北路梆子繞梁坊間。

這座古城,留下了不少文人墨客佳話。金代詩人元好問,曾在此留下“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佳句。

這座古城,文旅産業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為城市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傳統與現代和諧并存,這正是忻州,一座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所在。

通古:讓古城更象“古城”

明媚秋日,來到山西忻州古城,沿南城門拾級而上,琉璃碧瓦、飛檐翹角、層樓亭閣、朱欄雕棟,盡顯古樸莊重、秀麗雅緻。

登上城樓,俯瞰浩瀚千年、藏古涵今的忻州古城,這裡蘊藏着1800多年遺留下來的文化底蘊,寫盡了曆史變遷中的滄海桑田。

最美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千年神韻)1

忻州古城南門。新華網發 張存良 攝

談曆史,忻州古城可追溯至東漢年間。這裡是連接冀、陝、蒙的商貿集散地,也是山西重要交通樞紐、軍事要塞之地。“文跻九原、雅出秀榮”“三關重鎮、晉北鎖鑰”……古往今來,人們對于忻州,向來不吝贊美之詞。

說文化,忻州古城文化底蘊深厚,以晉北民俗文化、佛教文化、晉商文化為代表的忻州文化源遠流長,走出了不少在中華民族頗有影響的人物,如“一門忠烈”楊家将、“宮詞之祖”班婕妤、“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共和國元帥徐向前等。

漫步在一條條承載着時光密碼的街巷上,感受着這座古城獨特的氣質:署衙廟宇、城門城牆、祠廟旌表、市集商鋪……這裡如同晉北地區文化的“博物館”,承載着忻州曆史發展的脈絡。

——“明月樓”“八座門”“三牌樓”等巍峨雄偉的牌樓貫穿古城南北,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賓朋好友。

——秀榮書院作為乾隆年間建立、山西唯一一處保存完好且仍具有教育功能的書院,敞開開闊胸懷,用古風古韻的建築群向人們講述着忻州悠久的曆史故事。

——關帝廟、财神廟、泰山廟、文昌祠等寺廟點綴其間,趣雅韻美的楹聯詞句和精工雕刻的藝術,承載着忻州厚重的文化曆史和生活記憶。

最美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千年神韻)2

忻州古城一隅。新華社記者 孫亮全 攝

在保留古色古香的原生态的同時,忻州古城又不失活力盎然的煙火氣。風味小店、溫泉民宿等老字号活躍至今,商業店鋪鱗次栉比,幾乎仍可觸摸到明清時期這一地區的繁華。

然而,由于曆史原因,忻州古城的肌理遭到局部破壞。2017年開始,忻州古城進行修複保護。忻州市委書記鄭連生強調,“古城修複的建築風格要遵循曆史原貌,既要保持古風古韻,傳承忻州的曆史文脈、傳統習俗,也要具備現代特色,滿足古城居民的生活需求。”

“忻州古城的最大特點是‘修舊如故,以存其真’,這是貫穿于整個忻州古城修複、保護、活化和開發的核心所在。”古建專家、忻州古城古建顧問張福貴說。

修複曆史文化根脈,是發展古城文化旅遊産業的前提與基礎,古城的靈魂與生命力方能得以激活和延長。

這些書寫着舊日繁華的街巷、牌樓、廟宇、名人故裡和老字号商鋪,是古城之魂的象征,是古城之美的體現,是千百年來延續傳承的曆史文化精神,讓忻州古城在現代社會熠熠生輝。

活化:一城千面的“味道”

每一個來到古城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别樣的忻州印象,亦新亦舊、魅力四射,這裡給人留下了千人千面之感。

如今的古城不僅呈現了隔世的滄桑,還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修複活化後的古城,瑩潤而富有生機,複現了明清時期忻州古城商貿繁盛、休閑安逸的社會生活畫卷。

徜徉于小巷中,随處可邂逅忻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精巧匠心。中華榫木藝術的千古絕唱“王爾文玩”木雕、烙畫葫蘆藝術、具有山西民俗風情特色的剪紙……各種文化瑰寶,流連忘返。

最美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千年神韻)3

忻州古城東大街的文藝表演踩高跷。新華網發 侯效平 攝

曆史文化氤氲在忻州古城的每個角落。貂蟬拜月等故事傳說搬上戲台;北路梆子、二人台、撓羊賽、威風鑼鼓等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在假日期間輪番上演。遊客們潮水般湧聚到這裡,共享精神食糧。

文化的内涵與品質,決定着古城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想要留住遊客,在硬件過硬的基礎上,還需要豐富的軟件内容,讓曆史文化資源中的靈魂為遊客所感動、所觸動”,忻州古城運營部經理王建文說,未來将不斷探索以多種形式講述古城故事,增強遊客的體驗感、參與感。

如今,在修繕保護和文旅開發之間,忻州市政府找到了平衡點。堅定文化自信,挖掘根植于古城曆史文化傳統的旅遊業态,讓遊客在領略人文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與此同時,創新産品、創新業态、創新服務的不斷催生,推動了曆史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和産業優勢。一個“好吃、好玩、好看”的嶄新古城已逐漸形成,進而對産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目前古城已入駐了小吃、主題餐廳、特色民宿、文創小店等文旅要素多樣的休閑新業态。紅面魚魚、一窩酥、莜面窩窩、羊湯、驢蹄子面、手工搓搓……一店一品,呈現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美食,讓傳統文化融入新的活力。

最美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千年神韻)4

忻州古城修淵島壁畫館。新華社記者 孫亮全 攝

“我們還打造了雲集忻州14個縣(市、區)的特色風物、地域文化及典型院落為一體的商業街。”王建文介紹,古城内還設立了五台山各大寺院的“寺廟禅修别院”,建立禅修主題業态,打造了“五台山下的自在生活”之城的文化名片。

當1800多年的晉北民俗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旅遊休閑方式有機融合,這種可觸摸、可體驗、可感知的文化載體就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旅遊吸引力,彰顯着忻州古城保護活化理念的全新突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這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得的古城,曆史文化資源正被系統性全方位地激活,一個全面活化的新時代已開啟。

運營:“兩隻手”都在做對的事

古城之内閑适惬意,古城之外車水馬龍。“慢生活”與“快發展”彼此交融,既是忻州這座文化古城優雅氣質的體現,也是當代忻州在修複建設古城、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中,幹部群衆敢闖敢幹奮鬥姿态的生動寫照。

最美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千年神韻)5

傍晚的忻州古城。新華網發 賈樹林 攝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85%的遊客參與了各類文化休閑活動,其中曆史文化街區的遊客比例占41.8%。數字的背後,折射出文化遊已成為旅遊發展新趨勢。

與全國鄉村振興、文旅産業典範袁家村的聯合,為古城文旅融合、活化保護注入新思路,做活“吃住養閑情奇”等旅遊要素,從而讓遊客獲得更多新體驗。

集思廣益之下,一個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求真務實的修複保護思路誕生:秉持“因循古城肌理,複蘇古城記憶,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規劃建設、活化運營理念,對曆史、對人民、對後世負責。

政府主導、社會招聘、市場運營、自主管理,已成為忻州古城開發的總基調和總綱領。政府充分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引導、培育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争力的企業。

“為了避免古城内商鋪的同質化經營,我們采用‘一店一品’的招商理念,王建文介紹說,不僅如此,餐飲的食品原材料、商鋪内的每一樣貨品,古鎮都進行了嚴格的質量管控。

在引導規範經營的同時,政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對古城内的手藝人實行免租金政策,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傳統民間工藝走市場化道路。

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剪紙傳承人李斌傑說,作為早期入駐古城的商戶,這裡已成為傳播剪紙技術、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天成百上千的遊客将富有忻州文化特色的剪紙作品帶走,讓忻州文化走向全國各地。

最美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千年神韻)6

夜幕下的忻州古城。新華網發 張存良 攝

“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伴共生,形成兩隻強有力的抓手,如今這座古城,已發展成為助推忻州經濟提質增效的源動力。

“忻州古城是‘對外開放的窗口、産業升級的平台、招商引資的樞紐、經濟發展的高地’”,鄭連生說,“開發古城的最終目的,是建設公平、公正、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為忻州群衆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目前古城營業店鋪已超過400家,日均接待遊客1.5萬人次。”王建文說,“這裡已成為忻州城市的品牌符号和形象窗口,是衆多遊客前來的旅遊景點和網紅打卡地。”

古城文化“火”起來了,節慶活動“燃”起來了,創意産品“熱”起來了,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這座可持續發展的古城,不僅有力推動了當地鄉村振興、生活富美、文化繁榮,也為忻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内涵、創新因子。

“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如今的忻州,一幅文旅富民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在這裡,古老曆史和現代文明交融并存。巍巍古城,講述悠悠曆史;活化改造,則延續文脈、描繪未來。

策劃:劉洪 劉雲伶 楊昱

編輯:郭良 梁甜甜 曹滢 馮孔 王忻

圖集

1

責任編輯: 馮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