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7月23日電(記者邱冰清、王珏玢)7月23日迎來大暑節氣。作為夏季“蒸煮模式”的頂峰,大暑節氣有多熱?炎熱對農作物有什麼影響?氣象、農業專家為您解答。
“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副教授江曉東說,中國古人把大暑分為三候,氣象上5天為一候。大暑的三候實際上概括這一節氣高溫、炎熱、多雨等特點。第一候時喜潮濕、溫熱的螢火蟲活動頻繁,第二候時天氣悶熱、土壤潮濕,第三候時常現雷雨。
“大暑處于三伏天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多地可能出現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有些地方甚至會超過40攝氏度。”江曉東解釋說,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我國東部晴天多,日照強,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大,氣溫持續上升。此外,受夏季風影響,我國夏季空氣濕度大,吸收熱量多,人的體感溫度更高。大暑時節我國北方進入雨季,黃淮、華北、東北南部等地進入主汛期,暴雨天氣多發。
炎熱的大暑是農作物生長最快的時節。農諺“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說的就是此時的景象。江蘇省農科院副研究員喬俊卿說,單季稻區的水稻在大暑的高溫中茁壯生長,而雙季稻區此時已到早稻收割、晚稻搶種的“雙搶”時節,田裡一片忙碌。
“由于天氣炎熱,一些地區在大暑節氣有吃蓮子湯的習俗,有的地區則喜歡在大暑天喝老鴨湯,作為暑天清補的佳品。”喬俊卿說。(海報制作:徐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