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01:33:34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一節圍棋入門課)1

國慶假收假前一天,去讀書會發呆。偶遇有學生求谌老師教授圍棋,蹭了一節入門課。

老師說學圍棋先學禮儀。一貫發揚他講課幽默風趣的風格,穿插了個幾個小例子。一位老先生吸着氧氣瓶下圍棋,因為都是在比拼記憶力計算能力,老年人年紀大了記憶力和計算力都不如中青年人強,算不過了,特别着急,大口大口的猛吸幾口氧氣,然後繼續!(請自行腦補畫面)

學生們哈哈哈~~~

然後大緻介紹了日本和韓國的圍棋手禮儀情況。日本人在下棋之前,沐浴,焚香,淨身,更衣等。

而據我所了解的一些圍棋交流活動,汪鑄久(九段)老師就曾說:

“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日本孩子的禮儀文化和教養是潛移默化帶進來的,而我們的孩子是我不停強調出來的……我們的孩子下棋的禮儀是教過的,沒有教過的那些我不是很滿意。相比之下,日本的孩子禮儀上比我們更自然。我回去想從老師這方面改進,畢竟孩子靠的是引導,老師怎樣教,他們就會怎樣做。”

棋盤整體形狀以及每個格子縱、橫向相比,橫向稍短,通常為每格2.4厘米:2.3厘米。在棋盤上标有九個小圓點,稱作“星”。中央的星又稱“天元”。

2、棋子:棋子分黑白兩色,形狀為扁圓形體。

棋子的數量應能保證順利終局。正式比賽以黑、白各180子為宜。黑棋先走。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一節圍棋入門課)2

3、棋子的氣:

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

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這些棋子就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異色棋子存在,此處的氣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氣,就不能在棋盤上存在。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一節圍棋入門課)3

4、計算勝負:着子完畢的棋局,采用數子法計算勝負。将雙方死子清理出盤外後,對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圍住的點以子為單位進行計數。雙方活棋之間的空點各得一半。棋盤總點數的一半180.5點為歸本數。一方總得點數超過此數為勝,等于此數為和,小于此數為負。采用貼子方式的圍棋競賽,另行制定勝負标準。

為了更直觀,老師直接給我們直接展示“打譜”。按照棋譜把棋子順次擺出來,一邊給我們講解,一邊讓我們感受。打譜用的是一盤九段棋譜,柯潔(19歲,職業九段,圍棋國手)和某位棋手對弈的棋譜。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一節圍棋入門課)4

(右為柯潔)

觀摩過程中,老師常常提起哲學觀: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既應有境界,又該有實力。沒有實力,就會陷入弱的境地,無法和對手勢均力敵,必然不能持久,速速收場;也就沒有能力支撐豁達的高境界。沒有境界,就顯得狹隘、生硬和不可接近。高處不勝寒。

本可以厮殺,人人都以為要來場惡戰,卻出乎意料的——君子大度的換了戰場。就是典型的有境界有實力的體現!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一節圍棋入門課)5

境界就是縱觀大局,棋盤本身是金角銀邊草肚皮,所以下棋時需先顧邊角(抓重點),在這些地方可以用最少的棋子控制最多的地盤…

思量遷移到我們的生活中,買衣服時就是性價比:A衣服300,買回來一個月每天穿,每次的成本是10元/次,每月穿十次,每次成本是30元/次;B衣服地攤上80塊,買回來穿了一次壓箱底,成本是80元/次。

用在學習和工作上就是效率:花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大的信息量;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自己悶頭看書兩小時和參加一場高品質的讀書會(比如知無知創始人谌洪果老師的金瓶梅講座哈哈哈),所得收獲相比,你會如何選擇;

同樣是看書,兩小時,你翻十頁細細品味,和翻二百頁粗粗略讀,也有區别。有些書适合浏覽翻翻就好,有些書需要精讀細品,思考聯想。有了對于生命的同情和理解的境界,才有實力去分辨和抛棄而避免陷入盲目。愛默生說,有兩件事我最憎惡:沒有信仰的博才多學和充滿信仰的愚昧無知。

零基礎圍棋入門課(一節圍棋入門課)6

在博弈中,既要防守又要進攻,既要前進擴大棋盤區域,又要保護好自己原本的領地。“瞻前顧後”原本是形容考慮周全。

類似于,既要掙錢提高物質基礎,又要豐富精神内在;

既要平衡好工作事業和家庭的時間分配,又要照顧好自己的興趣和生活品質;既不迷失自己,又能将方圓棱角的分寸感把握好;

重要的鍛煉這種大局意識,權衡意識。用這些哲學理念更好的指導我們生活。

叔本華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就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而解決之道就是宗教和藝術。

在繪畫和音樂中,全身心的投入,可以獲得愉悅感。短暫和細微的愉悅感,日積月累形成你對身體、心靈和生活的掌控感,代替被情緒所掌控。

你懂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

——那是因為你僅僅“知道”道理,而非真正“懂得”道理。

那是因為“知道”和“懂得”之間還有一段距離。需要用腳去丈量,需要去親自實踐。

那是因為沒有把它們融進自己的血液中,用來指導人生。

然後就心血來潮,上來一股沖動:不然正兒八經去學學圍棋吧。緊接着又懷疑:

25歲了學圍棋,會不會有點晚了?

5歲、15歲、25歲人的最大差距是思維和效率的差别在于:

5歲開始學圍棋,記憶力和模仿能力最強。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所學。至少可以鍛煉孩子集中注意力,這是很多五六歲學圍棋孩子的父母普遍認同的。其次,自信心是逐漸建立起來的,圍棋有輸有赢,赢了自然不用說,輸了隻要好好總結經驗教訓,完全可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當然這一點需要家長好好引導,畢竟孩子還很小。

15歲,能基本理解自己所學,但此時心理狀态的不穩定可能影響學習效率。學習壓力大預計留給圍棋的時間也不太多,進步就會較慢。有更多時間投入圍棋,就能體會到其中妙不可言的樂趣。即便沒人陪着下棋,看看圍棋新聞,打打高手的譜,也會感到很開心。

25歲,學習能力和心理狀态已經基本穩定。但需要分心的事變多,記憶力也有所下降。更傾向于看淡輸赢的結果,轉而體會樂趣和思考生活生命。隻能說各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優勢。

任何時候開始學都不會晚,隻要你能從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即便無法成為職業高手,也會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獲。

作者:貓的左耳,85後,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溫和的人。能一個人活的精彩,才能與世界相擁相愛。

歡迎關注:

微信公号:村兒裡出來的女子(shklckt2015)

簡書賬号:貓的左耳

聽西安女子來谝閑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