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過江隧道、17條地下道路、新型軌道交通系統深入到地下負三層……隸屬于廣州第二CBD的國際金融城馬力全開,路網加速建設。
在“2018年度廣州城市治理榜”之“最具發展潛力功能區”榜單中,廣州國際金融城是個特别的存在。說它“特别”,是因為受岑村機場限高的影響,金融城和周邊樓盤的建設進度一度放緩。而且,時至今日,岑村機場搬遷的消息尚無明确說法。
但即便是這樣,廣州國際金融城以其極具潛力的産業定位、高規格的規劃設計,獲得了專家評委的一緻肯定,全票通過,被評為“最具國際範功能區”,其強大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随着金融城起步區出讓地逐步進入收尾階段,從今年3月發布的《廣州市2019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可以看到中心區傳統商服闆塊琶洲、金融城起步供應量大幅減少,天河區計劃出讓宗地共15宗,商品住宅用地6宗,商服用地9宗,其中金融城起步區有4宗商服用地推出。
與此同時,原本擱置良久的交通樞紐系統建設正在加速展開。
5月19日,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花城大道建設工程開始環評審批前公示。這一工程總投資超過34億元,其3層地下空間堪稱非常複雜,整個項目将建設11條地面道路和17條地下道路,地面基本留給行人和公交系統,花城大道金融城段和新型軌道交通系統都深入到地下負三層。
時隔不到一個月時間,6月13日,《金融城東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式獲批,金融城東區新增3條過江隧道——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喧悅新街隧道和琶洲東隧道,以期解決珠江兩岸近江地區聯系,将閱江路、臨江大道銜接,形成交通微循環,采用“多通道、小循環”形成分散車流。其中,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黃埔大道至新港東路段)預計2021年建成。
未來還将建設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二期),南起科韻路-新滘東路立交,北至新港東路,規劃為城市主幹路,全長約2.2千米。包含科韻路-新滘東路節點立交、跨黃埔湧橋、新港東路節點立交。
規劃還同時開展了黃埔大道新線位研究,花城大道與黃埔大道交會處銜接研究,花城大道與車陂路隧道銜接研究等。遠期預留花城大道下穿車陂路隧道,實現金融城起步區和東區的快速聯系。
路通,财通,不難看出,有關部門正在補上金融城原本規劃中較為欠缺的交通樞紐這一“短腿”,逐步推進金融城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樞紐建設。
不過,廣州城市治理榜評審團專家也表示,在産業方面,作為廣州市最重要的創新驅動示範區,金融城定位鮮明、輻射作用比較顯著。例如科技金融是金融城的創新動力來源。在大灣區背景下,科技金融将是廣州在大灣區發揮核心城市作用的重要支點和領域,發展潛力巨大。但要注意的是,金融城需要加強整體配套建設,生态、文化、教育、商業、生活、社區等建設要同步跟上。要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擺脫以房地産拉動為主的“磚頭經濟”。
采寫:南都記者 尹來 李鑫 趙安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