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四點鬧鐘剛響,賀蘭一咕噜就坐了起來,整夜沒睡踏實,腦海裡老是想着菜譜。
這不嘴裡又開始念叨:蝦、排骨、魚、豬肉粉條……
老伴睡意朦胧地發牢騷:“從昨晚到現在念叨了十八遍,睡覺也是翻來覆去的,這點事你至于這麼嘛”
賀蘭一掌打在老伴大腿上:“趕緊起床和我去早市,去晚了新鮮的都被挑光了,兒媳第一次上門,得吃好招待好”
老伴被這巴掌打得激靈,睡意全無。
賀蘭之所以絮叨,是因為前兩天兒子許飛打來電話,要帶女朋友上門商量結婚事宜。
關鍵兒媳是南方人,又是一次上門,賀蘭摸不清飲食習慣,難免有些緊張。
……
兒媳望着飯桌上十個大盤子,分量滿滿地驚呆了。
賀蘭望着準兒媳瘦瘦小小的一隻,說話聲音像隻貓叫一樣,也傻了眼。
兒媳把一個饅頭掰了四瓣,小口小口地咀嚼起來。
賀蘭怕她客氣,夾了一筷子又一筷子菜放在她碗裡,熱情地招呼着:“嘗嘗我們北方人做菜口味,看能不能吃得慣”
習慣了吳侬細語的兒媳,猛地聽賀蘭豪放的大嗓門,吓得筷子上的菜掉到了桌子上。
許飛笑着說:“媽,你小點聲音說話她不習慣,我剛到南方上班時也像在老家時那樣大聲,同事都以為我是個暴脾氣呢”
賀蘭有些尴尬,說了大半輩子的話,竟不知道該怎麼張口了。
許飛爸文绉绉起來:“這就是南北差異,北方人說話比較直白、硬朗,粗犷、遇事叫人習慣嚎一嗓子;江南,煙雨迷蒙小橋流水的,造就性格也是細膩軟糯,口音更是聲調婉轉韻律多變。”
許飛打趣老爸知識淵博,賀蘭則嘲笑老伴,沒去過南方,還說得一本正經。
一家人邊吃邊聊,氛圍很好。
最後許飛提出想辦兩場婚禮,南方一場,北方老家一場。
老家賀蘭操辦,南方就由嶽母那邊主持,嶽母家離許飛新房所在市一個多小時,親戚朋友同事都能參加。
兒子兒媳走後,賀蘭擔憂地問老伴:“你看兒媳柔柔弱弱的樣子,一股風都能吹跑,會不會太嬌氣?什麼都幹不了,咱兒子不受罪了”
老伴瞥了她一眼,皺着眉說:“你想讓她幹什麼?去地裡掰棒子?人家把工作做好就行,别整天按老社會的眼光看兒媳,找矛盾”
賀蘭聽了噗嗤一笑:“也是哈,現在年輕人也沒機會幹體力活,是我多慮了,不過确實太瘦了”
不止賀蘭這樣說,婚禮上,兒媳換了婚紗穿旗袍時,左鄰右舍地指點議論,骨架小,人又白,身高不占優勢就顯得特别柔弱。
鄰居閑聊時說賀蘭:“你兒媳太瘦了, 你得好好喂,吃得胖點才能給你生大孫子”
賀蘭嘿嘿一笑:“這都什麼年代,還信屁股大好生養?隻要健康就行,至于生孫子孫女,小一輩的事咱可不管,也管不了”
“以後你去兒子家,我看能不能變得白白胖胖地回來,都說南方水土養人,咱北方風大幹燥,臉色到底不如南方人好看。”鄰居說道
賀蘭笑:“我可不去,金窩銀窩哪裡都不如自己的老窩”
賀蘭嘴上這樣說,但心裡挺癢癢的,第一沒去過南方,第二兒子從買房到結婚,賀蘭都沒去過,估計等她去的時候是兒媳生孩子吧。
計劃沒變化快,立冬時,賀蘭看見兒子朋友圈發的:好想吃老娘包的餃子。
母愛爆棚的賀蘭,動了去兒子家的念頭,正好冬天也沒啥事,和兒子打聲招呼便動身了。
老伴犟的像隻驢子,說什麼也不去,沒法,賀蘭自己出了趟遠門。
臨走時,老伴叮囑:“在兒子那住幾天就回來,别太久,做事看點眼色,不對勁就回來”
賀蘭覺得老伴的話太誇張,她是去兒子家,又不是去别人家。
賀蘭滿懷歡喜地來到南方小城,兒子兒媳來車站接她。
江南風景秀麗韻味十足,賀蘭手機拍個不停地傳給老伴,走一步拍一步,忽略了兒媳不耐煩的臉色。
兒子拉着賀蘭說:“坐車太累先回家休息,改天請假帶你去景區逛,風景更好拍個夠”
賀蘭這才收起手機,掏出包裡從老家帶來的酸菜,味道很濃郁,包出的酸菜豬肉餃子特别的香。
兒子很愛吃,兒媳婦卻吃不慣,咬了一半就吐到了垃圾桶裡,賀蘭一臉尴尬。
她操着大嗓門忙問:“吃不慣這味道?我改天給你包别的餡,你喜歡吃什麼餡的?”
兒媳猛地咯噔一下,歎口氣說:“媽,你聲音小點,這房子隔音效果本來就不好,再加上你聲音大,左右鄰居聽了還以為咱們家在吵架呢”
賀蘭不敢在大聲講話,可捏着嗓子說話有種做賊的感覺。
晚上賀蘭洗臉洗腳後準備休息,兒媳喊住了她,驚訝地問:“媽,你不洗澡就睡覺嗎?”
“啊,我來之前搓的澡,我剛剛也洗過手和腳了”賀蘭不解地說,心裡嘀咕着,難不成睡覺必須得洗澡嗎?
這回,賀蘭看出兒媳不高興了,聽兒子解釋才知道,南方人習慣沖澡,她們家每天沖澡是種習慣,要不然總感覺不衛生。
賀蘭隻好去衛生間沖了澡後才去睡覺。
滿以為兒媳是因為這件事情臉色不好的,可沒想到一連幾日都甩着臉,像是欠她錢似的。
賀蘭習慣買菜一堆,當兒媳看見冰箱塞得滿滿當當時,“啪”一聲關了冰箱門念叨着“菜就得吃新鮮的”就走了。
賀蘭不想吃米飯,用電飯鍋蒸了一籠饅頭時,娘倆吃的香噴噴,兒媳連饅頭皮都不碰。
甚至她帶來的酸菜,也被兒媳從廚房拿到了儲物間。
賀蘭再看不出來兒媳不高興,就缺心眼了,匆匆地提出了告别。
賀蘭走後,許飛把這幾天媳婦對老媽的态度拿到明面上來說:“我媽第一次來,你天天冷着臉給她臉色看,你是什麼意思?是嫌棄我家人”
媳婦嘴硬地說:“本來就生活習慣不同,我為什麼要忍着她的節奏,這是我家,她來這就得客随主便,我去你們家不也是忍着的嗎?不愛吃我也吃了,住不習慣我也忍了”
“那我媽給你臉色看了嗎?冷着臉了嗎?”許飛質問道
媳婦一聲不吭。
許飛冷笑道:“客随主便?行,我明白了,我得謝謝你,學會了這句話的意思”
媳婦聽得一頭霧水,許飛卻有自己的主意,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句話,小學課本裡就講過了。
嶽母離得近,每月都會來看女兒,許飛對待她比親媽還要熱情,家務活不讓她動手,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生怕讓她覺得委屈。
經曆了這次親媽來的事情,許飛一改之前的勤快殷勤樣,按照平常的生活樣子,該幹嘛幹嘛,不喜不樂,闆着個臉。
媳婦不滿許飛表現,避開嶽母質問道:“你什麼意思,我媽得罪你了?你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給誰看”
許飛根本不理媳婦,大搖大擺地往沙發走去,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嶽母沉不住氣地問許飛:“你們倆人是不是吵架了?出現問題學會溝通,冷戰不是辦法”
許飛淡定地說沒有。
嶽母不信:“那你臭着臉,,是不歡迎我?那我走了”
許飛淡淡地說:“不是我不歡迎你,我是跟你女兒學的,我媽來她就是這樣的,說是客随主便,我嚴格按照她的标準在執行”
嶽母是個知情達理的人,陰沉着臉把女兒叫到卧房,娘倆嘀咕了一頓後才告别離開。
晚上許飛接到老媽電話,說是兒媳婦給她打電話賠禮道歉,并邀請她下次再來做客。
許飛這才善罷甘休。
不管道歉是真心還是假意,最起碼态度端正了,不管以後二人感情會不會因此變質,許飛管不了這麼多。
婆媳關系一開始都是很好的,就是從一點不起眼的小事情開始有了縫隙後,變得越來越大導緻破裂。
有問題及時去溝通和解決,才能避免矛盾升級。當然兒子的立場更重要,偏袒母親媳婦傷心,袒護媳婦老媽痛心,站在真理這邊,唯有自己安心。
朋友們,若你是許飛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是忍氣吞聲還是讨回公道?歡迎評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