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媽媽線上來詢問我,向我傾訴她14歲念初二的孩子整日玩手機,馬上下學期就要進入初三面臨中考了,厭學了不想去讀書,怎麼講他都是油鹽不進,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我個人多年來的家庭教育實踐經驗顯示,孩子若是沉迷于玩手機或者深陷網絡遊戲中,其實傳達的就是家庭中幾乎沒有良好的溝通對話。
在過往年代的家中,即使沒有對話,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也比較少。除了家長權威勢力較大,孩子也可以逃避到大自然,逃避到各種課外書之中,逃避到朋友夥伴群體裡。
而今天世界面貌大變,各種3C産品抓住人性,人們很容易遁逃進入3C裡面的遊戲、娛樂虛拟世界,而不是利用或控制3C産品。
家中缺乏對話導緻網瘾
我常常看見幾個畫面:父母帶着幼兒外出,父母也許在談話,也許在做其他的事,孩子覺得無聊了,在一旁哭鬧着,家長不堪其擾,拿出手機或平闆給孩子玩耍,孩子便乖乖的安靜了。
孩子生來就是需要陪伴,這是父母應有的認知,當孩子無人陪伴或無人對話連接,就會吵吵鬧鬧。大人不想陪伴孩子,不想與孩子對話,多半會以手機、平闆代勞陪伴孩子。
日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是愈來愈欠缺家長的對話,他們到青春叛逆時期,往往将重心放在玩手機或者網絡遊戲中一去不複返,從此沉迷下去了。
還有的父母挺無奈,他們從未讓手機陪伴孩子。甚至他們也做出榜樣,在家裡很少使用手機與電腦。
其實事出同因,由于家庭欠缺對話,家長往往隻要孩子聽話、順從,最後孩子選擇玩手機、玩電腦遊戲,成為他們慣性解悶的“良伴”,在煩躁無聊時常相左右的“夥伴”,而不是從手機、電腦中學會運用各項軟件功能,也同時運用他們自己的時間。
父母的日常對話,若經常使用命令語句,孩子自然不想聆聽,遁入手機、電腦中與虛拟網絡世界對話,才不會有人指責、命令他,慢慢地手機與電腦成為他們的好朋友,遊戲隻是他們獲得掌控感、價值感的安全地帶。
當然這個結果絕對不是家長樂見的,所以這位14歲男孩的媽媽很無奈的說:“自己對兒子說道理,但是兒子都不想聽啊。”
說道理其實也不是對話,說道理也是讓孩子聽話,聽從大人認定的道理不是嗎?所以說大人通常會對孩子說:“我在認真說,你都沒在仔細聽啊。”
想象自己遇見一個人,每天指責你,你想要和那個人連接嗎?
想象自己遇見一個人,每天命令你,你想要和那個人連接嗎?
想象自己遇見一個人,每天說道理,你想要和那個人連接嗎?
孩子自然就跑去找電腦、手機對話,或者到外面頭交朋友,或者沉浸在追網紅、明星的潮流,又怎麼想和父母連接呢?
同樣的例子,不少成績優秀的孩子也是如此。這些成績優秀的孩子從小表現聽話、懂事、乖巧。在家人的期待中成長,認真讀書獲得好名次,備受大家期待,在兢兢業業的學習中,有些尖子生從成績中得到肯定的價值,暫時沒有問題。
一旦他們有了挫敗感,生命急于尋找能量的出口,經常會沉迷于手機、電腦中的遊戲世界,沉迷上瘾無法自拔。
如果探索背後的原因,那是尖子生過去為了功課,很少跟家人日常分享話題都鎖定在成績,并沒有建立有效支持型的對話。他們學業的優勢在受挫後,内在無法忍受挫敗的能力,外在也沒有與家人建立健康對話,狀況就令人擔憂。
偏偏建立健康對話的基礎,首先要先抛開成績話題,也要先抛開沉迷于玩手機、玩網絡遊戲的話題,從分享與互動開始,家長欠缺這些談話的認知,常常不知如何是好,無從處理孩子的問題。
難道孩子不懂道理,不能告訴他們嗎?告訴他們沉迷于玩手機、玩網絡遊戲會影響視力與健康,告訴他們成績跌落不要在意,再接再厲,這些道理孩子都懂。
實際上我們都懂抽煙傷肺、酗酒傷肝以及投資風險有賺有賠的道理,如果父母不先梳理孩子的感受,而是以明講或暗示方式灌輸道理,讓孩子聽話,問題終究解決不了。
道理的傳輸途徑類似于智慧開導,除了傳統填鴨模式,就是我說你聽的模式之外,還有透過體驗性的理解,透過好奇打開視野,或者從日常對話中到閱讀,都有如此的認知。尤其以體驗性的理解,最好的方式是透過親子對話深刻體驗自己的内在,這種成效非常不錯。
與玩遊戲上瘾的孩子對話
這位14歲男孩媽媽提出一個請求,能否讓我親自指導孩子,用我的方式與孩子“講道理”,因為這位媽媽是我們親子對話學習圈成員,我答應了并要求孩子必須願意先加我為好友。
但是我同時告訴這位媽媽,你眼中孩子的叛逆、玩手機、沉迷遊戲、厭學、學習動力不足之類的負面标簽就不要再給孩子貼上了,可以有意識的暫停這種負面評價。
因為作為母親如此固執地否定自己的孩子,不僅讓自己深陷自責焦慮,也讓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面對母親的否定無能為力,孩子轉而就會對自己憤怒,憤怒自己的無能為力。
不多久,這個叛逆期的孩子加我驗證通過後,給我發了個很無奈的表情。下文對話内容中為了隐私考慮,孩子名字用軍軍替代。
我主動問軍軍:“你怎麼想到主動加我為好友的啊?”
軍軍:“媽媽命令我必須加的。”
我:“媽媽命令你時,你會生氣嗎?”
軍軍:“不會生氣啊,反正加好友又不是什麼大事情。”
我:“軍軍,謝謝你如此坦誠,同時我也看到你面對陌生的大人其實是有一份勇敢的。”
軍軍回了個不好意思的表情給我。
我:“你媽媽跟我說這次期末考試你沒有考好,都是因為你整天玩手機導緻的,我想聽聽你的看法,可以嗎?”
軍軍:“這次考試的确沒有發揮好……”
我:“那麼你認同媽媽說的,因為玩手機導緻沒考好這個說法嗎?”
軍軍:“不認同!”
我:“軍軍,發生什麼事了?讓你并不認同媽媽的這種說法呢?”
軍軍:“這次考試題目有點難,再加上今年我們真正上課時間也短……”
我:“你的意思是這次考試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好,再加上考試題目比較難,你就會有壓力,考試的時候就會感覺緊張,是嗎?”
軍軍:“是的,我就是這個意思。”
我:“那麼你班上其他同學考試發揮的如何啊,有沒有類似你這樣的緊張啊?”
軍軍:“我不知道,我很少跟他們來往。”
我:“你在學校很少跟班上同學來往嗎?”
軍軍:“嗯,基本上我一放學就回家了。”
我:“那麼,你在學校好朋友多嗎?”
軍軍:“好像就1、2個吧。”
我:“軍軍,那你在學校時常會感到孤單嗎?”
軍軍:“有時候會覺得孤單。”
我:“那你有沒有跟媽媽說在學校感到孤單的事情啊?”
軍軍:“不想跟她說,她就知道關注學習,這些事情她才懶得聽呢。”
我:“軍軍,你怎麼會有這個想法的,你怎麼了?”
軍軍:“我媽媽當我考差時就知道數落我的不是,如果考好了,又會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還把成績單發到朋友圈,以為我傻不知道啊。”
我:“那你是怎麼看待媽媽這種做法的啊。”
軍軍:“我覺得我都是在幫她讀書似的……”
我:“這個想法,你有沒有跟媽媽聊過啊。”
軍軍:“說過沒用,她直接一句怼過來,我辛辛苦苦給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就是讓你認真讀書,結果你還反咬我一口,還說是為我讀書,你自己不想讀書,那你現在就給我滾出家去!”
我:“媽媽當時這麼說你,你當時應該很生氣吧?”
軍軍:“嗯,生氣又能怎樣?她畢竟是我媽媽,也是為了我好。”
我:“那麼說,你當時是不敢對媽媽生氣,也不允許自己對媽媽生氣,是嗎?”
軍軍:“是的。”
我:“那你有對自己生氣嗎?”
軍軍:“有點,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我:“于是跟媽媽争吵過後,你就會躲在房間生自己的氣,不願跟媽媽再說話,是嗎?”
軍軍:“是啊,基本當媽媽的都這個德行,煩死她啦。”
我:“躲在房間裡,你一般會做什麼呢?”
軍軍:“以前是上網玩電腦遊戲啊,自從電腦被爸爸砸了後,現在就玩手機上的遊戲啊。”
我:“那你覺得這樣好嗎?能夠讓你的生氣少點嗎?”
軍軍愣住了,過了許久才回複我:“好像也沒什麼多大的幫助,不過玩遊戲的時候,就忘了這些了。”
我:“軍軍,感謝你對我的信任,跟我第一次就坦誠開放地說了這麼多,聽得出你内心是很照顧你媽媽感受的,我能看到你有一份善良在這裡,下次我們再聊,好嗎?”
原生家庭的管教才是根源
與孩子對話結束後,我又跟軍軍媽媽聊了很久,了解她原生家庭中的一些經曆,才知道她小時候姊妹較多,她是其中不太被重視與關懷的孩子,隻有當她考試成績好的時候,父母才會偶爾表揚一下。
通過我與她對話,我才知道軍軍媽媽一直有個未被滿足期待在心裡: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與肯定。她現在的丈夫也是她自己選擇的,父母一直不滿意,認為是農村的、家庭條件不好,雖然現在丈夫事業小有成就,到現在父母言語間對此都頗有微詞。
當我把與孩子的聊天記錄發給軍軍媽媽看,軍軍媽媽回應我:“你好像也沒把道理給孩子說通啊?我還以為你能讓孩子馬上不玩手機了啊。“
我啞然失笑:“我與孩子對話的目的不是通過我的道理來說服他,我僅僅是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有清晰的覺察,孩子天生有向上走的渴望,如果沒有各種情緒的幹擾,孩子自己會對問題負責任。”
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說:“有毒行為可循環數代,雖然每一代上演的家庭戲中,演員有所改變,戲碼看似不同,但最終導緻的結果都是痛苦和折磨。”,這裡的『有毒行為』就是指讓孩子童年有不良負面經曆的家庭教育行為。
軍軍媽媽現在管教孩子的行為其實就是她原生家庭的『有毒行為』的延續,再加上她的童年中父母很少關注與肯定,更多的是通過講道理與指責讓她聽話順從,童年的她經常會感覺很孤單、很委屈,内心一直渴望家中成員能夠互相關懷、相親相愛。
于是當她自己成家當了母親後,她其實内心也懷着隐秘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期待:這一次,我要把殘缺的部分修好——互相關懷、相親相愛,但是卻屢屢失敗。
弗洛伊德1920年在《超越快樂原則》一文中提出『強迫性重複』概念,是指一種盲目的沖動,重複早期的經驗與情境,無關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樂或痛苦,個體總是被迫一再重複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無能為力,控制不了這種強迫性。
這位媽媽的内心期待一直未被滿足,你如果又不選擇接納與原諒,現在就隻好一次次進入心理學上『強迫性重複』狀态。
于是,這位媽媽幼年生活中的心理創傷會驅使她不自覺地、強迫性地在心理層面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發育階段,在現實中重複童年期痛苦的情結和關系。
在心理學還有一種說法:“沒有歸還的便會轉移”,也就是說你如果沒有想辦法解決你自己童年對父母的憤怒,害怕,委屈,自然成年後就會把這些情緒轉移到配偶和下一代身上,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家族關系中的『有毒行為』會不斷重演。
于是我們看到很多大人内心一直有對原生家庭父母的期待:期待自己的父母能夠相信、尊重、關懷自己,成家以後卻把這個期待進行轉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期待孩子能夠聽話,玩遊戲有節制,能夠遵守約定的規則,當然也有對自己的期待:期待自己能夠與孩子好好地談話。
可是童年的心理經曆卡在心裡不能真正釋懷,很多大人學了很多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還是用不出、做不到,脾氣一上來又自動複制了原生家庭父母的指責、講道理、打罵、漠視等方式。
所以,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處理自己家庭親子關系的模式到最終的結果,與自己的原生家庭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像是在一個怪圈裡無限循環,這就是原生家庭父母的聽話管教模式導緻的死循環。
作者:壹心大哥,親子溝通資深教練,兩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後父親。多年家庭教育實踐經驗,專注親子溝通領域。分享有深度的案例,聊聊有溫度的對話。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或者想學習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親子溝通技巧,你可以通過關注并私信我,免費幫你分析你家孩子教育問題。
如果本篇文章對你及身邊的家人、朋友有幫助,請幫忙轉發!如果你想說點什麼,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我恰好懂,我會專門為你寫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