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4:28:57

導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論是“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還是抹粉底、塗口紅、粘上假睫毛,對于姑娘們來說,化妝一直都是頭等大事。有了對美的追求,才由心底生出無窮的自信,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1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古代的美人與美妝

眉,才是性感的體現

今天的美女被稱作“美眉”,可美眉們未必以眉為美,迷彩眼影、重重睫毛、亮麗唇彩,都是些從西方學來的美妝時尚。不過“美眉”的稱謂倒含着意味深長的巧合——将時間上溯1000多年,古代的中國美女,才可謂真正的“美眉”。

比如南北朝時,代父從軍的女英雄木蘭回家恢複女兒妝束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花黃是什麼?如果說貼花黃是木蘭姑娘給自己塗抹兩道黃色的眉,可以想象嗎?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2

笑談而已。木蘭貼的花黃又稱額黃,一般說來,是指用黃粉或黃紙、金箔貼畫在額角鬓旁妝成花朵、圓點或星星狀。不過,與木蘭同時代的女子真有将黃妝施于眉的風尚,在妝容眉史上别開新頁,而這一頁在北周時最為亮麗。

究其原因,學者認為,大約是因佛教傳入後受金妝佛像的影響,從漢時起就有人用雄黃、石黃等礦物或松花粉一類的植物粉末制成黃粉塗于額角,至南北朝時,幹脆以黃粉飾眉。史載,北周靜帝就“令宮人黃眉墨妝”,唐代詩人溫庭筠在《漢皇迎春辭》中雲:“豹尾竿前趙飛燕,柳風吹盡眉間黃”,便是描繪了似鵝黃柳葉般的黃眉。黃色的眉妝定格在此也蠻有詩情畫意。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3

黃眉不稀奇,在古代竟還有紅眉!

有學者發現傳為東晉顧恺之作的《列女仁智圖》中便有染紅眉的女子。南北朝時一首《詠照鏡詩》亦雲:“聊為出繭眉,試染夭桃色。”如此豔麗的眉色,如今恐怕隻有在彰顯彩妝個性的T台上方可一見。

有人說,在傳統觀念中,中國女性面龐上最性感的部位,不是嘴唇,不是雙眼,而是眉。這似乎也有詩為證:唐代女詩人劉媛詩曰“學畫蛾眉獨出群,當時人道便承恩。”唐時女子單憑畫出兩道漂亮的眉便可顯容貌出衆,可見美眉之重要。

隋炀帝“海淘”螺子黛,隻為绛仙之眉色

相傳當年隋炀帝坐寶船遊江,在吳越挑選民間十五六歲的女子共500人牽挽龍舟。這群被稱作“殿腳女”的女子中,有一位名叫“吳绛仙”,因擅畫長蛾眉,竟惹得風流俊美的隋炀帝“色不自禁”,召來绛仙收作宮中女官,封為崆峒夫人。為了崆峒夫人的眉毛更加絕美,隋炀帝不惜從波斯國進口、每顆值十金的眉粉螺子黛。據說隋炀帝倚簾視绛仙,移時不去,邊看邊對随從說:“古人雲‘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療饑矣。”眉的美好至此可稱達到極緻,是故吳绛仙成為曆代推崇的畫眉聖手,“螺黛”也成為眉的美稱。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4

吳绛仙畫眉圖《中華遺産》2008年12月供圖/李芽

螺子黛的确在隋唐時期風行一時。有學者認為,這螺子黛是以靛青、石灰水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美國漢學家謝弗則根據其名稱猜測,其中可能添加了從骨螺貝中提取的“提爾紫紅”,這種紫色素在紫外光下可以轉化成靛藍。《本草綱目》将螺子黛稱作“青黛”,又名“靛花”,乃從波斯國來;外國藍靛花若不可得,則中國靛花亦可用。如此說來,隋唐美女竟是風行靛青色美眉?

翻閱五代十國時的《花間集》,其中确實有不少諸如“眉翠秋山遠”、“遠山眉黛綠”之類的詩句,唐人萬楚更有詩雲:“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若按字面意思來看,當時女子的眉色還真是比較誇張。

當時女子為何喜愛靛青色眉?對此學者的解釋不一:一說是時人深受西域妝容風俗之影響,眉色确是如此;一說是“青黛”的“青”字在古時是一種元色,包括藍、蒼、綠、翠等深淺不同的色度,而非指單純某色。中國服飾文化史學者高春明則認為,古詩中形容眉色的翠、綠非指具體顔色,而是指其濃色鮮明,堪比鮮豔的花草。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5

當然,不論是黃色、紅色還是青草色,都隻能算是眉色的特例,千百年來,中國女子用得最多的眉色仍是黑色,最為傳統的畫眉工具乃是石黛。史載,黛是一種礦石,即石墨。漢時稱其為“石黛”,也稱“畫眉石”,它還有個名字叫作“墨丹”,即黑色的顔料。在人工合成的煙墨發明之前,男子用這天然石墨來寫字,女子則用它來畫眉。這石黛用時須放在專門的黛硯上磨碾成粉,加水調和,然後用筆塗于眉上——我們不妨作一聯想:有墨有硯,男子可于紙上揮灑字畫,女子則于面龐塗抹美眉,孰更美?也難怪中國女子畫眉有一經典樣式就叫“遠山眉”......

米粉、鉛粉齊上陣,隻為“一白遮百醜”

相對眉黛,對于古代女子,妝粉是更為重要的私房物品。

人常說“天下香粉,莫如揚州”。清康熙年間,紫禁城裡的宮娥從北上的商販手中偶然得到了産自揚州的香粉,甚是喜歡,于是揚州地方官吏就把精制的香粉裝入五彩花式的小紙盒子,作為貢品進獻朝廷,遂為揚州香粉博得了“宮粉”的美譽。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6

相傳春秋時的蕭史與秦穆公之女弄玉因箫而結緣,蕭史為了讓弄玉膚色美白如玉,為其燒水銀粉以塗面,其白勝雪,名“飛雪丹”。這對乘龍鳳仙去的夫婦後來被尊為水銀妝粉的創始人。可見在2000多年前,膚白如雪、如玉已然是女子的美容訴求。《戰國策》還有這樣的記載,說縱橫家張儀曾向楚王介紹晉國的美女:“粉白黛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粉白黛黑”便是指用白粉傅面、用石黛畫眉,如此素妝的女子竟也可以美得令人以為是神仙下凡,可想美與白真是難于分割。

為了一個“白”字,古人們用過許多種原料制作妝粉。比如米粉,《齊民要術》記載:采用粱米或粟米等一色純米,研磨成越細越好的米粉,反複淘洗後浸入冷水,直至發出臭爛的氣味。淘去其中的醋氣後,再将粉細細研磨成漿。米漿幹燥後變成的粉餅,還要削去四周粗白無光的部分,中間雪白光潤的核心便是上等的“粉英”,或稱“英粉”。英粉再切成薄片,放在陽光下曬到幹透,然後揉碎成粉末,越細越華美,用以傅面自然細膩滑白。此外,《齊民要術》還提到,為令妝粉增加香氣,可“着丁香于粉盒中,自然芬馥”。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7

米粉雖取料自然,有利皮膚保養,但附着力不夠強,需要時常補妝,而且容易粘結成塊。秦漢時期,日趨成熟的煉丹術催生的副産品為妝容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方便,鉛粉誕生了:将鉛醋化為粉後調以豆粉和蛤粉便可傅面。鉛粉可制成糊狀的胡粉,附着力更強,也更亮白。漢代張衡作《定情賦》曰:“思在面而為鉛華兮,患離塵而無光。”曹植的《洛神賦》則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鉛華”一詞自此延用至今,令女子的容顔和她們在文學表達的語境裡都增添了亮麗的華彩。

大約自南北朝開始,經隋唐,直到宋代,女性的上衣要麼低胸,要麼敞胸,倘若在面龐上傅了粉,那麼開敞的領襟便也不能被忽視。如此,畫妝時就不僅要美白面部,脖頸、前胸也須塗成同樣的色澤。白居易曾詩雲“拂胸輕粉絮,暖手小香囊”,正是女性用粉撲将白粉向胸部撲打的性感小景。不隻脖頸和前胸,有學者從諸多詩詞中發現,古代女子是慣于将香粉塗于全身的。看晚唐詩人張泌描繪的一位睡後初醒的美人:“膩粉瓊妝透碧紗,雪休誇。”膩白無暇、雪樣瑩白的纖體,透過碧色的羅紗,既清晰又朦胧,這般誘人的美色豈是坦白直露的白雪堪比?

“輕紅白香”才是上等妝粉

或許也正因如此,在傳統意味上,妝容的美白與香體不可分割;妝粉與香氛亦不可分割。

玫瑰花開了。開采日這天,匠人沐浴更衣、祭拜過花神,與花農早早守候在花田旁。清晨,露水濕襟,玫瑰含苞初放,在完全綻開之前,花中的香氣(精油)含量最高。這時,老匠人帶領衆人齊發,專揀适宜的花朵小心摘取,放入準備好的密封容器。采花要既準又快,天大亮前必須返回店中,将花兒放置壇内密封,以備日後大用。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8

圖中,揚州國妝老字号“謝馥春”的工藝傳承人正在用玫瑰花瓣和天然谷物粉、銀箔紙制作傳統香粉——鴨蛋粉,這個名字聽上去頗為奇特的化妝品,曾經是許多愛美女子的梳妝秘器。

把采撷來的鮮花放置于精心配制的湖粉——一種從邵北湖提取出的谷物粉中,用導熱的銀箔紙包裹,放在覆有金屬絲網的爐子上。爐膛内燃燒木炭(覆有木炭灰,不可見明火),熏蒸适當時間,使得鮮花的香氣被粉吸收。然後,再以冰片、麝香來定香。如此可使妝粉的香源恒定,香氛有序緩釋,達到香氣濃淡适度、持久留香的目的。熏染、定香後的粉體,還需加入天然油脂粘合,通過混合、人工篩勻。然後将模制好的鴨蛋粉放在青磚鋪就的潔淨場地,磚上還需再鋪一層宣紙。型粉内的水分被宣紙導出,再被幹燥的方磚吸收,伴以粉體在空氣中自身的幹燥功能,一段時間後,鴨蛋粉便可做成。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9

古代中國人制作美容妝粉,多是從自然界汲取精華,妝粉的色澤也來自大自然。晉代崔豹《古今注》有記載,說魏文帝宮中有一位得寵的宮人叫段巧笑,日夜陪伴在帝王身邊,這位巧笑姑娘有個絕招:“作紫粉拂面”。《齊民要術》說,這種紫粉是用白米粉英合着鉛粉,與一種俗名“胭脂菜”的植物落葵,合制而成。《本草綱目》稱其兼有護膚之功效。以現代化妝的經驗來看,黃臉者,多以紫粉打底,以掩蓋其黃——有所謂紫色隔離霜,那麼,段巧笑該是此妙方的創始人喽。

明代女子還發明了更多以花為原料的妝粉:收紫茉莉花的種子,搗取其仁蒸熟用之,謂之珍珠粉(大概是因為粉色瑩潤似珍珠而得名吧);秋日,玉簪花發蕊,剪去其蒂如小瓶,仍是蒸熟其種子,可制成玉簪粉。《紅樓夢》第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中,受了委屈的平兒被寶玉勸到怡紅院,這位怡紅公子忙着獻出好妝粉,他打開一個宣窯瓷盒子,裡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兒,寶玉拈了一根遞給平兒道:“這不是鉛粉,這是紫茉莉花種,研碎了兌上料制的。”那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撲在面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澤,不像别的粉澀滞。

所謂上等妝粉,必然要做到“輕紅白香”四個字,這個“紅”,就是美人們孜孜以求的白裡透紅、面若桃花的效果。作為提升氣色的利器,胭脂是梳妝台上必不可少的物件,在嫩白的小臉上輕輕塗抹出一對肉肉的紅色,女子的柔美、嬌羞便從内而外靜靜流露。

那一抹撩人的、帶着體溫般的肉肉的紅色

若說香粉色澤溫和、自然瑩潤者乃上品,那麼,美白産品又如何産生“白裡泛紅”的使用效果呢?謝宣先生談起過一種古老的“玉女桃花粉”。

南宋時的《事林廣記》對這種香粉有介紹:将益母草燒成灰,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加工後,再與石膏粉、滑石粉、蚌粉、胭脂摻在一起,細研成粉,加上一枚熏香用的麝香殼,入器收之而成。此粉因為能夠“去風刺、滑肌肉、消瘢黯、駐姿容”,因而得名“玉女粉”,又因施粉後有淡紅色妝效,則定名“玉女桃花粉”。這面若桃花的妝色當然來自粉中的胭脂。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10

明代周嘉胄在《香乘》一書中還介紹了一種“利汗紅粉”,原料包括滑石粉、心紅和麝香,調粉如肉色為度,用以塗身體,香肌、利汗。其中心紅,乃是上好的銀朱,即從水銀中提煉而成的一種傳統紅色顔料。因此,這種利汗紅粉塗于身上,會呈現出近肉色的淡粉色。有學者發現,其實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就曾記載過類似的方子,甚至早在唐宋的詩文中便有相關内容的描寫。比如詩人元稹在回憶自己愛過的女子雙文時詩雲:“憶得雙文衫子薄,钿頭雲映褪紅酥。”褪紅,是唐朝、五代時流行的一種時尚顔色,即淺淡、嬌嫩的粉紅色,“钿頭雲”則是指薄紗上的雲紋。在元稹的回憶裡,雙文塗滿淡紅色香粉、如紅酥一般膩潤的身體,掩映在雲紋朵朵的薄紗衣衫中——這樣的畫面比起前文中“雪休誇”的瑩白粉妝更是香豔了。

有一位研究中國古代妝容的學者曾感歎:“一提到胭脂,我腦海中首先映現出的就是那一抹撩人的、帶着體溫般的肉肉的紅色。”自從漢時張骞将美麗的紅藍花帶到中原,結束了粉白黛黑的素妝時代,紅妝後的紅顔便成為女性的代名詞。女性的嬌羞、眉眼藏住的美好心思,都在那抹紅色的妝容中流露出來。從妝容美學的角度考量,在美白的妝粉中浸入胭脂的紅,營造貼近肉色的粉紅底色,再抹勻胭脂,比起在純白妝粉之上塗胭脂,妝色更加柔和、自然,呈現的是浸入皮膚、由内而外的嬌嫩。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11

對比今昔,會發現古代化妝品的顔色更接近花草礦石的原初本色,往往比今日女子梳妝台上的粉底、腮紅更為鮮豔,在色彩上雖不如後者細膩、豐富,但因為取材天然,有些配料甚至兼于藥用,因此對皮膚保養大有裨益。龍涎香、肉桂、白芷、郁金香……這些傳統配料為香粉帶來的是天然的質感和純粹而持久的香氣。

為了臭美,你都幹過哪些瘋狂的事兒?

評論區等你來留言哦。

留言點贊滿10還有機會得獎哦!

(詳情見下方福利帖)

聽說,

科普君又給大家送福利啦,

點擊下方鍊接,

↓↓↓收下《科普知世界》今年的第二份禮物吧!↓↓↓

妝前用什麼濕敷不易卡粉(知常識米粉抹臉)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