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給世人的印象是個風流的皇帝,後宮嫔妃衆多,個個都生的國色天香;六下江南,也流傳下來不少的風流韻事。
後宮嫔妃多,留下的子嗣自然也多,單單是兒子就有17個,話說這麼多兒子總有幾個優秀的吧, 為什麼乾隆爺卻選擇了平庸的皇十五子颙琰(嘉慶帝)來繼承大統呢?
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乾隆的那些兒子
皇長子:愛新覺羅·永璜,乾隆帝的長子,雖不是嫡出,但也有可能繼承皇位的。
可惜的是孝賢純皇後駕崩的時候,永璜和三弟永璋祭禮時,不懂禮數,受到乾隆帝責備,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儲資格,之後一直郁郁寡歡,于乾隆十五年薨。
皇次子:愛新覺羅·永琏,永琏是乾隆帝的嫡長子,母親為孝賢皇後富察氏,雍正帝親賜名永琏。
古代皇位傳承是有主線制度的,那就是嫡長子繼承制。永琏也曾被密立為皇太子,隻是在乾隆三年時候,永琏因病夭折,年僅九歲。乾隆帝極為傷感,贈谥“端慧皇太子”,于乾隆八年入葬端慧皇太子園寝。
皇三子:愛新覺羅·永璋,雍正十三年生,母親為弘曆側福晉,即後來的純惠皇貴妃蘇氏。孝賢純皇後駕崩期間,跟皇長子一起被剝奪立儲資格,後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
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在乾隆二十八年奉旨過繼和碩履懿親王胤裪後,自然也就失去了繼承大統的資格,乾隆四十二年薨。
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乾隆帝很喜歡的一個兒子,《還珠格格》五阿哥的原型人物。
永琪幼聰慧好學,博學多才,工書善畫,恪盡孝道。
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永琪親背乾隆帝逃出火中。
此事過後乾隆就将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永琪也成為了衆兄弟中第一個生前被封王的皇子,深得乾隆帝喜愛。
永琪是極有可能繼承大統的人選,可惜的是,就在他封王的次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患附骨疽薨,谥曰“純”。
皇六子:愛新覺羅·永瑢,乾隆八年生,工詩擅畫,乾隆二十四年,過繼給慎靖郡王允禧,封貝勒。曾參與《四庫全書》編纂工作,乾隆五十五年薨。
皇七子:愛新覺羅·永琮,乾隆十一年生,乾隆嫡次子,母親孝賢皇後,兩歲夭折。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璇,乾隆十一年生,母親為淑嘉皇貴妃金氏。初封“儀郡王”,後晉親王。享年八十七歲,也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子。
皇九子、皇十子:早夭沒有命名。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乾隆十七年生,母親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清朝著名書法家,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并列“乾隆四家”。道光三年,薨。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永璂,乾隆十七年生,母親為繼皇後輝發那拉氏。乾隆三十六年,負責編纂《禦制滿蒙文鑒》總綱。乾隆四十一年,卒,無爵。嘉慶四年,追封貝勒。
皇十三子:愛新覺羅·永璟,乾隆二十年生,母親為繼後烏拉那拉氏。乾隆二十二年殇,随葬于端慧皇太子園寝,僅僅活了不到兩歲。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永璐,乾隆二十二年生,母親為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時為令妃魏氏。乾隆二十五年殇,年四歲。 随葬端慧皇太子永琏園寝。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颙琰,乾隆二十五年生,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即嘉慶皇帝,母親孝儀純皇後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為和碩嘉親王。嘉慶二十五年駕崩,廟号“仁宗”,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皇十六子:早夭沒有命名。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永璘,乾隆三十一年生,母親為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嘉慶帝的弟弟。嘉慶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去世。
乾隆帝的兒子雖多,但早夭和過早去世的也很多,等到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想要再次秘密立儲時候,選擇性就不多了。
當時在世的皇子還有七人,其中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已過繼旁支為嗣,自然不能再考慮。
剩下的五位皇子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按照“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規律來說,皇十二子永璂的身份最高,他是乾隆帝與第二個皇後那拉氏所生,可惜的那拉氏生前就已觸怒乾隆帝,繼而乾隆帝也不喜皇十二子永璂,立儲自然不再考慮的範圍内。
這樣一來剩下的四位皇子中,按照身份都一樣,皇十七子永璘當時年幼,也可排除。
而皇八子永璇呢,有腳病,平常沉迷于酒色,不得體,也不能考慮。
皇十一子永瑆太沉迷于文墨,不喜騎射,這讓乾隆十分不滿,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不能交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手裡。
那就隻剩下皇十五子永琰了,永琰雖沒有什麼特别出色的地方,但也算穩重,聽話。
加上當時永琰的母親魏佳氏非常得寵,乾隆愛屋及烏,乾隆自然對這個兒子也比較有好感。
也或許皇十五子永琰也是乾隆帝唯一的選擇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