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在為我們提供适宜的溫度、水、大氣等基礎條件的同時,也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礦産資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目前世界上利用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開采最多、消費量最高的3種一次能源,特别是煤炭,在傳統能源中是含量最為豐富、開采規模更大、消費比重更高的礦藏。
煤層的厚度千差萬别
在很多煤礦中,在開采時人們往往會發現一些類似樹木紋理的物質,這些物質成為埋藏在煤層中的植物“化石”,同時也成為煤炭形成機理的一個“顯性”證據。現在關于煤炭形成的過程,已經形成了共識,那就是大量植物在漫長的地質作用曆史進程中,通過掩埋、富集、沉積、碳化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最終演化為煤炭。
而決定着煤礦形态、結構、煤層深淺和厚度等特征的根源,就在于煤炭成礦前,大量成煤植物的分布、種類、數量,以及掩埋後的富集環境、沉積時間、地質作用等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結果。
對于具有開采價值的煤礦,按照行業默認的标準,煤層的厚度在3.5米以上的被歸類為“井工煤礦”,煤層厚度在10米以上、距離地表較近的被歸類為露天煤礦,而達到這個深度值,則可以被冠以“厚煤層”之名。比如我國最大的井工煤礦陝西神木大柳塔煤礦,就有3個煤層可以開采,總厚度達到15米。再比如,我國最大的露天煤礦遼甯西露煤礦,煤層的平均厚度達到了55米,最深的地方甚至超過了150米。
煤層是如何形成的?
煤炭的形成,首先離不開植物的大量富集和沉積。大家知道,在地球演化的漫長歲月裡,曾經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除了距離現在最長的4.4億年前奧陶紀生物大滅絕發生在海洋裡之外,其餘的四次都造成了包括植物在内的衆多生物死亡。
無論是全球性的超級火山爆發,還是小行星的撞擊,都使地球生态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無數植物在這個過程中,或者直接死亡,或者受到氣候的劇烈改變而死亡,這些植物的殘骸随着地質運動、水流沖擊等作用,從地表帶到了地下。随後,這些植物殘骸在地下,經過持續性、長期性、複雜性的物理、地球化學和生化作用,逐漸演化為不同厚度、不同品質的煤炭。具體來說,煤炭的形成,主要經曆了兩個重要階段。
一是泥炭化。植物殘骸在積水環境中,被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水,剩餘的有機物與這些分解産物之間,又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更為複雜的有機化合物,最終連同微生物的遺體,以泥炭、腐泥的形式儲存在地下,為後來煤炭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二是成煤化。随着沉積作用的持續進行,由植物殘骸、微生物所形成的泥炭層受到長時間的擠壓,周圍環境中的溫度和壓力持續升高,泥炭繼續發生脫水和硬化的過程,碳元素占比越來越高,最先演化為褐煤,這是一種煤化作用不徹底,雜質高、熱值低的煤炭。
當褐煤層的沉積深度越來越高、沉積作用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時,褐煤體繼續發生脫水作用,腐殖質含量進一步降低,含碳量持續增加,脫羟、脫羧、脫甲烷等變質作用越來越強,最終褐煤的密度越來越大、顔色越來越深,逐漸演化為煙煤、無煙煤,甚至在極限的情況下會形成石墨。
為何能形成100米高的煤層?
從我國開采的煤礦厚度來看,近一半的礦藏都高于10米,僅有個别的大型煤礦,其深度能達到100米以上。剛才提到了,煤層的厚度值影響因素有多個方面,既與埋入地下的植物數量、植物覆蓋程度有關,也與包裹煤層的岩石性質有關,當然,也與水流沖擊的強度、沉積環境的穩定性密切相關。
當成煤前的植物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在一定的地質運動加持下,如果還有着較為豐富的水資源且水流沖擊速率不是太大,那麼所沉積的物質,絕大部分都來源于埋入地下的植物,由水源而帶來的泥沙等雜質就較少。随着一代一代植物的生長、枯萎、埋入地下等周期的持續進行,越來越多的代際植物,就這樣一層層地堆積在一起,在形成煤礦的兩個階段的環境作用下,通過漫長的分解、沉積、演化,不同時期沉積形成的煤層,最終聚合在一起,形成超厚的煤礦。
如果從現在的視角來看,我們仍然想象不出這麼厚的煤層,得需要多少的植物。而這個過程異常地緩慢,以至于我們甚至都不相信它們是由植物演變而來。實際上,通過科學家們對煤層所處年代的測定,大多數的煤層,都産生于3個主要的地質曆史年代,一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二是中生代的侏羅紀,三是新生代的古近紀。
這3個時期,都是地球曆史上最為溫暖濕潤、氧氣含量最為充足的階段,無論是植物的分布範圍,還是植物的數量和種類,都是空前且絕後的,巨量的植物資源,為煤炭的形成奠定了堅實且充裕的物質基礎。
當有合适的地質條件時,這些植物在地下會發生持續性的成煤反應,如果我們保守一點,假定每年由植物的沉積所形成的煤層,厚度僅有0.005毫米,那麼2000萬年下來,煤層的總厚度就能達到100米。所以,在植物量非常豐富、成長非常迅速的遠古時期,通過1、2千萬年的沉積演化,是完全有可能形成上百米的厚煤礦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