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微信發紅包、在線租房簽合同,手機銀行買理财……現在,網絡交易已成為當代生活标準配置。但在電子商務剛剛興起的年代,人們普遍對網絡交易抱有不信任感:
真實身份難認定——網絡交易雙方互不見面,很容易給詐騙等違法活動留下可乘之機;
信息洩露和篡改——用戶帳号、密碼等隐私信息在網絡傳輸過程中可能被攻擊者竊取;
交易行為遭抵賴——脫離了實體契約,網絡交易可能出現買方否認付款或賣方否認收款等情況。
為什麼我們現在更加信任網絡交易?因為在商業倫理、網絡技術等多方面已經建成了較為完善的信任機制。銀行、基金、券商、第三方支付、電商平台、租房網站等機構在網絡交易中施行實名認證、商家備案等制度,同時在系統中應用網絡安全産品,在技術層面确保交易内容真實,加強交易多方互信。
數字證書就是一種确保身份真實與交易數據私密、完整、不可篡改、不可抵賴的産品。
什麼是數字證書?
數字證書是互聯網通訊中标志通訊各方身份信息的一串數字,由CA機構即證書授權(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發行,它提供了一種在網絡上驗證通信實體身份的方式。
什麼是CA機構?
CA機構是獲得工信部《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的機構,作為獨立第三方為用戶提供電子認證服務,包括數字證書申請、簽發、更新、撤銷、查詢及簽名驗證等服務。
數字證書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數字證書的工作原理是公鑰密碼機制,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私鑰簽名、公鑰驗簽”規則運行簽名驗簽運算,保證電子文件内容不被篡改。公鑰密碼機制讓數字證書具備了唯一性和私密性,從而成為網絡身份識别和通訊信息加密的利器。
數字證書同時具備網絡身份識别和通訊信息加密的功能,從用途來看,可分為簽名證書和加密證書:簽名證書主要用于對用戶信息進行簽名,以保證信息的不可否認性;加密證書主要用于對用戶傳送的信息進行加密,以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因此,數字證書具備四種基本特性:真實、機密、完整、抗抵賴。
數字證書可以為用戶提供哪些保障?
數字證書服務在業内通常被稱為“安全認證”。也就是說,數字證書帶來的“安全認證”是确保網絡交易過程安全的一種技術手段,能保障交易雙方的身份真實性、電子協議的機密性和真實性、操作行為的抗抵賴性以及電子簽約的法律有效性,但與交易内容完全無關。
數字證書的特性使它成為創建真實可信、安全合法網絡環境的一項重要手段,可用于多種加密用途,如身份識别,加密傳輸、數字簽名、數字信封等。
按照細分功能和使用場景,數字證書可分為個人證書、企業證書、服務器證書(即SSL證書)、設備證書、代碼簽名證書、文檔簽名證書、場景證書等。廣泛應用于電子銀行、第三方支付、在線合同簽署、無紙化辦公、網站安全認證等領域,多層次、全場景保護用戶信息安全。(責編:方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