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地區,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地處巴爾幹半島的羅馬尼亞,也難逃國家分裂與統一的更叠。
一戰後各國簽訂《凡爾賽合約》,羅馬尼亞居然成功拿到了其心心念念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令匈牙利氣得半死,但沒辦法,誰讓匈牙利是同盟國跟德國一起都是戰敗國呢。
此後的二戰、美蘇冷戰期間,羅馬尼亞的命運也是非常的坎坷,尤其是二戰後這段時期來講,隻是因為其不敢做蘇聯的農業供應國這個角色,與蘇聯關系惡化。
進入90年代的羅馬尼亞,發展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羅馬尼亞終于步入快速發展期。當時也正是咱們國内很多中國人前往羅馬尼亞從商的黃金時期。進入2007年後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正式加入歐盟(Uniunea Europena 簡稱 UE),成為歐盟成員國。之後,羅馬尼亞的國策傾向很明顯,就是借助地理優勢,依附于歐盟尤其是歐盟市場,提供自由市場的價值交換。[doge]
在一份産業報告數據對比中,不難發現,其産業結構與西班牙和意大利相似。但相比于後兩者,羅馬尼亞的産業結構中服務業(Servicii)和電子産品産業(electronicii)占了絕大多數,可以說是該國的重點産業。
很難想象,去過羅馬尼亞的人都知道羅馬尼亞的旅遊業是什麼一個狀态。隻有自然風光服務卻跟不上。不靠旅遊業作為收入來源的羅馬尼亞,其服務業占了24.59%(2017年數據)。那羅馬尼亞的什麼服務業發達呢?這個就留給心知肚明的人去體會了。懂的人都懂。
所以,現代羅馬尼亞總體來說占盡了地理位置的優勢,為歐盟提供各類服務性質的崗位,也有不少加工産業,享受着歐盟免關稅和解決該國就業崗位的問題,擺脫了前蘇聯時期的蘇聯陣營農業供應國這樣一個相對被動的角色。
但是羅馬尼亞确實還算不上發達國家(tata dezvoltata),也稱不上發展中國家(tata in dezvoltare)在我看來,羅馬尼亞算一個不發展國家不行可以問一問當地人怎麼看法。
#羅馬尼亞
#歐盟
#保加利亞
#德國
#一戰
#匈牙利
#二戰
#美蘇冷戰
#羅馬尼亞生意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