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們越來越重視運動,大衆尤其是青年、中年人群膝關節和半月闆損傷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那麼,半月闆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會損傷?損傷後該如何治療呢?
01
半月闆有什麼作用
在膝關節的傷病中,半月闆損傷較為常見,約占門診病例的30%左右。臨床上,一般以青年和中年患者居多。這兩個年齡段人群運動需求多,但運動條件、水平參差不齊,不正确的運動方式及意外傷害很容易導緻半月闆損傷。
正常的半月闆由2塊月牙形的纖維軟骨組成,是膝關節軟骨面的“墊片”,具有緩沖力量、減震、維持關節穩定和潤滑膝關節活動等作用。如果半月闆受到損傷或發生撕裂,有可能造成膝關節卡壓,膝蓋一般會感到疼痛,還有可能出現腫脹、彈響(膝關節活動時關節内發生異響,多伴随痛感)、交鎖(膝關節被撕裂的半月闆卡住)等情況。
導緻半月闆損傷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外傷或勞損,二是先天因素。
外傷是最常見的半月闆損傷原因,即外力撞擊或者膝關節扭傷導緻半月闆損傷。膝關節屈伸時發生過度扭轉是半月闆損傷最大的風險因素。一般認為,在膝關節屈伸時,半月闆會跟随小腿移動,而膝關節旋轉時,半月闆會跟随大腿移動,這就是半月闆的“矛盾運動”,矛盾運動過度就會導緻半月闆受傷。
半月闆損傷的先天因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半月闆盤狀畸形,即半月闆不是月牙形,而是接近圓形。正常的半月闆有一定的柔韌性和硬度,但盤狀半月闆比較脆弱,容易受傷。
02
哪些行為
容易導緻半月闆損傷
很多運動需要膝關節的參與,如足球射門時,支撐的膝關節在屈曲狀态下發生扭轉;舉重蹲起過程中,膝關節在高度負荷下屈伸并伴随旋轉等,如果操作失誤或者力量不足以完成标準動作,就容易造成半月闆急性損傷。運動前最好對自己的肌肉力量有所了解,如果力量不足,盡量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劇烈運動之前要先把肌肉力量練好,這樣才能保證膝關節的運動協調性,使半月闆損傷的風險降到最低,否則不僅半月闆,膝關節其他結構的受傷風險也極高。
除了運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也會引起半月闆損傷。長時間跪坐、盤腿坐、久蹲、過度屈膝等狀态下,半月闆長時間處于高壓力牽張狀态,容易造成勞損,從而導緻半月闆退變性損傷。
有的人蹲下撿東西時,膝關節内會突然發生彈響,随即膝關節後方内側有痛感;有的人趕公交車時,膝關節忽然發力跑步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上述兩種情況表面上看似為外傷導緻的半月闆損傷,但根本誘因是膝關節和半月闆退變,此時的半月闆在正常壓力或者牽張力下也會發生撕裂。還有一些患者,雖無外傷或者動作誘因,但膝關節逐漸開始疼痛不适,經檢查被診斷為内側半月闆撕裂,也屬于半月闆退變性損傷。
03
如何治療半月闆損傷
半月闆損傷很難自愈,大多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最需要做手術的情況是年輕人因外傷導緻的半月闆複合裂。年輕人運動需求大,對半月闆質量的要求也高,因此建議這部分患者盡早接受手術治療。這樣不僅能避免半月闆損傷在後續運動過程中進一步加重,還可以防止損傷的半月闆卡壞膝關節軟骨。
半月闆損傷的手術治療,臨床上一般有縫合和(部分)切除兩種方法。其中,半月闆縫合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半月闆,是很多患者傾向的手術方式;但如果半月闆本身質量很差,撕裂嚴重,勉強縫合反而會适得其反。若術後半月闆仍然有症狀,還需要再次進行手術予以切除或部分切除。因此,半月闆縫合術有其對應的适應症,并非适合所有患者。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半月闆損傷都需要手術。半月闆損傷的自愈很罕見,但如果半月闆損傷是前交叉韌帶斷裂的伴随損傷,或内側半月闆後角邊緣縱裂、外側半月闆後角複合裂,則往往傷後2~3個月後會有愈合表現,這部分患者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此外,半月闆損傷即使不愈合,也不意味着一定要進行手術。有些人雖然半月闆有損傷,但關節軟骨與損傷的半月闆适應得很好,關節不痛、不響也不卡。也就是說,半月闆和膝關節軟骨是互相保護、共生共存的關系,半月闆損傷是否需要手術要看半月闆對軟骨有無傷害,以及軟骨對半月闆的要求。如果半月闆損傷後沒有症狀,且運動需求不高,一般可以不手術。還有些患者做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半月闆損傷,但經醫生分析,發現患者的臨床症狀并非由半月闆損傷導緻,這部分患者也不要輕易接受手術治療。
最後,提醒大家,當膝關節出現疼痛、彈響,不要忍痛運動,一定要就醫,檢查半月闆有無損傷。完全型盤狀半月闆的非運動員人群,最好不要從事劇烈運動。如果臨床發現半月闆退變,最好選擇膝關節負荷不太大的運動,比如騎自行車、遊泳等。
(遼沈有醫說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