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臭水溝,就如一條條毒蛇、水蛭,分布在農村、城市的角落,面對陣陣撲鼻的惡臭,人們紛紛掩面而過!即使暴雨後水位上漲,也沖刷不掉,不僅污染了環境,還會造成蚊蟲滋生。
但是你是否知道有人在這些臭水溝内尋寶,裡面的一種蟲子堪稱“活黃金”,一天能賺幾千元?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要從臭水溝開始說起?
01臭水溝的形成
臭水溝的形成是由于水中氧氣不足,好氧微生物不能代謝分解有機污染物,使厭氧微生物代謝産生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和其他有害物質,滋生大量微生物,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形成了臭水溝,一般有3種。
一是河道排水不暢、有些河道經過長年累月的淤積,排水不暢,流動性不強,而河邊的枯枝爛葉落入水中,腐殖質比較多,水質呈現深黑色,從而形成臭水溝。這種臭水溝内有魚類的生存,并且比較肥,因為水底的生物很多,魚類不缺少食物。
二是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的臭水溝,水質呈現各種顔色,甚至大量藍藻水華生長,水面被一層浮遊植物覆蓋。在一些流動性較差的河流内比較常見,主要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
三是工業廢水、有些地方工業廢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内,造成污染,在這些河流内魚兒很少,水域内的微生物,或者水生植物也比較少,甚至排污口兩側水生植物無法生長,污染性強甚至能造成魚類、蝦類大量死亡。
河道排水不暢,生活污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這些水域内都有大量生物生長,而“活黃金”在這些河道内密度很大,工業廢水形成的河道内魚類稀少,水生生物也比較少。
02“活黃金”是什麼?“活黃金”是一些生長在腐殖質比較多,或者水質比較肥的水域内的蟲子,釣魚人叫它“紅蟲”,屬于天然的餌料,主要在秋末、冬季、早春使用,這種天然的餌料是魚兒經常能吃到的食物,使用效果比較好,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
紅蟲又叫搖蚊幼蟲、血紅蟲等,是一種重要的生物資源,它在各類水體中都有分布,而且數量較大,占水域底栖動物總量的50% -90%。是水體中食物鍊的一環,是養殖觀賞魚、蝦、蟹、鼈、龜、以及垂釣用餌等天然餌料。
屬于昆蟲綱,雙翅目,搖蚊科幼蟲,呈蠕蟲狀,體色深紅。主要以水底有機物或者碎屑為食,它們在水底生長能夠加速水體物質循環,消除有機物污染等,通過它們的密度能夠監測水體環境和污染狀況。
搖蚊雌蟲直接将卵産在水面,或将膠質卵帶粘附在水生植物上,經過數小時或者數天後,蛹就會自己活動。它們栖于水底的巢筒中,或者直接進入水底的淤泥内。幼蟲期占據整個生活史的大部分時間,2年至4年不等,一般為4-5月。成熟的時候浮出水面羽化,羽化過程極短,一般隻有數十秒鐘至數分鐘,羽化後成了搖蚊。
搖蚊遍及世界各大區,全世界已知5000餘種。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水生昆蟲,并且耐受性很強,冬季也不會被凍死,适合在15-25°的環境下生長。水污染使得水體的有機物及微生物增多,為搖蚊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生長環境。
臭水溝内搖蚊的數量十分多,從而吸引一些投機者捕撈搖蚊的幼蟲,售賣給釣魚人,養殖戶以及養殖觀賞魚愛好者。紅蟲的價格釣魚人都知道,5元錢隻能買一點點,價格比較高堪稱“活黃金”,可以說撈紅蟲的話是無本的買賣。
03一天能賺幾千元?
撈紅蟲有多賺錢?有人說一天能賺幾千元,你信嗎?去年在一個大河釣魚,大河的岔口有一條小河,這條小河内有幾位撈紅蟲的人。這幾位穿着防水衣,站在刺骨的冷水中,用一個大抄網伸向淤泥中撈紅蟲。
用抄網撈上來的淤泥經過反複淘洗後,紅蟲和一些碎石、樹葉等雜物留下,然後把它們倒入岸邊的大盆内,大盆内有一個濾網,利用紅蟲的蠕動性(活性),讓紅蟲自動通過濾網,一些雜物和垃圾扔掉,留下的都是紅蟲,紅蟲的第一步分揀完成。
然後再把紅蟲重新倒入直徑大小不一的紗網内,分出紅蟲的大小,因為紅蟲的大小不一樣,價格差異大。當問到他們一天能撈多少斤的時候,他們說:“手動撈得比較慢,一天也就幾十斤”!(我們釣魚人購買的紅蟲是經過篩選的,個體很小價格比較低)
當時就驚呆了,因為紅蟲的價格很貴,他們這種撈紅蟲的方式比較原始,因為河邊隻有一條人行小路,車輛無法進入,如果車輛能進入的話,他們就會用機器捕撈紅蟲,效率更高,一天捕撈上百斤也不是問題,甚至能更多。
如果按照現在的網購價格來算,40斤紅蟲,最便宜的一斤也要幾十元(質量好的不算),如果用工具捕撈的話,一天幾千元真不是問題。咱們算一個賬,如果現在做生意,想要每天收入幾千元,最起碼投入不會低于20萬,而撈紅蟲機器幾乎沒有成本,不得不說是一個暴利行業。
04涉嫌違法那麼河道内能夠随意捕撈紅蟲嗎?可以明确地說:“不能”!因為任何生物的生長,都是有一定的規律,不能随意捕撈。有網友說:“捕撈紅蟲後,紅蟲少了,蚊子也少了,不是好事嗎?”,其實這些隻是想象罷了,沒有那麼簡單。(搖蚊口器小,不延伸成吸管,因此不會咬人,它不是衛生害蟲,也不傳播疾病,搖蚊和蚊子外表相近但不是一個科,搖蚊屬于搖蚊科,蚊子屬于蚊科)
平城區環境治理監督大隊,巡查十裡河河道時,發現有人在河道裡,私自打撈“紅蟲”。執法隊員随即上前制止,并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防止河道水質被進一步破壞。《澎湃新聞》——私自打撈“紅蟲”再售賣?堅決制止!2021.3.25
5月23日,安徽省檢察院對外發布了該省蚌埠市淮上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系列案。《最高人民檢察院》——掠奪性捕撈“紅蟲”,40倍生态損害賠償!2121.5.26
從這裡不難看出紅蟲是不能捕撈的,尤其是使用機器掠奪性捕撈,對于生态環境不利,破壞了生态環境。不要小看紅蟲,它們是水域内很多魚類、蝦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如果紅蟲大量減少對于生态環境不利。
有些人不顧規定,“富貴中險求生”,從而大量捕撈紅蟲,一旦被發現,這個後果承擔不起。賺錢的門路有很多,不要試探法律的邊緣,随着人們意識的提高,很多人看到這種違法捕撈的方式會選擇舉報,相信以後撈紅蟲的會越來越少。
05為什麼紅蟲不能随意捕撈水域内的任何生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道理,各種生物組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美的生态鍊。而紅蟲雖然在水底築巢或者在淤泥内生存,但它們也是生态鍊的一環,不能捕撈的原因有4點。
一是能淨化水質、紅蟲主要是以水底的有機物、各種碎屑和其他小型浮遊生物等為食。臭水溝内有大量的紅蟲生長,它們每天的食量很大,能夠起到淨化水質,讓水質慢慢變好,加速水體循環,消除污染的作用。如果紅蟲被大量捕撈,水體流動性差的話,水質就會加速腐敗,慢慢變差。
二是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紅蟲占底栖生物的50%-90%,如果紅蟲被大量捕撈,造成其它生物食物減少。比如:很多雜食性的魚類,在幼年主要以紅蟲為食,紅蟲内含有大量蛋白質營養豐富,是幼魚的主要食物來源,如果紅蟲大量減少,幼魚的食物也就減少了,随之而來的很多幼魚無法度過童年。
三是捕撈方式對于水底生态環境造成破壞、這些捕撈紅蟲的方式主要目的是盡量多捕撈,而挖出的淤泥被重新倒入河流内,造成二次污染。等于說除了紅蟲外其他都是廢棄物,被随意丢棄造成污染。用機器捕撈紅蟲雖然效率更快,但是污染更大,并且很多魚類被抽入機器中死亡,對于水生環境不利,特别對于水底生态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四是容易被感染、紅蟲比較多的水域内,一般水質都不好,細菌滋生,長期在這些地方工作極易感染各種疾病。所謂為了自身安全着想還是不要長期呆在這種地方,以免被水域内的各種病菌感染。
最後:而臭水溝主要是富營養化形成,裡面的搖蚊的幼蟲數量很多,據統計一平方能夠達到5萬隻,這麼多紅蟲吸引“淘金”者來臭水溝内挖“活黃金”,到最後落個被被罰的下場,還要彌補生态環境損失,何必呢?
搖蚊雖然令人讨厭,但是生态鍊早已完美進化,如果少了它,對于很多魚類、以及小型爬行動物等來說,是緻命的,因為搖蚊和搖蚊的幼蟲紅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如果搖蚊消失了,對于生态不利。
其實越是水質差的水域,紅蟲的數量就越多,水質越好紅蟲的數量就越少。因為水質好,水域内可供紅蟲食用的有機質比較少,食物少了紅蟲也就少了。如果水域内紅蟲的數量快速增加,那麼水域内的水質也在慢慢變差,紅蟲是水質的風向标。想要紅蟲慢慢變少也簡單,需要我們行動起來減少污染,水質好了紅蟲也就少了,搖蚊也就少了,你說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